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9月26日,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惠来县召开,惠来县提出,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焦“百千万工程”,以“五大行动”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努力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乡村,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整洁靓丽的村庄环境、绿且美的微观景致、农房外墙焕然一新、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在惠来,越来越多乡村从“面子”美到了“里子”。

阶段来,惠来县积极落实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部署,着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靓起来、乡村治理强起来、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助力农村的美丽蝶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庄清洁行动:打造整洁宜居家园

走进惠来的村庄,昔日垃圾乱堆、污水横流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清澈见底的溪流和绿树成荫的庭院。这一切都得益于村庄清洁行动的深入开展。

俯瞰惠来县惠城镇上林村,规划整齐的屋舍错落有致,街巷干净整齐,房前屋后绿意盎然,绿树掩映,乡间溪水波光粼粼,映衬着蓝天白云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上林村的怡然画卷是惠来县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的生动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五大行动”开展以来,惠来县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村庄保洁覆盖面基本达到100%。同时,惠来县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排查出129座问题户厕已完成整改,基本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全覆盖,去年完成305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60%,今年惠来县力争508个自然村治理率达到77%以上。随着乱搭乱建、危旧房的拆除,惠来县也不断刷新颜值。至目前,惠来县已排查整改拆除危、弃房40间,面积4351平方米;已排除整改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200处,面积4002平方米;已排查整改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234处,面积12123平方米。通过这些努力,村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为了确保清洁行动的长效性,惠来县还对村(社区)环境卫生实行网格化“日轮转”巡查制度,成立若干个人居环境检查组,每天对保洁员负责的日常保洁责任区域保洁情况和“门前三包”落实情况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跟进整改,每个检查组和保洁责任区域每天轮转,确保检查全覆盖。同时,加强了对村民的环保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今,爱护环境已成为惠来村民的自觉行动。

在靖海镇后湖村,村民们自发组成了环保志愿者队伍,定期对村庄进行清扫。他们不仅清理了道路两旁的垃圾,还对河道进行了疏通和整治。如今,这里的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

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塑造乡村特色风貌

农房不仅是村民的居住场所,更是乡村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塑造农房整体特色风貌,提升农房风貌品质,惠来县以靖海镇、隆江镇和溪西镇3个农房建设试点镇为重点,通过“小步快跑,试点先行”的方式,加快房屋外立面改造提升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已在村镇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分别录入农房微改数6571户、绿色农房数500余户。完成2个中国传统村落(隆江镇孔美村、东港镇长青村)和4个广东省传统村落(惠城镇河田村、鳌江镇新林村、鳌江镇新李村、仙庵镇京陇村)的挂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惠来县还加强了对农房周边环境的整治和美化。通过绿化、硬化等措施,打造出一个个环境优美、舒适宜居的农家小院。据统计,惠来县已打造美丽庭院298户;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共1360场次,参与人员总计28962人次,植树280621株。

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行动:传承乡村文明基因

文化兴,则乡村兴。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惠来县通过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行动,让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一方面,惠来县积极打造基层文化及文明实践阵地体系,推动93家县级以上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度结对共建。另一方面,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力度,建成“粤书吧”暨“葵阳智慧书房”、葵阳书院(24小时书吧)、24小时便民书屋等公共阅读空间,推进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体育公园、城市会客厅、葵阳书吧、隆江典型镇悦读驿站等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姿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惠来县探索“互联网+文明实践”模式,通过“惠来事”APP、“和畅惠来”政务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惠来文明网等媒体平台,将乡村振兴、理论政策、时政新闻、文明新风等内容作品传递到每个人指尖,让新思想、新理论、新风尚乘“云”飞入百姓家,打破空间壁垒,进一步拓宽乡村文化空间场域。

值得一提的是,惠来县充分利用乡村文化遗迹、历史建筑、传统美食等文旅资源打造乡村文化空间。今年7月,“象城潮兴·海滨盛韵”非遗文化市集活动在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海古城举行,惠来靖海古城已打造成为集红色文化寻迹、寻观非遗古建、文艺展演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除“以旧焕新”打造乡村文化空间外,惠来县还积极推进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6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升建设,推动乡村文化空间设施提质扩面、提档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惠来县累计打造3个文明实践示范片,规划3条文明实践文旅路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322场次,服务群众约16.6万人次。在阵地资源打造上,惠来县共建农家书屋286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8个、实践站32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6个,惠来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覆盖率均达到100%。

文旅融合特色乡镇建设行动:激活乡村发展动力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是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惠来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因地制宜规划发展北部“红色文化游”、中部“绿色生态游”、南部“蓝色滨海游”三条旅游产业带。其中南部“蓝色滨海游”旅游产业带发展中,惠来县紧抓拥有111.53公里海岸线的“蓝色禀赋”,深度挖掘开发滨海文化资源,打造了靖海镇石碑山片区旅游景区。如今步行在靖海镇石碑山片区的滨海绿道上,处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两旁树木投下斑驳的阴影,虫鸣鸟叫不绝于耳,构成一幅动静和谐的绿美画卷;登上高处,俯瞰海浪拍打着海岸线上的大小礁石,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远处碧海蓝天交相辉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惠来县还积极推动靖海镇客鸟尾石笋区旅游项目等一批滨海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结合惠来海滨度假村和惠来滨荷湾旅游景区两家滨海旅游景区,打造惠来现代滨海休闲旅游区。除此以外,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风貌,惠来县惠城镇、靖海镇、神泉镇和葵潭镇已成功创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

接下来,惠来县还将积极打造以“红色+乡村”为基础的“观现代乡村 悟南山英烈之志”二日一夜旅游线路、“山呼海应,寻味揭阳”——揭阳夏季美食之旅(两日)旅游精品线路、“寻古访幽 亲海戏水”——揭阳秋季美食之旅(两日游)等旅游线路,不断挖掘农村旅游资源和亮点,构建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擦亮文旅发展新名片。

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治理行动:培育文明乡风民风

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惠来县通过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治理行动,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村规民约方面,惠来县以“以人为本,全村参与”的思想为行动指导,逐步制定出符合于各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切实做好各村的村民自治工作,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工作新格局。目前,惠来县327个村(社区)已全部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内容包括了遵纪守法、社会治安、财务管理制度、村风建设、乡村绿化与“门前三包”等。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道德讲堂、评选文明家庭等活动,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今年2月,惠来县通过举办第四届“最美人物”表彰公益晚会,选树和表彰了一批各行各业的“最美人物”和道德模范,其中既有兢兢业业的“最美农民”,传播真善美的“最美志愿者”,敬老孝亲的“最美母亲”,勇于担当的“最美工人”……这些先进事迹在广大农村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形成了人人学先进、个个争文明的良好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求党员干部带头遵守移风易俗的相关规定,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响应,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大行动”的深入实施,让惠来县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环境更加整洁美观,农房风貌独具特色,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旅游产业蓬勃兴起,文明乡风蔚然成风。惠来县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阔步前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惠来的乡村将成为人们向往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