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人在推上发表中英双语的一些政策分析与点评,有条件的小伙伴可以在推上帮忙转发点赞,推号@MikkoArbiter。
从几个角度跟大家讲讲我对这轮暴涨的反思,包括观念模式,视角,策略,主线叙事等等……
观念模式
市场暴涨的过程中,再校准自己的观念模式是非常关键的。由于过去两年的行情让很多投资者饱受创伤,心理上的“疤痕效应”会催生出“低预期”和“重实际”的倾向,而长久的“预期缺口”又会抬高未来的政策预期,而现实政策落地时又更容易变得难以对齐这么高的预期。在这种负反馈中,你会发现很多投资者表现出一头迫切希望看到短期环比改善和高频的政策出台,另一头又急于把尚未落地的远期结果迅速贴现到即期的定价中的矛盾心理。
而一旦这种观念模式被包装在“理性”之中,那么也就变得根深蒂固。 国新办发布会和 政治局会议结果出现以后,我能感受到一部分 投资者陷入了 强理智弱情绪的 模式中, 可称之为“理智的僭越”。
今年和小宋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分享了他作为现货交易者时期的一些经验,简单来说,有时候你得有一些动物本能,决断和行动可以前置于思考。(我女儿在学习日语歌的时候直接通过聆听并模仿发音来学习,而我却试图使用假名的发声表来背诵学习,反而学得没有她快。)
“先交易再研究”和“把基本面干出来”并不只是一种戏谑。
市场视角
市场暴涨的过程中,你需要通过不同的视角出发来去更饱满地理解行情。我的视角有三,首先是地区视角,其次是多资产视角,最后是行业和部门视角。
地区视角即将境内市场作为全球市场中的一部分进行思考,众所周知对于境外投资者而言过去两年的“Anything but China”交易非常盛行,本轮行情以前甚至Dalio都在一段对话中显得尤为失落。由于笔者平时看海外市场居多,故这轮行情以来我致力于更多地去和海外市场的投资者消除信息差。
图:25号发的中英双语点评,中国的“不惜一切代价”时刻
我在国新办发布会当天所发文章的标题提及“Whatever it takes”,这个词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绝不陌生,由于他们在08年金融危机和此后的欧债危机中已经对于非常规货币政策(QE/MMT)、化解地产/地方债风险(欧债本质就是个地方债危机)、财政发力(疫情)的政策模式非常熟悉,因此当他们在中国市场看到类似的大规模政策行动的时候,没有理解门槛。
地区视角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就是客观的海外配置与交易情况,在今年上半年4月的时候其实港股有一波行情很明显与其他市场形成了一种“互斥”关系。即EM ex China的资金在面对全球股市下挫的时候会因为一些“相对价值”的原因临时性地选择港股资产。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很多境外资金都已经不再关注中国风险资产,硬币的另一面就是日本、印度以及其他受益于友岸化和去中国化的市场迭创新高,但这对于一个宏观研究员而言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美元流动性在美元区内分配的故事。
图:4月的行情
这几天A股休市期间许多朋友也都在关注香港的外资情况,主要是从经纪商和交易商那边获取一些境外买方的行动信息,从笔者所获悉的情况来看,外资更多地还是将本轮行情视为一个交易性(战术性)的机会,空头回补、对冲基金(HFs)的部分获利了结、LO基金的买盘都有听闻,大的配置叙事和系统性再平衡的故事几乎没有看到,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谈。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你想要一个很宏大的“外资回归叙事”,当下需要思考的是中国资产在新兴市场资产中的份额和比例是否已经触底了?资产价格的“美国例外论”是否也已经面临逆转?中美关系在大选以后是否可以翻开新的篇章?
如果回答是“是”,那么外资回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资本市场不是很正常吗?
多资产视角的关键在于你需要了解股债汇商的投资者的心理和思路,笔者上周就和不同资产类别交易台的小伙伴们聊了聊,获取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以债券市场投资者为例,疫情以来的牛市已经让很多人的多头思维变得牢固,近几日的下跌也让他们面临着观念模式的抉择痛苦。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和限购松绑的新闻以后,我的感知是债券投资者中认为“低于预期”的更多,对后续财政力度的期待也是如此。“计算出来的债券增发所带来的流动性需求可以被满足”以及潜在的持续降息可能性似乎也足以成为做多的理由。相比于股票投资者,债券投资者更为纠结。
图:08危机期间美债收益率曲线持续变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先跌后升,随后再度下行
与一些商品投资者交流的反馈是,此前一些经济基本面相关品类的持续空头行情处于一个临界点,一些投资者也开始反思多有色空黑色这类比较拥挤的交易是否不再合理。但考虑到目前的库存状况以及需求的“未实现”,他们也需要更多“实际”的信号。思考商品价格还能衍生出许多的问题,比如,考虑到总需求,是否该思考原油?考虑到弱美元(人民币转头)以及风险偏好的上升,此前受益央行买入和贬值对冲的黄金是否也会转势?如果通缩预期也被扭转,生猪是否是一种很好的交易工具?
