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所大学,它借鉴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和二战时期训练海员的拓展训练方式,从2015年起,为所有新生开设涵盖历史文化、艺术创造、人际交往、科幻悬疑、德国留学、入学体验等多元化主题的课程,是国内同类高校中最早开设新生体验课和研讨课的高校。而今年,是这些课程开课的第十个年头,课程数量也已从最开始的29门新生体验课和11门新生研讨课,迅速升级扩展到了如今的57门新生体验课、90门新生研讨课,课堂数量接近翻了三倍,其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影响力及好评率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

新奇课表引爆新生话题

《嘻哈文化和音乐创作》《触摸幸福》《打造完美人设——论明星如何营销自己》《用C语言对话单片机》《大学数学聊斋》《当德国文化遇到中国式生活》......一群刚进入重庆移通学院的新生看着课表犯了难:“这么多有趣的课,太难抉择了!”涉及多元多方面的新奇体验课和研讨课课表经常让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惊呼,成为移通新生之间的“热门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这些五花八门的课程围绕学生全面发展,以体验、探索为目标,不仅让新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新生体验认知过程,强调教师的引导与学生充分参与和交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课程可以火爆到什么程度?作为移通学院綦江校区首届新生体验课和新生研讨课教师,创意写作学院教师王恒绩仍然清晰记得当时的情形:“我站在坐满了119名新生的教室里,发现上课期间不断有学生自发地从隔壁抬来桌椅加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恒绩希望通过自己的课程,不仅能让新生们领略到文学语言的魅力,学会用文字编织梦想,更能在“说学逗唱”的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在课后,学生张曼跑到讲台前对王恒绩说:“王老师,我没想到大学课堂与高中课堂完全不一样,我选对了学校!”

有趣课堂带来全新体验

通识教学部老师王妍在《触摸幸福》课上与同学们讨论什么是“幸福”。“同学们,举起你们的右手,做一个‘OK’的手势……”王妍的课堂互动性强,以游戏的形式,从心理学的角度,带领同学们深入地触摸“幸福”。“老师带我们在课堂上做游戏,讲解方式和我以前接触的课堂不同,原来大学的课堂这么有趣。”学生刘汉君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毕业许久,当再聊到新生体验课时,2015级校友传棃森还是十分难忘:“现在仍然可以回忆起当时上课的画面,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大革命降临》这堂课上,老师互动式的教学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刻板课堂,对于第一次接触这种授课方式的自己来说感到很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破对大学课堂的刻板印象”是重庆移通学院新生体验课、研讨课的一大目标。刚刚结束高考的大一新生们,对课堂的理解更多停留在“你讲我听”的应试教育阶段,对于大学课堂“互动、交流、讨论”的模式会存在陌生与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新生体验课、研讨课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选修课,它以“自由”“创新”的模式,重视学生的自身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在课堂上的高参与感、强互动感能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进而帮助学生从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转变,引导他们自主发现、求证、创新。

强化学生思维能力训练

“开设体验课的教师都是学校各领域的资深教师,可以给新生提供不同领域的视角,体验课打破专业界限,采用‘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就某一话题充分研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灵感。”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助理刘枚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第一届研讨课的开课教师,学校副校长孙玺见证了这一特色课程在十年之间的建设与成长:“新生体验课、研讨课的教学模式无论在授课方法、教学媒介、考核手段等诸多方面皆与惯常教学有很大突破和不同,这些课程多以探索和研究为指向,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孙玺认为新生研讨课最有意义的是,为新生创造了一个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架设了与教授沟通互动的桥梁,实现了与名师的近距离对话,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十年试探与发展,重庆移通学院新生体验课、研讨课已然成为学校一大专业教育品牌——学校通过体验课、研讨课,从多维度的教育主题、方向,向师生传达创新自由的课堂氛围,与不同背景的人碰撞思想,不光抓住专业教育,还要培养思维及综合素质,全力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