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二维材料的快速发展,氮掺杂的碳材料(N-doped carbon materials)因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广泛的应用潜力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其中,氮掺杂非晶碳(NAMC)作为一种新型的碳材料,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使其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N掺杂碳材料在合成过程中面临着如何有效控制氮的化学状态及其与碳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难题,尤其是在提升材料的稳定性和导电性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林、周武、中国科学院大学裘晓辉、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利民、清华大学谷林等人携手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Nitrogen-doped amorphous monolayer carbon”的最新论文。研究者们通过在可移动层状双氢氧化物模板的密闭层间空腔内聚合吡咯,制备出具有五元、六元和七元混合环(5-6-7元环)的独立氮掺杂无定形单层碳。这种限域聚合的方法不仅为氮掺杂碳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深入探讨氮的化学状态与碳纳米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平台。通过对不同异质原子的掺杂和两维非晶单层的合成,研究者们展示了该方法的广泛适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研究亮点 /

1. 实验首次通过空间限制聚合法合成了氮掺杂无定形碳(NAMC),这为氮掺杂石墨烯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替代材料。

2. 实验通过层状NiAl-LDH作为可去除模板,在273K下进行聚合,成功地实现了氮掺杂碳材料的合成,且该材料展示出可调的化学状态和优异的性能。

3. 初步结果表明,该合成策略可扩展至合成含有多种杂原子的二维无定形单层材料,如PTH和PCZ,显示出良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4. 进一步的表征结果(如拉曼光谱、XPS等)证实了所合成材料的结构和组成,展现了其在新材料研究中的重要性。

/ 图文解读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NAMC的结构表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从吡咯分子形成具有5、6、7元环的NAMC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通过EFM和光谱法对SiO2基底上NAMC的电性表征。

/ 总结展望 /

本文的研究成果展示了通过限域聚合合成氮掺杂无定形碳(NAMC)的策略,为氮掺杂石墨烯的替代品提供了有价值的选择。通过精确调控氮的化学状态,研究人员可以深入探讨其对碳纳米材料特性的影响。这一方法还为合成多种异质原子的二维无定形单层奠定了基础,如初步探索的PTH和PCZ。结合先进的表征技术,如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八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Carbontech 2024)将于12月5-7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1、W2馆盛大举行,本届展会预计展出面积40,000m2,汇集超800家全球碳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厂家。同期举办主题论坛9场闭门研讨会1场,吸引来自金刚石、超精密加工、石墨烯、碳纳米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新能源碳材料等领域超50,000国内外采购商莅临现场,为全球买家打造一个专业、创新、交流的全产业链合作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