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网上流传一个梗:“现在的中国股市,只能这么形容:‘武则天守寡——失去李治(理智)。’”
确实,自9月24日一揽子政策出台后,股市连日大涨,本来在2600点左右已徘徊许久,到现在已迅速突破3300点。9月30日星期一,A股市场超5000支股上扬,开盘仅35分钟,沪深两市成交额就超过1万亿元,刷新历史记录。前后六天的交易额,估计高达7.86万亿。
新的都市传说也诞生了:88岁高龄的老人拿着证件去开户;和尚也出现在股市;甚至有着身残志坚拄着拐杖都挣扎着来到了证券公司。有人宣称“一早赚了52万”,还有网文作者断更几天后称自己在股市已赚了300万,财务自由了,干脆就此停更。
有人据说连婚都不结了,先把钱拿来投入股市;还有人入市直接买了100万A50指数基金,当客户经理提示他风险时,他答:“知道。就是赌一把。”
别看股市这么狂热,但许多上市公司的公告这两天都在宣布减持,而对一众老股民来说, 反正到点位就清仓,千万别加杠杆,过节费落袋为安,这时候不见好就收,还等过些天再次被套牢吗?
我有朋友精明扼要地概括:此轮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吃香+老股民相对解套离场+新股民接盘站岗。
网上因此流传一个笑谈:
网民A:我不会炒股,有10万现金准备再贷款60万,明天70万满仓干进去,大家有什么好建议吗 ?
网民B:建议留3千,因为到时候跑外卖需要电动车。
看到这一幕狂欢,不少知识精英都深感痛心,因为这似乎证明了中国人还是那样:好了伤疤忘了痛,似乎什么教训都没吸取。
股市戏剧性的大涨,也表明中国仍然是一个“政策市”,有形之手可以像揉面团一样随意把它捏成方的圆的,结果是进一步助长了一种“除了生孩子,权力无所不能”的信念。
这是大众不长记性,一有甜头,市场就恢复信心了吗?我认为恰恰相反,这表明市场毫无信心。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狂欢,是因为所有人都吃不准这样的利好能持续多久,政策说不定说变就变了,既然如此,那就得趁现在尚未生变之际,赶紧行动,能套现的套现,能捞的捞一笔,谁不抓住这个机会,才是傻瓜。
简言之,股市疯狂的背后,与其说是市场信心的恢复,不如说是投机。
这让我想起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一种植物含生草,在干旱无雨的季节里,它可以卷成一团,甚至被风吹得到处滚动,连根都干枯了,然而,只要遇到一点雨水,它就能在几小时内迅速复活生根,恢复生机,直到雨季过去,在漫长的旱季再次“假死”。
说起来,这种求生技能其实很可怜,意味着渺小的个体根本无力掌控风险,雷霆雨露不知何时降临,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蜷缩起来,熬过去,耐心等待下一场雨,而一旦等到,就必须抓紧这难得的机会,立刻满血复活。
最能体现这种集体人格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游民。他们脱离了宗法社会的束缚,既有巨大的能动性,但又处于社会边缘,社会一旦生变,这是反应最快、活动最剧烈的人群,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种变动无论是什么样,总比他们原来的生活要好。
正因为太多人都是“趁时而起”,其行为充满投机性,因而一旦形势变化,其行为也随时跟着转变,所谓“顺时摧枯拉朽,逆时溃不成军”。清朝华北一次旱灾,当地农民揭竿而起,碰巧此时下了一场雨,他们当即作鸟兽散,回家种地去了。
说来吊诡的是,这种投机和善变,背后却正是因为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保守性。中国文化历来相信,框架不变(也不能变)的前提下,手段怎样都可以。 张灏在《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中评述,康有为 相信“只要一个人专注于正确的方向,他在其行为过程中就可以是灵活的”。按百姓的大白话说,只要能活着/能赚钱,还有什么不可以?
这样一种社会心态,与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显然凿枘不入,似乎可以紧跟外部形势和自身情绪的变化随时来一次180度的急转弯,当然更谈不上长远合理的计划,到头来可能忙忙碌碌来回折腾,却没有什么积累,回头一看其实还在原地打转——这或许也是因为,这种行为模式原本寻求的就是生存,而不是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经常表现出顽强的生存适应能力,通常却都是对既定熟悉环境的适应。就像撒哈拉沙漠的含生草,生存能力倒是惊人,但它不会换个雨水丰沛的地方去扎根——它在这沙漠里已经太久,哪怕这儿相当严酷,却是它最适宜生长的环境。
为什么那么多人“赌性”那么强,原因之一或许也在这里:他们实际上依附于这个环境,相信个人的财运和“国运”息息相关,因而最佳策略也无非就是“跟着走”,在这个现有框架底下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当他们判断“时机”到来时,就会选择全盘押上,不留余地。
我不懂理财投资,只是本能地觉得,对一个现代人来说,要保持自身的独立自主,就必须管控生活中的风险,对未来有一个稳定预期,而要做到这一点,一大关键就是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这就像船的密封舱,就算一个舱进水,剩下的仍能维持航行。
从这一意义上说,分散多元的策略才是更安稳的。当然,这并不容易,因为分散多元首先意味着具有更复杂开阔的视野,要评估、权衡、处理的信息也更多,并且这样一来,原本的单一认同或许也迟早会动摇。然而我相信,这才是现代理性人成长的必由之路:真正作为一个市场的主体而非被调控的客体,自主地行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