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作为代表参加了央视举办的国庆特别节目。
(右二为高德荣)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着中国人的粮食安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高德荣多年来围绕小麦育种的卡脖子问题埋头苦干,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弱筋品质改良和耐迟播育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2022年,高德荣获评“江苏最美科技工作者”。
高德荣科研团队在攻克小麦“癌症”赤霉病这一世界性病害,以及破解我国粮食安全和种业“卡脖子”等难题贡献“扬州方案”过程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和取得了喜人成绩。
据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小麦赤霉病高发地区,为了实现抗病与丰产结合,高德荣团队在近千万次的失败后,2021年终于育成了我国首个抗赤霉病、高抗白粉病的“双抗”高产新品种扬麦33,并通过国家审定,巩固和提高了我国抗赤霉病育种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1991年,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高德荣主动回到家乡来到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扎根麦田,这一待就是30多年。他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常年穿梭在麦田里,冒着寒风观察苗情,顶着烈日精选材料。有理想信念作支撑,条件再艰苦他都努力克服。由于务实肯干、肯动脑子、敢于创新,参加工作不久,他就参与育成了扬麦158,初步解决了小麦大面积丰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的世界性难题,获得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年复一年的坚守与重复中,白发已然悄悄爬上了他的额头,但是时间对他的馈赠同样慷慨。多年来,高德荣主持和参与育成扬麦16、扬麦33、扬麦158等20多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4亿多亩,增产粮食150多亿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50多亿元,为提高我国小麦育种和生产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高德荣表示,粮食安全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不能放松,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人任何时候都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目前,我们国家的小麦种子全部是自产的、中国的品种都是自育的,这块是值得欣慰的,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他们还会在产量、抗性、品质上面继续加大力气,继续下功夫,争取培育产量更高、抗性更好、省工节本的高效的小麦品种。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柏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