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A股再一次迎来热血沸腾的大涨,太振奋人心了。
经历了前天下午的小调整,昨晚市场上已经有“一天半牛市”的声音传出来。
因此昨天早上开盘,A股走的有点犹豫。
但随着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涌进来,A股开始爆发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尤其是午后,随着一则中央高层会议召开的信息传出,全市场的涨幅量能不断放大。
昨天的高层会议,重点强调了“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
这相当于及时的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投资者开始对接下来的财政刺激政策出台形成更乐观的预期。
截至收盘,三大指数表现炸裂,上证指数迈上3000点,上涨3.61%;深证指数上涨4.44%,创业板指数上涨4.42%。
东财86个行业指数,全部涨幅在1%以上,历史罕见。
板块方面,酿酒行业7.96%+房地产服务7.27%,形成双箭头模式,大金融和科技股跟随,证券板块5.65%,半导体4.32%。
虽然同样是普涨,但昨天领涨格局从大金融转向了地产+消费,正式宣告进入轮动模式。
这里面的原因,一是前两天金融板块涨得太猛了,需要缓一缓。
二是,昨天市场关注的几个消息都跟“提振消费力”有关系。
消息一:
前天晚上,中央发布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意见》,首次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这个意见的份量还是很重的,引起了全市场的重视。
根据2018年的数据,居民部门在各大经济体的初次分配占比来看,我国这个数据是相对较低的,只有60%左右。
而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在70%以上,美国甚至高达80%。
这里面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中国的分配格局能够向居民端稍微倾斜一些,从目前的60%提升到70%,社会层面的消费力显然能够焕然一新。
方法嘛,也很多。
比如24条措施中提到的国企带头稳岗扩岗、对就业困难人员增加社会保险补贴、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现金补贴等。
消息二:
证监会关于《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的消息继续发酵。
市场的关注重点转向了意见稿的第9条,“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并披露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包括目标、期限及具体措施。”
有媒体统计了一下,截至9月24日,A股5360只股票中,共有738只股票破净,占比达到13.76%。
这些破净公司,主要分布在金融+地产相关(交建、钢铁、水泥等)行业。
从企业性质上看,央国企占比接近60%。
它们的政策执行力通常是很强的,换言之,接下来肯定会按照要求大力回购,以提升市值目标。
在这种预期之下,破净股+央国企+地产相关板块便成了市场的重点买入目标。
消息三:
据今日酒价披露的最新批发参考价显示——
2024年飞天茅台散瓶价格报2240元/瓶,比上一日上涨40元;
2024年飞天茅台原箱报2350元/瓶,较上一日涨价30元。
这是近期白酒价格首次录得上涨的重要信号,因此一下子就点燃了市场的炒作热情。
白酒作为消费龙头板块,跟地产基建、餐饮行业两大板块的盛衰是紧密相连的。
地产方面,随着外资流入、降息降贷等外部环境改善,预期正在改善。
地产端的回暖,将直接带来工程环节的送礼需求扩大。
餐饮方面,近期各大城市频繁发放消费券,比如上海在25日就宣布一次性发放3.6亿元的餐饮消费券,也会对预期产生积极影响。
另外,前天高盛火速推出的中国策略报告,也在强调这次市场上涨的可持续性。
高盛的核心观点有两个:
第一,根据高盛经纪部门的数据,“中国股票周二录得2021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净买入,为过去十年内次高水平。”
很明显,过去十年内最高水平的单日买入,肯定是发生在上一次牛市。
那么这一次,孕育牛市的意味就很浓厚了。
第二,强推港股。
高盛研究部认为,与A股相比,港股的盈利修正预期更强、绝对估值更有吸引力、A/H溢价可观、在降息周期中港股对美联储动作的敏感度更高。
因此当前,高盛研究部更看好港股。
在这一番强推之下,港股昨日高开高走,同样涨幅巨大,尤其是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7.88%,涨幅仅次于A股的白酒。
经历了连续3天大涨之后,整个市场的情绪都被完全点燃了。
空头一片死寂,后期走势基本无忧。
接下来,无非就是进入“三步一回头”式的长牛格局,以及领涨板块之间的轮动向上。
由于这轮行情的发动时机与特点,跟2014-2015年的大牛市,以及随后2016-2017年的漂亮50行情有着相似之处。
这里提供一些经验参考:
水牛行情是经济处于低谷时,由政策面驱动的流动性泛滥带来的,因此第一轮上涨,往往是利率敏感型的金融地产板块牵头。
2014年11月20-12月17日,1个月之内,东财证券指数从61350点涨到167347点,涨幅高达2.73倍,涨幅3倍以上的券商股比比皆是。
不过进入2015年之后,整个市场主线就转向了科技股。
由于国产智能手机的崛起,以及普及率的提升,各种APP软件开始流行。
比如手游、视频、智慧城市等个股不断被挖掘炒作,板块龙头的半年涨幅基本都在5-10倍以上。
2015年的大水牛结束后,2016-2017年的小牛市其实可以视为行情的延续。
这里面的逻辑是,随着科技产业通过融资泡沫获得加杠杆式的发展和规模化,最终带来了全国人民的收入提升。
收入水平提高了,消费就开始升级了,这就是“漂亮50”主题行情的由来。
尤其是高端消费品,即以白酒(男性)、化妆品(女性)、医药(老人)为代表的奢侈品,依赖其强大的溢价能力,往往能成为最后一波的收割者。
这个逻辑是可以看2-3年的。
中国的经济周期,往往是5年一个循环,最常见的是3年下跌,2年上涨。
如今2021年的顶峰跌下来,熊市已经走了3年多,接下来2年,毫无疑问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