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欠了银行100万,这是你的烦恼,但要是你有本事欠银行100亿,那这个烦恼就变成银行的了。
最近,东北前首富张宏伟就把不少银行给搞急了。9月6日,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向法院正式提起诉讼,要求张宏伟的东方集团偿还到期欠款10.92亿人民币。
除了招商银行以外,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农业银行也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东方集团及其子公司尽快偿还到期债务。
看得出来,作为曾经的民营企业翘楚,东方集团遭遇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这次危机有多严重呢?根据相关媒体报道,除了正式起诉东方集团的这四家银行之外,张宏伟至少还和其他15家银行存在着债务关系,其中包括了四大行这样的大型国有银行。
张宏伟一共从这些银行身上拿到了234.07亿的贷款额度,算上从其他金融机构借来的钱,东方集团的总负债大约是490.28亿,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贷款高达62.77亿。
和高额债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整个东方集团的流动资金仅有17.56亿,难怪招行、浦发这几家银行等不及要起诉了,就东方集团这点现金流,来晚了恐怕连汤都喝不上。
在这十几家银行里面,最惨的毫无疑问是民生银行,因为东方集团是它的主要控股方之一,张宏伟本人甚至是民生银行的副董事长。
2000年的时候,民生银行寻求上市机会,当时已经成为东北首富的张宏伟瞅准良机,带着东方集团大举注资民生银行,一度成为第二大股东。虽然后续的持股比例有所下降,但东方集团仍然持有12.8亿股民生银行股份。
为了能从各大银行获取贷款,张宏伟质押了12.73亿股民生银行股份,这其中已经有11.6亿股涉及到了司法标记情形。
股权被质押、冻结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在这之外,民生银行还是东方集团最大的债主,总共借给了张宏伟74.04亿,毕竟是副董事长,借点钱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吧。
可是没想到东方集团现在还不上欠款了,逾期的贷款金额超过了23亿,民生银行至今还没有把东方集团告上法庭,恐怕也是为了照顾张宏伟的脸面,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的话,不知道民生银行会不会和自家的副董事长对簿公堂呢?
说起张宏伟本人,在东北一带那可是赫赫有名。1954年,张宏伟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后来进入当地的建筑施工队工作。
1978年,身为施工队队长的张宏伟敏锐地察觉到了时代的机遇,于是他果断创建了东方建筑工程公司,从建筑工人化身成“包工头”。
作为第一批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张宏伟狠狠地吃了一把时代红利。做工程赚得盆满钵满,张宏伟又把目光瞄向了食品、能源、交通等众多领域,很快东方建筑公司就发展成了东方集团。
1992年,东方集团成了黑龙江地区第一家发行股票的民营企业,两年后张宏伟又带着东方集团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因为出色的业绩表现,东方集团的股票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追捧,股价在两个月里上涨了80%。
同样在那一年,《福布斯》杂志历史性地对中国富豪的资产进行了统计排名,当时的张宏伟名列内地第二,妥妥的东北首富。
在之后的二十年时间里,张宏伟继续带领着东方集团高速扩张,主要的投资经营领域涉及金融、农业、城乡开发、港口、信息安全等七大版块,在民营企业家当中称得上标杆型人物。
那么张宏伟和他的东方集团为什么会沦落到现在债务缠身的境地呢?
归根到底,问题还是出在了张宏伟本人身上。自从东方集团在上交所上市并且大赚了一笔之后,张宏伟的经营理念就发生了很大改变,从建筑行业起家的他突然间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不是实业,而是资本。
张宏伟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大谈特谈资本的重要性:为了最大化企业价值,我们必须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大力推动产业资本的增值。
因为做实业只是一种加法运算,而资本经营却是像在做乘法,只要把加法和乘法一起做,那么企业的的规模就会像滚雪球一样持续下去。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张宏伟才会非常痴迷多元经营,想方设法让东方集团变成横跨多个领域的商业帝国。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宏伟算是许家印的前辈了。
只不过张宏伟忽视了一件事情:扩展新业务的确会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得到青睐,但是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经营风险,一旦投下去的钱得不到回报,那么新业务就将成为吞噬一切的黑洞。
把东方集团拉下悬崖的正是张宏伟寄予厚望的房地产行业。
到目前为止,东方集团下属的房地产项目已经累计亏损了近百亿,这让公司的现金流大幅减少,直接导致了现在的债务危机。
亏算还算小事,最根本的原因是现在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处在下行周期,房子卖不出去,东方集团投下去的钱也就没办法及时变现。
这就是盘子铺得太大的坏处,毕竟其他子公司都等着要钱运转呢,总不能拿着房子去和供应商谈判吧?
好在张宏伟并没有选择摆烂或者跑路,东方集团已经发布了官方通知,要用3-6个月时间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至于能不能自救成功,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