亲爱的读者们,如果你感觉最近没有收到我们的推送,可能是因为公众号又调整了推送规则,导致推文没有推到你们的跟前。请星标我们,或是多多给我们留言,点赞,人海茫茫,不要走散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里斯本丸沉默》,导演:方励。

撰文 | 张朴

看完《里斯本丸沉没》,心里久久无法平静。

这应该是中国今年上映的最好的一部纪录片。如果历史诚如福科所说的是“碎片”,导演方励历经多年翔实调查,寻访当事人,将这些散落在时光深处和地球不同角落的“碎片”一一拼合了起来。

方励以一种异常冷静、客观的立场和视角去还原和展现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拨开迷雾的同时,让观者深思战争给个体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方励通过英国广播公司 BBC 讲解自己正在制作的纪录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被人淡忘了的里斯本丸号以及那段骇人历史。

虽然是历史纪录片,但《里斯本丸沉没》的节奏非常好。电影开头,剪辑紧凑。方励介绍:拍摄《里斯本丸沉没》源于当年他和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十年前我和他在拍摄转场时,听当地船老大讲有一艘日本货船沉没在了这里,这是一件发生在我们‘家门口’的惨案,还有一批伟大的目击者,倍感震惊又满是唏嘘,作为中国电影人,又懂得海底成像搜索调查,我知道了这个故事、找到了这艘船的残骸,我就有义务去抢救这段历史,将真相公之于众,也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中国渔民的善良,这是我必然的使命。”仿佛是一个偶然,但一切都是注定。里斯本丸号虽然沉没了,但历史必须打捞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方励在英国访问里斯本丸号研究的历史学家。

基于这样的使命感,历经八年拍摄和制作,方励和拍摄团队层层抽丝剥茧,在历史“碎片”中悉心捡拾那些最不为人知的个体回忆。个体的讲述原来就是最打动人心,也最真实可信的。

个人的历史讲述像是涓涓细流,汇聚到一起,形成了巨大的情感浪潮,像是东极岛海洋上的风浪一样,接连不断朝观众涌来,让我震撼、感怀、进而泪流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方励访问到的第一位幸存者:丹尼斯·莫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找到了第二位幸存者:威廉·班尼菲尔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两位幸存者讲述沉船经历。

《里斯本丸沉没》让我惊喜的除了电影剪辑的节奏非常紧凑,纪录片的呈现也是层层递进,“故事”真的是跌宕起伏。当方励决定通过媒体广告的方式寻找当年的幸存者、以及遇难者的后代亲属,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有了新发现。

本以为只有一位健在的当年士兵幸存者:丹尼斯·莫利( Dennis Morley ),没想到还找到了身在加拿大的另外一位幸存者:威廉·班尼菲尔德( William Beningfield )。这两位最后健在的历史亲历者,成为了电影里重要的讲述者。

影片在追述和还原历史事件经过的同时,穿插着方励对于两位老人的访谈。让人惋惜的是,我们看到电影末尾,接受访问的这两位老人在电影上映前就去世了。如果不是因为《里斯本丸沉没》的拍摄和纪录,这两位幸存者的口述历史将永远被“封存”。

包括电影中,方励访问到在中国东极岛,最后一位还健在的、参与了当年海上救助战俘的中国渔民林阿根,他也在电影上映前去世了。联想到里斯本丸号被击沉的时间是1942年,距今已经过去了82年,即便是高龄的幸存者都离世了,追述历史有时候真的是让人心急如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林阿根(中),电影拍摄时还健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方励不做这件事,历史终将被遗忘,后代拥抱的是一片关乎人性和良知的空白,那是更可怕的事。回忆影片的拍摄,方励说,在一开始,仅是想拍一部电视纪录片,作为资料片、专题片,用访谈的形式呈现,但在采访过程中,很迫切的就是林阿根老先生的记忆在衰退,只能用摄像机去纪录下来,还有那些战俘家庭的亲情、爱情,他们战友之间的情谊都给了他极大的触动,随着走访的深入,搜集到的资料也更加丰富,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用大银幕去呈现。方励认为,在光影和声音的助力下,观众会感受到更高的情感浓度。

谈到制作成本和周期,方励说:“成本和制作周期都远超预期,但所有的付出都觉得值得,就是挡不住地想搬到大银幕上分享给世人”。

他甚至感叹“我无数次说不做成这件事我就是历史的罪人,这是我第一次执导电影,还好幸不辱命,让更多人看到了这段历史,知道了沉船的真相,期望在未来,接下去的一代又一代,都能够通过这122分钟的影像了解里斯本丸的故事,这是历史的传承,属于中国的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方励携《里斯本丸沉没》于2023年8月15日在伦敦 BFI 点映。观众主要是里斯本丸死难者、幸存者家属,包括出现在电影中的人们,很多人感动落泪。

