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在广袤天地中的发展,遵循着双重路径。一方面,艺术如璀璨星辰,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引领大家迈向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激发深度的思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和面貌;另一方面,艺术始终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土壤,从中汲取无尽的养分,茁壮成长,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反哺和滋养着这片土壤,丰富着大众的精神家园。
在人们的印象中,艺术常常被置于高高的殿堂之上,而此次在沙家浜公园,随着主办方要求放置大型大闸蟹芦苇装置的契机,我们决心打破这种对艺术的固有观念。我们希望这将是一场真正源于群众、贴近群众的庆典。它如同在这片肥沃土壤中破土而出的幼苗,汲取着百姓生活、社会美、劳动美的养分,茁壮成长后又全力反哺、滋养着这片土地。
沙家浜的芦苇在设计及工匠的雕琢下,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它们从植物化作另一种艺术形态,勾勒充满社会美、劳动美的喜悦画卷。每一根芦苇都仿佛是欢乐的使者,传递着我们百姓们自己的丰收喜悦与分享的幸福。
我们以“土生土长、常来常熟”为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宛如聚会中温暖的炉火,“土生土长”,强调着艺术与这片土地的紧密相连,它源于百姓的生活,承载着沙家浜、常熟的特色和文化基因。创作的芦苇艺术作品,无论是展现阳澄湖大闸蟹的丰饶,还是描绘虞山的秀丽与文化底蕴,或是营造出“呼吸的大地”那充满生机与艺术氛围的场景,以及芦苇展示草垛所承载的艺术传承与创新,都是对沙家浜、常熟本土艺术创作像呼朋唤友一般的召唤。
“常来常熟”,则寓意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期待。希望大家常常来到常熟,感受这里的美好与变化。芦苇文化节不仅仅是一次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次大家彼此之间深度互动和交流。它让艺术走出了高冷的殿堂,走进了我们百姓的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可触可感的美好存在。让我们在沙家浜相聚,共同沉浸在这份来自大地的慷慨馈赠之中,欢庆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丰收时刻。
快来沙家浜,共赴这场从土地到生活的艺术之旅!
(费莹: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教师,苏州市中外名人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