外汇交易者同样也有自己的故事,大量未结汇的资金在面对本土资产回报上升时是否会进一步结汇回流?商品需求因基本面的改善预期是否会推升商品货币?美元在100附近几次三番表现出韧性,这次是否会不一样?
当你获取了足够多多资产的信息以后,可以将他们“叠放”并交错(或者说公约)出一条关键的主线叙事,笔者的理解是,所有大类资产的投资者的交汇处是中国的总需求。
行业和部门视角下,我们需要思考理解了政策并明确了主线叙事以后需要选择行业,并且理解各个经济部门的结构变化。
简言之,如果你认定宽松是实质的(政策有规模)、可持续的(政策有久期),外部是改善的(联储降息),海外风险是上升的(海外相对弱),那么你要选择什么行业?从市场给出的答案来看,金融地产受益实质货币宽松,消费受益总需求的驱动,大科技受益估值和业绩探底,在策略层面你还需要考虑市值偏好和轮动的节奏以及资金的主攻方向。
在部门视角下,不同经济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收入表)会怎样受益于现在的新政?从目前落地的政策力度来看,这种改善甚至不需要加以思考就可以理解。此次新政中还有不少涉及回购、增资还有并购的部分,这就是企业资本配置的改善思路了。如果之前的地方政府欠收问题可以被中央的资产负债表扩大改善,那么地方财政端的资产负债表休克就终结了;如果地产企业的收入端因为“止跌企稳”改善且负债/权益端的重组有所进展,那么原本慢性死亡的支柱行业可以中性地回归它本来所属的行业地位,开始正常经营;如果居民的负债端付息成本下降的同时收入端迎来小幅改善,那么被动储蓄的局面也可能会扭转。但这一切都直接指向中央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落位。
现阶段,我们需要看到财政的本质来接力货币的形式。
宏观主线
我们再来谈谈宏观主线,笔者此前所用的简单跟踪框架有五个要素,凑齐这五个要素,分别是:汇率、实质的货币宽松、财政治理革新、企业松绑、地产复兴。
汇率的逻辑我在很多文章里已经提到过,一是外部的降息会降低人民币的汇率压力,此外我坚定地认为实质的宽松政策可以支撑人民币而非促进人民币贬值,因为名义增长预期的稳定和外资因为乐观情绪驱动的流入也可以影响汇率,而不仅仅是中美利差。目前我们看到自Carry Trade Unwind以来人民币汇率有稳定住的迹象,而一系列宽松的新政和超级宽松的财政政策预期并没有让人民币大幅贬值,反而是美元在100的关键位置岌岌可危。
实质的货币宽松不仅仅是多元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和类财政式的流动性输送,还包括人民币的以债为锚,当然,由于我们特殊的国情,人行也可以经由金融机构作为传导来完成这些任务。
图:对中央政府债权时隔16年重新开始增长
企业松绑以阿里巴巴完成整改 作为代表性事件(自己 人),地产以“止跌回稳”作为代表性修辞。
唯一我们还需要等待的就是财政治理层面的新增信息,或许我们需要等待特别国债和新的财年预算,但笔者看到“充分就业”这类凯恩斯式的目标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
检验
回到我们此前提到的“观念模式”,许多投资者依然在担心政策预期的落空以及真实数据的不尽如人意,但我想说的是,有时候悲观和乐观不应该被“贴现”,也不应该被“外推”。面对不确定性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做好跟踪和应对,而在不确定性消除,真实政策落地,数据也被检验的时候需要决断和行动,选择合适的策略、工具来参与市场。
如果你担心经济不会因为天量的刺激好转,那就从一些高频和月度数据的环比来跟踪即可;不确定财政刺激的力度和规模,就等待现实降临;看到市场上涨担心估值问题,就可以回看上半年的财报思考是否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适应力,潜在的边际好转是否会让它明年变得没那么贵?
如果你觉得太麻烦,那么就用最简单的技术指标设定一个锚,短期的行情就看5日线,中期的就看5周线,突破天际的大行情就看5月线。
总之,找到你的信息锚和个人的Mandate,不要焦虑,市场中的理智也不高于情绪。
后记
回到此前的外资配置问题,如果想让这部分“战术性”的买入变为长期性的“战略配置”,我们的市场需要具备一个怎样的条件?
图:9月初时的亚洲基金经理调查,中国股票几无人问津
从笔者的经验来看,外资需要一个长期(路径依赖)的宽松流动性环境以及金融环境,央行低息扩表,财政赤字支出,流动性的口子从信贷和财政口轮番涌出,居民财富效应高度绑定权益(或地产)。代价就是一张臃肿的主权资产负债表和间歇性通胀(化债),当然,以我们的国情来看,有些相似的事可以做,但也有很多不可能做的事(不具备国际货币的条件)。
配置资金流入的大前提是良好的关系和稳定的主权治理(甚至对欧洲都有这个前提要求),随后才是一套稳定的微观模式,永续经营与增长用几个财报季来检验。
个人认为大家的Mandate实际上大差不差,之前没买(甚至8月还做空)的主因依然是大的中美叙事和本土偏好(倾向于本就上涨的本土市场)。但愿我们真的处于某个转折点吧。
祝你好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