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高校奉行的是“宽进严出”,而在我国,大学采取的是“严进宽出”(随着硕博论文盲审制度的加强,也逐渐向“严进严出”转变)。

可是,考上985、211也许并不是天堂,来看看高校退学率排行榜,排名前20名的赫然都是985/211名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传高校退学率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即便是考上了梦寐以求的985/211大学,却也有不少人正在逃离这些心中的殿堂。

思考了一下,可能的原因有这几种:

①落差感:越是名校,优秀的人越多;在考进去之前,可能在原来的平台中已经是佼佼者,然而进了更高的平台之后,遇到的人也更优秀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相比之下,自己则反而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了。这种从天堂跌落到尘埃的落差感让人难以接受。

知乎有一个热门问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都自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尾宿三的高赞回答:

离开了北大我才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个普通人——在校园里还以为自己是智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实力越强的学校,对学生的各项要求也会越严格,比如科研,竞赛,学业等等给人的压力是普通学校的好几倍,尤其是对毕业的要求;在如此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尤其是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会面临无法完成任务等被学校清退。

③对专业不满意。有些专业可能只有到你真正接触了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究竟喜不喜欢,适不适合;再加上,现在社会就业问题严峻,可能会使更多人为了就业而改变专业的想法。

④对环境、地域、学校管理不适应。不同高校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有些人可能不适应一些学校的管理规则;以及部分985/211其实所在的地理位置是不占优势的,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对于一些来自南方的同学可能会不太适应。

而一个人,选择放弃985、211,很多时候更多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才导致最终的决定。以下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遇到的不想学习的emo时刻,最好的方法就是停下来休息一下。

间歇性不想学习,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压力大,任务重,压力可能是来自于导师的push,毕业的压力,发表论文的压力,同龄人的对比等,这个时候与其焦虑效率极低的工作,不如让自己放松休息一下,心态平稳了之后再去投入学习,更有效率。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梳理一下当前的问题和任务;

比如,把自己当前的课题方向,成果,存在的问题,需要的帮助等写下来,自已梳理一遍,然后每个问题想一想能用什么解决方法,解决不了怎么办?将烦乱的任务梳理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什么时候完成第一个,什么时候完成第二个,当你对目前所有的事情都理出一个头绪后,自然就不会在那么焦虑不安了。

最后,学会把对事情的期待降到最低,先努力做好过程,结果怎样先不去想。

等到事后回顾,即便事情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好的结果,但在过程中你至少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不会后悔,虽然失败,但也绝不是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