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上师大朋友邀请,参观了位于徐汇校区的两个比较特殊的城市更新项目——上师大图书馆和上师大博物馆,而且非常巧合的赶上了上师大图书馆第一天正式面向在校师生开放。与市场化运作且完全开放的城市更新项目相比,上师大的这两个馆在开放度上和功能性上似有逊色。由此,也反映出一些公共文化空间更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01

上海公共文化空间更新的痛点

上师大图书馆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绿色建筑的指标对建筑结构、能耗、消防等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在校师生对于图书馆的功能也提出了更多地诉求,学校于3年前启动图书馆项目更新,对建筑和室内空间做了改造和提升,于今年5月正式竣工。

此次改造主要在硬件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如将原本狭小的入口打开,外立面增加了树形元素与条纹元素,营造出智慧树林的意向,一方面既象征着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另一方面与学思西路的梧桐树大道相呼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后对比图,图片来源:上师大微信、作者拍摄

内部空间也做了较大的提升,结构上对需要加固的墙面做了斜撑,对原本低矮的中庭做了挑空并铺上阶梯,空间布局上对原本集中的公共沙发平均分布到每个楼层的角落区域,功能上新增了数字化实时借阅大屏、研讨室、导师工作区、书籍展示区、沙龙区、数据库服务商展示区。

此次图书馆的更新,无论是在硬件还是在功能上,都比80年代有了很大突破,但在改造过程中和投入使用后,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上师大博物馆的更新亦是如此。一是改造周期较长。上师大图书馆的改造历经3年,而上师大博物馆的改造周期更是拉长至5年,因涉及到立项、各个环节的招标以及财政拨款,审批流程显得较为复杂冗长。二是功能还是相对单薄。当前两个馆仍然以满足在校师生基础的书籍借阅、自习、研讨、打印、讲座、科普需求为主,社交、互动、体验、活动等功能未能进一步挖掘。三是配套设施不足。比如咖啡、轻餐、饮品、便利店等为在校师生提供便捷服务的配套设施几乎还是“空白”。

同样的问题在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影城、上海书城等市级公共文化空间的更新改造中也有所呈现。如上海影城更新改造后更加“高大上”了,但原来浓浓的烟火气却荡然无存,平时不仅人流少,更留不住人。由此可见,在上海今后的公共文化空间更新时,可否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尤其是成功更新和运营的公共文化空间案例。

02

国外同类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

校内的文化空间可以参考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DB Weldon Library。这所学校能够常年蝉联加拿大学生满意度第一的位置,除了强大的师资、优质的教学质量、丰富的在校生活,它的图书馆也功不可没。

与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一样,DB Weldon Library也拥有庞大的藏书、阅读空间、自习空间、茶水间、打印区、讨论区,此外,图书馆内还提供可免费使用全球数据库的电脑,开设关于数据查询辅导、电子书发布等内容的工作坊,开展本科生研究成果颁奖仪式,举办展览、音乐会,还建立了图书馆社群,定期组织各项社交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书馆工作坊、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书馆俱乐部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书馆音乐会,图片来源:UWO官网、Club Weldon Facebook

每当考试周来临时,该图书馆还被戏称为“Weldon大酒店”,只因其7×24小时开放的“游戏规则”,引发不少临时抱佛脚的学生拖着行李箱、背上睡袋、拖鞋、牙刷牙杯、毛巾直接入住,而图书馆内的咖啡店和与图书馆一街之隔的UCC(学生服务中心)内的配套商业如Tim Hortons、星巴克、赛百味等还会一大早为奋战到天明的学生们送来免费早餐,也算得上是图书馆在考试期间的附加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B Weldon Library,图片来源:网络公开资料

而对市民开放的社会化文化空间可以借鉴日本代官山的茑屋书店。该书店由三栋建筑组成,以杂志大道(Magazine Street)连通。其中1号馆与2号馆以各类书籍为主,辅以咖啡厅,3号馆则由星巴克和料理、旅行书籍、文具专区、音乐专区组成。除此之外,还提供宠物看管、美容院、生鲜超市、画廊、诊所、专卖店、餐厅等配套设施,以及公园绿地,目的在于营造出一处复合式的文化生活空间,让来书店的读者有地方寄放宠物、有地方就医、顺便美容、看展、买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根据网络公开资料制作

03

上海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空间

相比DB Weldon Library和日本茑屋书店,国内的图书馆等文化空间显得中规中矩,与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相比明显滞后。尤其在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竞争压力和育儿压力巨大的上海,到底什么样的图书馆、什么样的文化空间,能够为公众带来更多的松弛、闲适和愉悦呢?

英国的高端毛绒玩具品牌Jellycat倒是给出了一个新的思路。近期,静安嘉里中心上演了一出大戏,一群发了“癫”的店员通过“装模作样”的打包方式,花式哄另一群发了“癫”的消费者;还有一群发了“癫”的观众在一米线外排队等着花2800块钱被哄;更有一群想往里冲的打包“演员”。这出戏不仅把消费者的情绪价值拉满,甚至比沉浸式戏剧更高明,不仅在现场看了一出戏,还有大量零售产品实现了销售转化。颇有破罐子破摔,既然年轻人都疯了,那作为提供快乐的毛绒玩具品牌方,我们也就陪着他们疯到底的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上海静安

说它是个商业空间,也不完全是,它还提供精神文化和情绪价值;说它是个文化空间,也不全然是文化内容,它还有销售转化的功能。

或许这就是上海文化空间所需要的。当然图书馆还是需要有最基础的书籍借阅、自习功能,博物馆还是需要有展示教育功能,剧院还是需要有观影功能,但随着与日俱增的精神压力,传统的流汗、挑战极限的发泄形式已经对一部分年轻人不再适用,需要探索新的宣泄路径。此时,精神文化就开始主导上风,因此,开辟一部分的心理、疗愈、冥想空间,开展一些提升情绪价值的活动也越来越有必要了。

此外,绝大多数公共文化场馆主要靠政府“输血”运营,导致办事循规蹈矩、创新性不足、服务质量一般,当这些空间变得无趣、公众不再想去的时候,加快市场化运作就成了大势所趋。

前两日笔者还在跟朋友探讨关于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有朋友提到,向公众开放的文化场馆一旦进行市场化运作,势必会将人群分层,让公共资源变得不再平等,不再具有普适意义。

笔者持不同观点,对于上海而言,向全民开放的文化场馆不在于多少,重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选择,收费与免费的,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可以百花齐放,让公众和市场来选择,能够活下来的一定是有趣的、顺应趋势的、不断创新的,同时还有自我造血功能的。

作者:“上海城市更新”特约撰稿人

编辑:林欣蓝

审核:夏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