要为方励鼓掌。但知道方励拍摄《里斯本丸沉没》,也不意外。在电影界,由他担任电影出品人的那些文艺片单中,大都包含了他的理想、抱负和一种精神性的追索。同时,方励(中国香港籍),也是一位四川成都老乡。

当我看完《里斯本丸沉没》,我觉得最为重大的意义在于:个体纪录和讲述的历史,其本身蕴含的珍贵价值不可忽视,它们成为了历史书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没有成千上万的个体历史纪录和口述史,历史本身是不成立了。起码,缺乏个体历史纪录的历史是缺乏“历史性”的,因为它本身就缺乏了动人的人性。因为人性的复杂、鲜活、不可复制,才可以让众多裹挟了个体人性体验和经验的历史组合成为斑驳壮阔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才是可信的,是真正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真正值得被纪念和铭记的历史。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最不能忘却和抹杀的,就是个体的价值和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寻访多位遇难者的后人,他们分享了众多历史资料。

当我在电影中看到那些当年葬身于中国深海的战俘的后代们,他们的子女、亲人一一回忆,拿出当年的信件、报纸、回忆和自己的父亲、亲人曾经的最后一次通信、唯一的一次合影、再也无法见面的伤痛和遗憾……已经年越古稀的老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父亲的归来,儿时怀抱着的玩偶依然在身边,母亲总是说着父亲会回来,但这种说法只让她怀恨母亲;20岁的哥哥写给4岁弟弟的绝笔信,让他照顾好爸爸妈妈,这封信被弟弟随身携带几十年,是他与消失的哥哥的最后的连接;一位生还者携着一张被损毁又艰难保存下来的妻子的照片回家了,这张拇指大小的照片经历了巨大苦难,才得以保存,且成为了他当年坚持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英国军官 John 与 Leung Sou Kam ,右图为梁秀金后人提供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梁秀金存照。

一则小插曲:电影中出现的“跨国恋”女主角 Leung Sou Kam (电影中音译为“梁素琴”)在电影放映后被找到了。

影片当中,英国军官 John 给家人的信中曾亲昵地称呼自己的中国太太“梁素琴”为“ Goldy ”。两人在二战香港沦陷之前结婚。根据厦门当地媒体报道,“梁素琴”本名为梁秀金。梁秀金的后人现在在厦门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电影摄制组也在第一时间告知 John 远在英国的亲人。

据梁秀金的后人介绍,梁秀金早年确实在香港生活过,和英国军人 John 恋爱结婚。她会讲粤语、闽南语和英语。John 遇难后,梁秀金终身未再嫁,家里总放着一顶英国绅士的帽子相伴。虽生活窘迫,梁秀金也并未接受英国政府的抚恤金,而是将抚恤金留给了 John 的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斯本丸沉没》里的每一帧画面都如此细腻又感动人心。这些葬身异乡的面孔,从旧照中窥见,他们曾经如此年轻、如此帅气。在远赴战场前,他们都展露出美貌和生命力。他们一定是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待;对爱情和家庭饱含热爱,并且期盼战争结束后和家人团聚。没想到,战争的罪恶扼杀了所有美好的期许,也以最残酷和最不人道的方式终结了无数生命。

战争永远是对生命的蔑视;战争是人类文明的倒退。幸存者威廉·班尼菲尔德告诉方励,他不想回想那段可怕经历,他曾经想彻底把记忆清洗掉,因为它太黑暗,太可憎,他期待的永远是“未来”:“I don't live in the past,I live for future ”。在目睹和经历了生死后,威廉·班尼菲尔德告诉方励,战争是可耻的游戏,肮脏的交易!只是,世界和时代还在定期重复这种“游戏”和“交易”,让人深感不安和忧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女儿回忆她永远见不到的父亲。

经过方励和摄制团队努力,这些罹难后代,大多数子女和亲友们也已经迈入耄耋之年。他们纷纷翻开尘封七、八十年,需要面对的勇气,也需要一种包容之心。在这些隐忍的眼泪中,平静但是又饱含了个人经历的讲述,让“里斯本丸”沉没的这段历史变得非常立体。

让我深有感触的一则细节是,方励在英国的博物馆,阅读到了一本回忆录,纪录了当年在沉船前后,不同的士兵看到身旁同伴的最后一眼,由不同视角和口吻去描述还原一个生命即将消失前的状态。细弱、震惊、悲悯、让人不安。这样的死亡凝视,带出了士兵之间的情谊、反衬出战争和屠戮的不可原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一位英雄:卡斯伯特森。

