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657e7527j00skiqmu000y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路过云南一个村子,村名很有意思,叫大毛。村子在江旁,江水很有意思。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0d87d7b4j00skiqmz0013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半江水是棕色的,一半江水是碧色的。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be4c2414j00skiqmz000r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b86760f5j00skiqn2000n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961c2799j00skiqn8001a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毛村之所以叫“大毛”,恐怕和这里的植物有些关系。这里的植物形象很“大毛”。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0d87d7b4j00skiqms0013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1f283e64j00skiqmt0011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5cc1bb44j00skiqmx0015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1f68d633j00skiqn50016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如河,有人喜欢水清,有人喜欢水浊。你要问我是水清好还是水浊好?我不能告诉你。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4026c52bj00skiqmw0010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泾水为清,渭水为浊,在泾、渭河流交汇处,两河水流虽已合流,但仍是显现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合流而不相融的现象。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泾渭分明的现象也启示人们,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人们都应该明辨是非,不同流合污,坚持自己的操守。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50acbec4j00skiqn7000w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75de1ef0j00skiqmr000t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普遍以为渭水清澈、泾水混浊,这种认识的依据是来自《诗经》的原始记录和孔颖达的注疏。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批阅苏轼、曹伯启诗句时,认为孔颖达注疏没有依据,遂下诏组织有关官员视察泾河、渭河源头,搞清何清何浊。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0d5fc8ccj00skiqn4001d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任宁夏府中卫县知县、顺天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人胡纪谟有幸作为视察人员,参加了对泾河的全程视察和考察,胡纪谟肯定地称“泾水之清经身历而始信”,否定了《谷风》所谓“泾以渭浊”的说法;遗憾“笺释家”不加调查研究,导致“咸谓泾浊渭清,承讹不易”,使泾水蒙受不白多少年。他更感叹“泾水有灵,不甘久匿其面目”,还了“汪洋千里无尘滓,不至高陵不受污”的真实面目。
![](http://dingyue.ws.126.net/2024/0928/5ee0f919j00skiqn1000pd000hs00bvp.jp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于此,金沙江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条江,我爱金沙江。(太行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