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湘江,虽然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全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到了全体红军指战员面前——中国革命到底该何去何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的第一天,主持会议的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委周恩来,突然将会议主题由“总结湘江战役的失败”转变为“总结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博古时任临时中央政治局书记,“三人团”(博古、李德、周恩来)又是以他为首,博古自然就成了被批评的对象。

没有心理准备的博古先是做了检讨,认为五次反围剿失利他有责任,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强大。

主席并不赞同这个检讨,认为失败的原因“并非敌人过于强大,而是我们太过愚蠢。”

主席在其后的长篇发言里,狠批博古、李德愚蠢的“堡垒对堡垒”、“短促突击”的战略战术,把一个好端端的“中央苏维埃共和国”给葬送掉了。

遵义会议期间,周恩来单独找博古谈心,说服他辞去总书记的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这样说道:

“我们的对手是国民党,具体的是蒋介石,我在黄埔军校和他处了两年时间,我知道这个人文武双全,聪明能干,读书很多,又有政治手腕。无论是党内斗争还是军阀斗争,无人是其对手。

我们要打败他,就要找个比他强的人,我考虑了很久,这个人是毛泽东。

早期的中山先生我跟过,陈独秀先生我跟过,李大钊同志我也跟过。我观党内,毛泽东雄才大略,无人能出其右。”

实际上,周恩来的这番讲话,一方面是力挺主席,让其重新回到党和军队的指挥中枢。另一方面,是劝说博古、李德放弃对党和军队的指挥权,让中国革命重新回到正确的路线上来。

对于周恩来的劝说,博古起初很不服气,他反驳道:

“又是毛泽东,又是毛泽东,除了毛泽东就不能是别人吗?你在党内就很有威望嘛!”

一向儒雅,很少发怒的周恩来拍案而起,严肃地说道:

“博古同志,在红军生死存亡之际,威望是没有作用的,能带领红军打胜仗,这才是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后人,今天的我们翻开历史书看看——

当年,能与蒋介石匹敌的,除了主席,党内确实再无任何人有能力成为其对手!

国民党搞党内斗争,胡汉民、汪精卫算是很厉害了吧?

蒋介石一出手,轻轻松松就把他俩干掉了!

国民党搞军事斗争,阎锡山、冯玉祥、孙传芳、吴佩孚、王家烈、张学良、龙云、李宗仁、白崇禧,哪一个不是割据地方,雄霸一方的风云人物?

蒋介石一出手,三下五除二,这些人下野的下野,囚禁的囚禁,剩下的全都归附了中央!

说到合纵连横玩政治手腕,就连宋家三小姐都被蒋介石收入囊中,从此与宋家、孔家成为姻亲,结为同盟。这样的手段,就算别人也能够想得出来,但人家三小姐却未必愿意下嫁给你。

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根本不是我们影视剧里常常看到的所谓“微操大师”、“凯申物流”等等丑化了的蒋中正。

如若真是那样,一个“混迹于上海滩的小流氓”,又怎会被中山先生亲自拔擢,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长?

所以,周恩来称“党内除毛泽东外,无人是蒋介石的对手”,并非言过其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三人团”的军事指挥权,决定由中革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

而周恩来受党内委托,成为了“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1935年2月5日,红军长征至云贵川三省交界的云南省威信县水田寨,中央在此举行政治局常委会议。

会上一致同意中央政治局常委关于分工的提议,推举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内负总的责任(习惯上也称之为总书记),博古因王稼祥有伤病在身,代理总政治部主任。

3月4日,中革军委在第二次进驻遵义后设置前敌司令部,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

从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到3月5日主席出任红军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重新掌握了军队的指挥权,再至3月22日“四渡赤水”作战任务成功达成的这段时间里,主席凭着卓越的指挥艺术,终于带领中央红军全体指战员走出了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