整个电影都在让我深思:当我们面临巨大的战争阴霾,当我们必须去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内心的选择会是如何的?我记起来,在电影中,一位拥有头衔的苏格兰士兵卡斯伯特森,他在最后一刻保持了苏格兰人的气节,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维持秩序、照顾着白喉病患者,在跳海前,他选择戴上苏格兰军官帽,因为他要“穿戴整齐去见上帝”,相貌英俊竟然是他最微不足道的优点。

在里斯本丸号被击中25小时后,当船舱彻底被海水淹没,船舱里的英国战俘仿佛见识到了人间最可怕的地狱。可在人之将死的瞬间,总是迸发出最闪耀的光芒。第三个船舱中的楼梯断裂,舱下所有人生还无望之时,歌声响起:是那首著名的《 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 》,歌声哀婉,是一种选择,亦是他们觉得唯一可以“魂归故里”的一种方式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19年,部分后人家属来到东极岛悼念。

很庆幸,方励在2020年新冠疫情大爆发前的2019年,组织里斯本丸的死难者的部分后人家属来到了东极岛,悼念深埋在这片海洋中的亲人们。方励回忆了当初这个决定,“当时我就有一个执念,我说我想带你们去中国,在离你们爸爸30米的地方(因为我们的水深是三十米),向你们的爸爸说再见,说完我的想法后,这几位老人泪流满面,尤其是朱莉·巴洛哭得稀里哗啦……那是2019年,这些老人都80多岁了,他们只能坐公务舱,不能再坐经济舱了,而且不能没有人陪伴,当时我们剧组的小伙伴还说,那老方要花多少钱,我说我也不知道……到了10月初,有14个老人飞到了浦东,我们用大巴将他们接到了普陀,并乘船到了里斯本丸上方,我们拖了一个声纳在这个沉船上方跑了一个来回,当声纳影像沉船出来的时候,我告诉大家,你们的爸爸就在这,就在你们脚下30米的地方,当时这些老人真的是太感触、太感动、太激动了,大家纷纷泪流满面,最后大家在船尾跟自己的爸爸说再见的时候,我们就是感到一个释然,他们终于能和自己的爸爸说一声再见,能够表达出他们作为孩子对父亲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后人家属握住林阿根的手,表示感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善良的中国渔民拯救了不少战俘士兵。

此刻,面对残酷的战争和历史事实,80多年前,中国渔民的良善、机智、勇敢和大无畏精神,依然感染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后人们。战争越是罪恶,越是能返照出其中不泯的人性之善良。诚如幸存者丹尼斯·莫利对方励说的,“如果中国人不进场,日军机枪扫射就不会停火,想把我们全部置于死地。”丹尼斯·莫利在访谈中不禁感慨道:“他们(中国渔民)实际救的人比他们以为的多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里斯本丸沉默》,导演:方励。

释然——也是我们在了解和接受了历史最真实的面目后的一种选择和态度。就像影片中英军战俘幸存者对于美军当年用鱼雷袭击里斯本丸号的举动的叙述是“ they did their job. ” 影片中,方励特别访问到了当年发射鱼雷的美军潜艇上的机械师加菲尔德的子女,当他们听到英军幸存者讲述自己的美国父亲加菲尔德是怀着巨大的“愧疚”度过此生时,女儿泣不成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斯本丸沉没》放大了个体在历史沉浮中,所拥有的不可忽视的纪录和讲述的力量(也包括导演方励本人),由此形成无限大的影响力,带来可供反复咀嚼的“后劲”。

这样的纪录片蕴含了一份感召式的情怀,像是方励本人所做的事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一次”理想主义的行为“,有壮士断腕的意思,让人为方励鼓掌呐喊!

请走进影院!

为这段历史,

观看《里斯本丸沉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是以个体的摸索去纪录和展现一段历史,演员陈冲在”自传式“文集《猫鱼》里用文字去铺排和展现了一个更具个体经历的历史和时代。不同的历史阶段,被陈冲娓娓道来,期间结合了她自己的人生经历,传奇故事,电影生涯。

在《猫鱼》一书中,她变成了一个文字创作者和讲述者,成为了如她文字写的“从前的人”。“从前的人”用老道精髓的文笔,酣畅淋漓,点燃了时代中的火花,引发故纸堆里的情感跌宕,组合成了一幅绚丽图景,这让陈冲经历的时代和历史变得立体,且触动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一个崭新的时代在等待着年轻的陈冲,图片来自《上海文学》。

《猫鱼》中的一些文字曾经以专栏形式在2022和2023年的《上海文学》杂志上连载。此次文集则以时间为轴线,牵引出更为细碎的一种更迭和连贯性。在陈冲细腻且颇具个人化风格的文学锻造中去讲述,去纪录,去铺展。像是徐徐微风,但冷不防又给人迎头棒喝,敲打出历史阵痛中最为隐匿的个体之殇,是一种关于大时代中富有意义的个体书写,耐人寻味。就像是著名作家金宇澄在序言中所写,“那些不记得的,蜂拥而来”。

