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领域的激烈内卷,正在接近尾声。

韩国厂商LG在华的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下称“LGD广州厂”)80%股权、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100%股权已被作价108亿元,出售给TCL科技(000100.SZ)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星光电”)。

站在面板竞争持续白热化的当下,或许是李东生和TCL系向抢占更大LCD份额所押下的重注。

早在2020年,TCL科技就曾以10亿美元左右的价格收购三星在华LCD工厂等。

回溯TCL系并购之路充满各种挑战,例如此前大手笔收购中环集团,借此话事TCL中环(002129.SZ),进军光伏行业。

但如今受到行业产能过剩的冲击,TCL中环正处于亏损状态。

并购曾给TCL科技带来大规模的商誉。

截至2024年6月末,TCL科技的商誉已达105.17亿元,如今却再度抛出几乎与之等额的一场收购。

等待周期反转之际,这次能否赌对?

再抢地盘

此次交易,TCL科技最为看中的或许是LGD广州厂。

LGD广州厂旗下拥有1条8.5代LCD生产线,主要产品为电视及商显大尺寸液晶面板,设计月产能为180千片大板。

8.5代线主要切割55英寸、65英寸(套切)、85英寸(套切)、98英寸等大尺寸产品。

截至2024年6月末,TCL科技已经拥有t1、t2和t10合计3条8.5代LCD生产线。

交易完成后,TCL科技将拥有4条8.5代LCD生产线,市占率可以进一步提高。

据DISCIEN披露的《全球TV面板PSI月度数据报告》,2023年TCL科技子公司华星光电的LCD电视面板出货量为47.3M(百万片,下同),仅次于第一名京东方(000725.SZ)的56M;同期LGD广州厂出货量7M,位居第八名。

这有望让TCL科技进一步拉近与京东方的距离。

“收购完成后,LGDCA工厂(LGD广州厂)将与TCL华星广州t9产线组成‘双子星’工厂,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产线竞争力。”TCL科技表示。

京东方也曾参与LGD广州厂股权争夺。

早在去年,LGD广州厂已经被传出“卖身”的消息,彼时行业猜测京东方、TCL科技均有可能参与竞购。

今年3月,京东方回应媒体称不排除有这一可能,TCL科技则不予置评。

仅5个月后,TCL科技就宣布已经成为LGD广州厂的优先购买方,最终拔得头筹。

此次并购将进一步提升大陆厂商的市占率。

据DISCIEN的2023年数据,大陆头部厂商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和彩虹股份(600707.SH)子公司彩虹光电在LCD面板市占率分别为24%、20%、17%和6%,合计达到67%。

随着LGD广州厂并入华星光电,大陆头部厂商的市占率有望超七成。

近年来,韩系、日系厂商则在持续被卷出LCD市场。

早在2020年,三星已出售其苏州LCD工厂,加之此次LG出售LGD广州厂,韩系厂商已经基本退出LCD的竞争。

日系厂商亦是如此。

今年8月21日,日本国内唯一生产电视面板的厂商夏普,宣布堺市工厂已停产LCD大尺寸面板。

如此趋势下,过去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四区域并立的局面被打破,LCD市场的“玩家”或将仅剩大陆与台湾。

两度“抢食”韩系产能

此次TCL科技的出手,仍然是一次逆周期押注。

2017年开始全球终端市场需求不振,虽然2021年迎来小高峰,但2022年2季度又开始持续下滑。DISCIEN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LCD的TV面板出货量234.6M,同比下滑10%。

体现在LGD广州厂,2023年63.34亿的收入、6.02亿元的净利,分别同比下滑36.84%、14.73%。

受到今年需求持续放缓冲击,全球LCDTV面板上半年出货量为118.9M,同比下滑2%。

但TCL科技依旧选择出手,或许是对LCD竞争格局趋于改善,供需反转概率提升的预期押注。

这不是TCL科技近年来首度并购同业。

2020年,TCL科技作价10.80亿美元,合人民币76.22亿元交易对价收购原三星旗下苏州LCD产能(现更名为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TCL苏州厂”)等

TCL苏州厂拥有1条8.5代LCD生产线。

2019年,LCD正处价格战和周期寒冬,TCL苏州厂的净亏损达0.28亿元。

但出手的TCL科技当时认为,行业周期调整已经逐渐见底,供需关系有望改善。

“因产能集中释放,本轮半导体显示产业周期波动自2017年底持续至今,全行业经营效益底部徘徊,需求端稳步增长,供给侧整合蓄势已久,本次收购有助于全行业供需关系改善以及产业集中度的提升。”TCL科技指出。

