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看资料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犹”和“豫”在古代是两种动物,这从其偏旁也能看出来。
“犹”在古代典籍《尔雅》中记录:“犹如麂,善登木。”说的是“犹”是一种长得像麂(
jǐ)的动物,特点是善于爬树。
麂是一种小型鹿科动物,统称为麂子。这种动物因为腿细且比较有力,很善于跳跃,只是胆子很小,有一点风吹草动,马上拔腿就跑。在逃跑的时候,经常慌不择路,即使是撞到什么东西,也立即会继续跑,很是有些野性。
“犹”和麂长得像,但是古人却经常把“犹”当作类似猴子看待的动物。同样地,“犹”虽然和猴子一样灵活,但是生性多疑,一旦发现附近有些动静,马上会爬到高树上,四处观察。
要是树上没看到什么异常的状况,才会从树上下来,但还是四处张望,突然又爬上树观察。就这样不停上下折腾自己,经常拿不定什么主意。
“豫”指的是古象,现在也是河南省的简称。在过去,“豫”是体型较大一种象。
《道德经》中说“豫兮,若冬涉川”,意思是“豫”这种古象行动的时候,非常小心,就像冬天过河,踩在冰上一样小心翼翼。另外“豫”虽然体型很大,但是走路却进退不定、摇摇晃晃。
其实这样大体型的动物,很容易陷进松软土或者沼泽里,不得不小心。
所以,古人就用“犹”和“豫”这两种不够果断、生性多疑的动物放在一起,成为现在还在使用的“犹豫”一词,用来比喻迟疑不决、不够果断、优柔寡断、拿不定什么主意等。这还是很形象的。
感谢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