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历经三天的狂涨之后,现在的股民疯狂到了什么程度?
国庆本想出跑滴滴的,现在已经想欧洲游了,个别极端分子甚至想去美国做载人上天的大火箭。
会所的妈妈桑连夜加价。
没涨停的老板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外资态度180转弯,疯狂抢筹。
主流媒体出现了大面积对A股研判报道,上交所直接被热情的投资者干宕机了。
的确,这是自1999年以来,A 股最大的一次涨幅。
而且是在国庆之前,破天荒地走起了红色路线,堪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参照以往的走势看看,每天过万亿的成交量,确实可能会开启一波中长期行情。
而在这次政策大转向前,国外一些媒体就传出了不少具有想象力的小作文,譬如经济智囊团大换血啦,几万亿的大刺激啦,通过刺激股市让居民财富增值啦……
在当前GDP目标承压,物价下跌,零售业疲软,房价跌跌不休的情况下。
A股的大幅增长,目前已经给到了公众一定的信心。
身边已经有不少朋友、同事已经开始询问怎么开户了。
从国内报道看,26日的高阶会议已经表现出了很多新东西。
比如,承认了“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而非过去“稳中向好”的常规表述。
对于房地产,也不是“高质量发展”了,而是直接“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对于货币政策,也不是“稳健精准”,而是明确“实施有力度的降息”。
一揽子的政策力度,已极大超出预期。
以至于不少新作文开始畅想:提高个税到8000元起征点……
大牛真的要来了吗?
如果在这样的刺激力度下,A股还是不能形成"大牛",那交易所真就可以关门大吉了。
02
总之,这一次政策的大放水,确实像一针强心剂,至少在当下已经对会所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拉伸作用。
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现实往往会有出入。
比如德国DAX从8800点涨到10000点,日经直接翻倍,巴基斯坦和阿根廷股市狂拉。
他们的经济面有重大好转吗?也没有,GDP的增速还是不如中国。
所以说,有时候股票还是讲情绪,讲预期,存泡沫的。
而今天的股市放水,就是给病人吃退烧药,速效救心丸,让人先从休克的状态中恢复意识。
不过,从经济学来看,资本市场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也不是一两个礼拜的事情。
如果经济的增长数据没有真正的起色,股市该跌的还是要跌。
所以说,在拉动股市之余,还要出台更多“破天荒”级别的政策,来推动中国经济的深层次的改革。
03
股市炒的是预期,经济的发展也看预期。
在当前局面下,我认为提升预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管住“行政”的手。
年初的时候,上层讲话中提到了一句“三年之后,经济总体处于大病初愈的恢复阶……要先固本培元”。
其实A股近3年的大跌,很大程度就是因为预期不行。
而预期不行原因,是因为三年居家期间,行政力量对经济影响太大。
一个县的红头文件,就能直接让所有的小餐馆、电影院、娱乐场所关掉,事后还没有任何的弥补。
在欧美,这种做法简直无法想象。
我这人比较爱花草,有些种植经验:
你把植物闷到烂根,时间长了,无论施肥也好,换土也好,打吊针也好,是怎么救都救不过来的。
经济也是如此,很多企业,别说静默半年了,一两个月不开张就可能资金链断裂、破产。
事后再怎么抢救,都于事无补。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家老板信心缺失的原因。。
行政的干预强度真的太大了,而且这双手的作用还贯穿在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教培,一个文件可以让一个行业在一周内从活蹦乱跳到直接进ICU。
记得我当时写了篇文章,呼吁不要操之过急,要遵循法治原则,结果后来文章都没了。
这种现象,会让资本市场会产生怎样的感观呢?
资本投资行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买卖股票,今天卖了明天还能杀回来。
一旦他们遭受太多这样的变故,就会产生严重的风险后怕,同时也会挫伤实体经济的信心。
04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说,要斩断有形之手。
其实从实践来看,近20年来,世界主流国家都在加强行政力量对经济的干预。
获得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经济学家就认为,要由国家向银行提供存款保险,充分发挥银行的作用,来解决全球滞胀问题。
美国过去几年,美联储也是反复出台刺激或收缩的政策。
那么,怎么从中吸取有益的思路,让我们的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打好配合战呢。
我认为预期管理很重要。
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在出台干预政策的时候,一定要给到一个度。
推出一个行政刺激,或者限制政策的时候,都要设计好它的退出机制。
比如干预房地产泡沫的时候,我们可以推出限购政策。
但要在政策出台实行之前,我们要充分向民众和市场解释:
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政策?
会在什么条件下干预?
这个政策的退出机制是怎样的?
满足什么条件后,我们就不再干预了?
这个条件可以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价格上的。
总之,要给到市场主体一个预期。
这一点,新加坡就做的比较好,无论是让群众居家,还是后来的放开,李显龙在解释政策时,都在数据上、法理上、人情上给到了充分的论证,讲的话也都是人人能听懂的话。
在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够。
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就是预期,这种预期绝不能被突如其来的行政偷袭所干扰。
否则资本就会害怕:哦,我刚投了一个项目,两三个月以后,你又换了个说法,那我还怎么玩呢?
大家会陷入信任危机:你这番到底是长期干预,还是短期干预,还是随时准备干预?
这种不信任是和我国扶持经济增长的目标,是相悖的。
一定要改。
-完-
(原创不易,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