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患者这样的反馈:面对相同的健康问题,医院里繁琐的检查流程、各式各样的仪器治疗及药物堆砌,往往耗资不菲却收效甚微。而在这里,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几味简单的草药,却能直击病根,解决困扰,让患者感叹若能早日相遇,或许就能避免长期依赖药物之苦。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6/495669b7j00skenf6000id000dc0089m.jpg)
曾有一位患者,耳鸣缠身两年有余,初时未加重视,近半年却愈演愈烈,伴随着听力下降,焦虑难眠,恐惧着耳鸣终将演变为耳聋的传言。她不仅耳鸣时伴有心慌心悸,日常更是神疲乏力,腹胀纳差,大便稀溏,听力显著受损,耳部闷堵感强烈,交流都成了难题。针对此情,王华月医生主张以中医中药进行整体调理,而非仅仅针对症状施治。
经辨证分析,患者之疾根源在于心脾两虚。中医理论认为,耳朵的健康依赖于充足的气血滋养,而心脾正是气血生成与传输的关键。脾为气血生化之根本,心则主血脉运行。一旦心脾功能衰弱,气血不足,耳部自然难以正常运作,导致耳鸣、听力下降等问题。因此,治疗当以益气健脾、养心安神、通利耳窍为要。
于是,王华月医生为她量身定制了药方,内含炙黄芪、党参、龙眼肉等以健脾益气;砂仁行气,防止补而滞;龙眼肉与炒枣仁补益心血;百合、远志、石菖蒲开窍醒神,疏通耳窍;炙升麻提升气机,确保气血上达头面,滋养耳膜。患者服用两周后,听力即见恢复,闷堵感大减,继续调治,耳鸣渐消,全身症状亦显著改善,停药后随访数月,病情稳定未复发。
关于补气之法,黄芪实为良药。它不仅能补五脏之气,还能与其他药材巧妙搭配,针对不同体质的耳鸣耳聋患者提供个性化辅助治疗。如黄芪配枸杞,补气同时养肝滋肾,适合气虚且肝肾不足者;黄芪加陈皮,则能理气健脾,适用于气滞型耳鸣;黄芪与肉桂同用,补火助阳,温暖身体,适合阳虚体质患者。
然而,需强调的是,食疗虽好,仅为辅助,若要根治还需结合专业中医内服药物,综合调理,方能事半功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