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梁山,涪江水,箐箐校园美;一群人,两学校,筑梦志得归……”日前,伴随着校歌《无悔》的优美旋律,一场新颖的军训“大思政课”正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校园内开展。课堂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胡丹丹以“我唱你学”校歌活动为切入点,带领大一新生深刻感悟校史、校训、校歌中所蕴涵的“勤奋、忠诚、朴实”的校风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努力成为“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手上有艺、脚下有路”的“四有”工商学子。这只是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开展军训“大思政课”的一个片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创新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今年新生军训期间,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武装部,结合国情、社情、校情,立足学生实际,把思政课搬进训练场,将军事训练和“四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设置“操场上的思政课”“云端上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涪江畔的思政课”“中梁山下的思政课”5种活动类别,创设课上到课下的衔接、历史到现实的贯通、线下到线上的融合等多维场景,打造思政课新式课堂。通过理论宣讲、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交流互动等形式,解锁“大思政课”的不同打开方式,为新生带来一场深刻的思想盛宴,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大学生活第一步,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75年来,党领导人民把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军事训练之余,一场面向大一新生的主题宣讲活动正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校园内如火如荼进行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黄贵英老师以“什么是奋斗”开始了当天的思政课。奋斗就是保卫祖国、寸土必争。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上下求索、英勇奋斗的光辉历史,引导学生砥砺前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讲结束后,不少学生被深深打动,纷纷拿起手机扫码参与“以青春之名,向祖国深情告白”活动,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与祝福之情。

如何革新传统教学场所和教学形式?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答案是依托现有校内实践教学资源,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互动研讨”的教学模式,搭建“沉浸式”思政课堂,将教学内容融入新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可感可触的大场景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红岩文化室内,在红岩精神讲解队的队员讲解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柳老师在现场以“理想信念不褪色,薪火相传红岩魂”为主题,结合新生军训实际,从新时代应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出发,带领同学们沉浸式感悟红岩革命英烈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艰苦卓绝的凛然斗志、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启发学生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实际行动践行红岩精神。

“我原本以为思政课是枯燥无味的,但是今天这堂课却让我改变了这一看法,在VR互动中感觉自己也身临其境地来到了开国大典的现场!”“通过体验VR资源,我深切地认识到是革命烈士的鲜血铸就了革命成功,我将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走出数字马院虚拟仿真实训室,许多新生还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历史场景中,与周围同学展开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解决思政课堂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实效性不高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数字化赋能思政课教学,通过高度交互性和实时反馈机制,打造面向现代化的思政课堂。通过建设数字马院虚拟仿真实训室,将140余个VR教学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堂,使学生在虚拟场景中参与互动学习,在情景故事中引发共鸣,推动思政课走“新”更入“心”。在刚刚结束的“云端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平老师运用虚拟仿真资源,设置理论讲授、VR体验、讨论交流三个教学环节,学生通过VR头盔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悟波澜壮阔的历史,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政学习之旅,在学习互动中既提高了点头率、又收获了点赞率,推动了思政课堂焕发“新活力”。

截至目前,军训“大思政课”已覆盖全校所有二级学院,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热情,受到大家的广泛肯定。作为开学后的第一堂思政课,通过多种形式让处于迷茫期的大学生找到了奋斗的方向,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充分展示了思政课的思想魅力和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的收获非常大,对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的光辉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正是因为有许多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和英勇牺牲,才换来了我们如今幸福、和平的生活,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今后三年,我将会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打好自己的专业基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听完思政课后,城市建设工程学院一名新生说道。

“本次军训‘大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及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精神的一次重要实践。”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坤埔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注重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及时融入思政课教学,用好“五联系”工作制度,不断推动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