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艾青山

编辑 | 刘渔

图片来自官方

9月27日上午,高鑫零售以执行董事兼CEO沈辉的名义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短暂停牌,“以待根据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发出载有本公司内幕消息之公告”。

按照业内人士的解读,这则公告,很可能意味着大润发将被出售。

此前阿里巴巴的蔡崇信已经表明,阿里巴巴将会逐步退出传统零售业务,因此,这次停牌有可能是阿里巴巴出售大润发业务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对此反应迅速,各种猜测纷纷出炉。据相关消息透露,目前传闻的潜在买家包括中粮、高瓴资本、润泰集团、KKR集团等。

其中,高瓴资本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收购大润发的买家,甚至有传言称高瓴可能会与润泰联手进行此次收购。

公开资料显示,高瓴资本曾投资过京东、腾讯、字节跳动、美团、格力电器等知名企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高瓴资本以531亿元收购了"中国鞋王"百丽,并使其从港股退市。

当时百丽创始人邓耀曾悲观地表示"百丽气数已尽,再无回转可能",但高瓴资本却令其重获新生,不仅打造出了"百丽服装"的新增长点,还将"滔博运动"分拆上市,后者市值一度达700亿港币。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潜在买家是润泰集团。

作为高鑫零售的前控股方,润泰集团在2017年以224亿港元的价格,将高鑫零售约36%的股份出售给了阿里巴巴。2020年,阿里巴巴再次增持,投入超过200亿港元,使其在高鑫零售的持股比例超过了70%。

如果润泰集团此次参与收购属实,无疑将是一次"高卖低买"的成功交易。

另外,中粮集团作为央企,主要业务涉及农粮、食品等领域,收购大润发也存在一定可能性。今年3月就曾有传闻称中粮集团将以100亿元收购大润发,虽然后来遭到辟谣,但仍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此外,美国私募股权公司KKR集团也被列为潜在买家之一。作为老牌的杠杆收购专家,KKR擅长产业投资,近期在全球范围内表现活跃,似乎有"抄底"之势,并在中国内地市场重新设置办公室,加大人员招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立于1996年的大润发,由黄明端在台湾创办,背后由润泰集团控股。1998年,大润发进入内地市场,从三四线城市做起,逐步扩张到一线城市。

2000年,为加速市场开拓,润泰集团与欧尚集团订立合营协议并交叉持股,在香港成立控股公司"高鑫零售",以"欧尚"和"大润发"两大品牌推进内地卖场业务的发展。

然而,随着电商行业的崛起,专注于实体零售的大润发遭受冲击,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2017年,高鑫零售引入阿里巴巴作为战略投资者,希望借助阿里的技术和资源实现转型。

当时,高鑫零售对这次合作充满信心,时任大润发COO袁彬曾表示:"阿里和旗下盒马把试错都做完了,现在是铺好了高速公路,大润发直接跑就好。"

但事实证明,这场合作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根据高鑫零售公布的财报数据,2017年公司营收为1023.2亿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为27.93亿元,同比增加8.6%。然而在此后的几年,高鑫零售的营收和利润增速逐年下滑,2022年甚至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今年5月披露的2024财年业绩公告显示,高鑫零售营收为725.67亿元,同比减少13.3%;归母净亏损16.68亿元,同比减少2238.5%。与此同时,大润发还面临门店关闭的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至少有13家大润发门店闭店或宣布闭店,涉及湖南、江苏、湖北、四川等多个省份。

在电商冲击下,传统连锁商超的衰退已成为普遍趋势,沃尔玛、家乐福、永辉超市等传统商超都在寻求解决之道。对大润发而言,当前的解题思路或许是回归零售本质。

今年3月,林小海辞任高鑫零售CEO,沈辉接任并强调:"集团正在迅速调整战略方向,回归零售的本质,重拾大润发建立的初心和立根之本。我们将重塑价格力心智,努力重回营收增长的轨道。"

公司董事长黄明端也明确表示:"增收降本是重中之重,扭亏为盈是公司当前的首要任务。"

实际上,2024年可以说是实体行业抬头的一年,像胖东来和山姆这样的实体零售商通过先进的商品开发和供应链创新,正在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从4月开始,根据接近大润发及相关合作伙伴的消息,大润发全国业绩已经开始明显复苏,多个区域的门店均取得扭亏甚至盈利的成绩,其中华东区、华北区的业绩增长尤为明显。这或许预示着,大润发正在逐步走出困境,重新找到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