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蛟龙号。(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摄)

香港中通社记者 张明臻

“‘蛟龙号’访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大家了解国家海洋科学的发展,鼓励更多人从事海洋研究,也可以将香港打造成中国深海研究走向国际的窗口。”

刚刚结束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中国远洋科考船“深海一号”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近日首次访问香港。自8月10日起航,“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18次下潜任务,是首个由多国海洋科学家共同参与的“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的国际航次。

9月24日,中国科研考察船“深海一号”携“蛟龙号”载人潜水艇抵达香港尖沙咀海运码头。香港中通社图片

科考团队来自包括内地、香港在内的9个国家和地区的18位科学家、60位船队员。航次境外首席科学家,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教授兼副系主任邱建文是此次科考团三位来自香港的科学家之一。

“玻璃海绵的‘偕老同穴’、海山的新探索……”邱建文向记者介绍此行经历时,仍然兴致勃勃。他之前主要从事深海冷泉研究,一直以为深海里是一个沙漠,没想到生物量很大,就像地毯铺满青口,铠甲虾这些海底生物,非常震撼。

此次,航次时间短任务排得很满,邱建文指出,天气问题首当其冲,行程中共遇到四个台风,时刻都需留意天气以随时调整工作。而“蛟龙号”潜水时只有一位潜航员,另外一位或者两位都是科学家,有些设备就需要自行操作。

“蛟龙号还是蛟龙号,但船已经是一艘新的船了。”

这并不是邱建文第一次随“蛟龙号”下潜,早在2013年他就曾搭乘“蛟龙号”潜入南海深海执行探测和水下作业近七小时,成为首位搭乘“蛟龙号”的香港科学家。

相比11年前,邱建文坦言,中国如今无论是科研能力、探测设备、专家团队建设,还是航行的生活条件都有显着提升;如采集时原先主要用两个机械手,现在有虹吸装置,可以采集更小标本,保存样品的容器也令生物形态保存完好。

今次是“蛟龙号”的首个国际航次,搭载了8位外籍科学家下潜作业。

邱建文回忆,行程中国内外专家都一起活动、采集、开研讨会,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友谊,增进了解,大家在船上也都会沟通可以合作之处。在完成18个潜次要离开时,很多人都非常不舍。

香港科学家一直积极参与国家科研建设。香港理工大学容启亮团队助力嫦娥六号实现人类第一抔月背土壤采集,香港也将有载荷专家亲身到太空参与科研工作。在深海领域,香港可以如何助力国家发展?

邱建文直言,几大港校都有人做深海研究,但不是很系统,之间合作不算多。“蛟龙号”访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大家了解国家海洋科学的发展,也可以鼓励更多年轻人从事海洋研究,都可以将香港打造成中国深海研究走向国际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