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肾脏疾病由于早期症状隐匿,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常见的肾脏疾病有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还有高血压、风湿病等一些系统性疾病,都可能引起慢性肾脏损害。据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

北京三甲医院安海燕主任表示,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较大,长期熬夜、高盐饮食、抽烟酗酒、滥用药物等,都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引发肾脏损伤。如身体出现水肿、腰疼、乏力、血尿、尿量异常增多或减少等症状时,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防患于未然。

守正创新 为中医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肾病在中医上归于“水气病”范畴。气之源为肾,中医认为,气能行血,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若气虚或气滞,就会导致血行迟缓,甚至瘀滞阻塞。而肾络具有“支横别处、网络分布、纵横交错、细窄纤曲”的生理学特点,一旦气虚,反应最为敏感,易导致络脉瘀堵,出现水肿、蛋白尿等一系列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海燕主任介绍,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一症一方”。在具体临床应用中,她凭借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根据肾病的中医病机,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患者的不同情况,辨体质、详细把脉问诊,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出合适的中药方剂。安海燕主任精于辨证论治,善用古方却不拘泥于古方,守正创新取其精华,尤其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的治疗独具特色。

注重整体 从根本上调养患者身体机能

在临床诊疗中,安海燕主任有针对性地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这种方案更符合实际情况,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袁女士是一位61岁的退休教师。多年的糖尿病史不仅损害了她的肾脏功能,还波及到她的眼睛,袁女士不仅双眼视力下降,还伴有视网膜出血。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肾病及并发的眼部问题,根源于“消渴”日久,导致阴津亏耗、燥热偏盛,进一步发展为气阴两虚。这种情况下,治疗的关键在于调和阴阳,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以促进全身及眼部微循环的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袁女士的情况,安海燕主任为其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旨在从根本上改善她的体质,缓解眼部症状。方中包含了生黄芪、山药、丹参等药材,用以健脾益气、养阴生津;同时加入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类药材,以及石斛、麦冬等滋阴清热类药材,辅助改善因糖尿病引起的全身性问题。此外,对于眼部问题,安海燕主任还酌情加入了菊花、决明子等具有明目功效的草药。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调养,袁女士的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视力有所提升,眼睛不适感减轻,复查时眼底出血亦有显著减少。这些积极的变化,既得益于药物的直接作用,更在于安海燕主任在中医整体观念下对于个人体质的全面调理。

仁心仁术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从医以来,安海燕主任始终特别注重患者的心理调节。面对很多因肾病而陷入绝望的患者,安海燕主任不仅耐心分析病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还时常鼓励患者要保持乐观心态。她说,每一个患者背后都有一个家庭,能够用自己的专业为无数家庭带来希望,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种医者仁心的精神,让安海燕主任收获了众多患者的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术研究领域,安海燕主任同样成绩出色,她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医药的现代化与科学化,为中医肾病学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还多次受邀参加《养生堂》、《生活圈》等健康类电视节目,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科普中医知识,助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除此之外,安海燕主任还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录制肾病相关科普视频,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力,让人们获得更多健康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