在陈冲“追忆的似水流年”中,有几章文字格外吸引我的关注。那是陈冲没有经历过的历史和时代。通过对父母一辈,甚至外婆,外公,以及自己的爷爷奶奶,其家世、族谱、在历史洪流中的起伏,命运多舛的描写,让读者可以游历于一段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从而感叹历史变迁中,个体的价值和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陈冲在书里分享了外公的照片,曾经留学牛津大学,学识渊博的张昌绍教授,上图是抗战时期,陈冲的外公(中间最高者)在大后方的重庆坚持科研工作。图片来自《上海文学》。

在《没有女人会因此丧命》一章中,陈冲翔实地描写了自己外婆的经历。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那段艰难岁月。陈冲写外婆如何将自己的母亲从上海接走,一起逃亡到大后方重庆的往事,让人唏嘘。以及后来,在被剥夺了权力、工资、尊严、甚至是自己的房子的外婆是如何支撑过来的。但无论身处任何的人生逆境,她的外婆都活得异常体面,顽强抗争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同样一段历史,也通过陈冲对外公的描写变得“疼痛”。在《我怎样才能理解他》一章里,陈冲对于当年外公(张昌绍教授)的自杀一直保存着一个“模糊”但”骇人“的记忆。作为沪上优秀的学者、医学教授,陈冲的外公在她笔下拥有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儒雅的言谈和绅士的风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风暴来临前,在上海平江路家里,外公搂着陈冲的表姐,右边则是外婆搂着陈冲,图片来自《上海文学》。

陈冲依赖文字带我们回到那个灰暗的时刻,在历史的沉渣中去捡拾和还原外公的形象。陈冲的描写如此淡然且从容,没有声嘶力竭,也不需要拔高和刻意宣泄。陈冲笔下的这份老练,让个体书写的历史和时代具有了格外真切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陈冲的爷爷祖籍重庆,这是陈冲的奶奶爷爷,以及陈冲的父亲和父亲的两个妹妹在重庆的合影,图片来自《上海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陈冲的父亲(后排中)去哈尔滨工业大学前,与爷爷奶奶拍摄的全家福,图片来自《上海文学》。

陈冲在接下来的章节写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曾经也是如此的热血青年,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界“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陈冲笔下,五四救亡运动的思想深刻激荡和影响了爷爷那一辈的年轻人。爷爷曾经投笔从戎,参与过“北伐”,抗日战争期间继续“救死扶伤”,参与科研;甚至成为了第一批前往朝鲜的志愿军医疗队的队长……在陈冲看来,祖父的人生经历无不因为这些历史岁月里的动荡和激流带来人生轨迹的巨大改变。不变的,是那一辈人发自肺腑的对国家的炙热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陈冲的爷爷(前排左六)是第一批前往朝鲜的志愿军医疗队的队长,他身后站着他的女儿和陈冲的奶奶,图片来自《上海文学》。

在由陈冲构筑的“个体史”中,有很多连她自己之前都觉得模糊的面孔、往事,忽然变得明朗起来了。如果不用文字去完成这些梳理和纪录,更多的历史将变得“无声无息”,最终被时代的洪流淹没,那我们其实根本无法做到客观公正地去对待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陈冲的爷爷抱着年幼的陈冲,图片来自《上海文学》。

与此同时,陈冲也在写作家族历史和人生往事的同时,获得了人生的很多答案——比如自己为什么要去做的很多电影创作,包括《英格力士》(为此,陈冲特别用文字记录了这部影片拍摄的很多珍贵片段),之所以要去做这样的电影,一定是因为她在幼小的年岁,目睹过的残酷,比如外婆在人格上遭受过的侮辱;外公的自杀为她全家带来的、无法绕过的巨大悲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电影《英格力士》剧照。

方励也好,陈冲也好,都在纪录。影像也好,文字也罢,能言说的时候,尽力而为,这本身就是弱小的个体在宏大的历史长河中的一次释然的表达……

本文转载于公众号:张朴的好时光

本文作者:张朴,作者,翻译。挪威奥斯陆大学媒体学硕士,曾供职于伦敦BBC中文部、美国驻华使馆。

出版《孤独要趁好时光》《而我只想去巴黎》译著《流动的盛宴》等书。微信公众号“张朴好时光”主理人。

Read Mor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好虚度时光

祝羽捷和了不起的女性们

公众号|视频号|微博|豆瓣|荔枝FM|小红书

搜索:好好虚度时光

应聘请发送“应聘”至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