在收购次年,这一交易就对TCL科技产生积极影响。

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TCL科技的业绩增长显著,当期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94.14亿元、9.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05%、32.28%。

苏州厂并表后,TCL科技2021年业绩一度伴随制造业高点爆发。当期大尺寸业务收入达到565.5亿元,同比增长95.1%。

在业内看来,先后将TCL苏州厂、LGD广州厂并入麾下TCL科技,在LCD行业的话语权有望得到上升。

“头部厂商掌握更多市场份额以后,可以以销定产,合理控制库存水平。同时份额的提升也意味着拥有更多自主的定价权,行业内的低价竞争内卷问题有望得到缓解。”北京一位消费电子行业人士指出。

由于液晶面板产线需大规模资金投入,产品从前期推广到顺利量产交付,过程复杂且耗时较重,新进入者具有较高的门槛。

“LCD比较便宜,工艺成熟,基本上没有多少利润空间,很难再有新的进入者。”该人士进一步指出。

周期的“河流”

TCL系的并购之旅不总是一帆风顺。

TCL中环(002129.SZ)正是TCL科技并购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由此踏入光伏行业。

2020年,TCL科技斥资109.74亿元收购中环集团100%股权,并以此控制TCL中环。

TCL科技曾对这起交易赋予许多期待,认为这有助于双方发挥资金、技术等优势,通过协同整合、产业落地等方式把握能源供给升级的机会。

彼时这笔交易发生的背景,正值光伏行业稳定增长阶段。

2019年,TCL中环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68.87亿元、12.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76%、59.85%。

硅片产能提速叠加需求升温,TCL中环在2022年迎来高光时刻,当期创收670.10亿元,同比增长63.02%。

但由于行业产能过剩,TCL中环很快在次年出现业绩大幅下滑,当期归母净利润为34.16亿元,较上年几乎腰斩。

失误的产能决策进一步加深业绩困境。

例如2023年行业已经处于产能过剩,但时任TCL中环CEO沈浩平仍坚持满产满销,进一步扩大亏损。

2024年上半年,TCL中环由盈转亏,归母净亏损达到30.64亿元。

今年8月,沈浩平已经主动辞职,TCL的掌门人李东生则暂代TCL中环CEO之职。

在行业低谷期,亲自接管的李东生会怎样调整经营策略,值得期待。

等待逆转时刻

此次重金押注LCD能否达成预期,仍是未知数。

这笔交易存在种种挑战。

一是虽然逆周期出手,但这笔交易不算“便宜”。

LGD广州厂59.5%股权的收购金额为73.7亿元。按照13.34亿美元(合人民币93.53亿元)注册资本计算,收购价为1.32元/注册资本,估值为123.46亿元。

以LGD广州厂2023年6.02亿元净利润计算,则交易的对应市盈率(PE)为20.51倍。

作为可比同业的彩虹股份,滚动市盈率(PE-TTM)为13.2倍。

百亿并购款对于TCL科技来说,或许存在一定的资金压力。

截至2024年6月末,TCL科技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9.24亿元,同期资产负债率为63.84%,高出京东方11.32个百分点。

今年7月,TCL科技刚发债募资20亿元,其中的14.30亿元主要用于还债等。

信风(ID:TradeWind01)向TCL科技了解此次并购相关问题,但截至发稿前并未获得回应。

二是下游供需何时趋于平衡,是对TCL科技韧性的考验。

今年8月,TCL科技承认短期内,由于淡旺季切换,面板价格出现小幅波动,但预计行业供给侧调整,可以推动面板价格保持向好趋势。

TCL科技的供给侧调整是否涉及减产,仍具有不确定性——此前有消息称,华星光电将于今年国庆假期前后放假一到两周,但这尚未得到证实。

第三方数据机构洛图科技预计,在“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刺激下,终端市场有望回暖,10月部分大尺寸产品价格有可能迎来反转。

三是随着跨国大厂纷纷退出LCD行业转投OLED,长期LCD的技术替代风险是否会进一步上升,正受到关注。

“OLED技术在大尺寸显示面板的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于其有机自发光层材料的不稳定性,这个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以降低成本,OLED目前还是比较适合小屏,所以短期内LCD是不可能替代OLED的。”一位上海的消费电子行业人士指出。

该人士还指出,消费降级后,相比于其他新技术,LCD电视的价格相对较低,同样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TCL科技所看好的周期反转时刻是否已然来临,市场正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