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来说一下这部出入平安。

还是那句话,影评纯主观,如果您和我的观影感受不一致,请务必以您的感受为准,您一定是对的。

文章有轻微剧透,不影响观影,看片后食用效果更佳。

没想到吧,国庆档期我先去看了这部出入平安。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题材,毕竟我的工作属性在这。二是,这部票很好买,可以有很好的位置很安静的看电影。

这部片的故事背景虽然是虚构了一个“凤凰市”,但从一开场的演员口音和警察穿着就能看出来,是发生大地震时的唐山。这座在上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一次近乎毁灭性大地震后浴火重生的城市,确实和“凤凰市”这个名字相得益彰。

这部片的表现手法其实很另类也挺巧妙的。面对这样一场惨烈的天灾,导演却时不时用一种非常戏剧化的手法来表达人性在危难时刻的高光闪现。特别是到影片结尾时,这种“超现实主义”几乎已经是完全不收着彻底放开来了,给这部片带来了独特的观影体验,当然我非常理解一定有观众接受不了这种表现形式,这也可以理解。确实和那些想方设法通过写实或者还原天灾之惨人物之挣扎的片子很不一样,和本片的色调一样,从头到尾都是温暖的阳光色调。

所以本片的两位主演,肖央和阿云嘎的在本片的表现就特别适合这部片子。我其实一开始还有点担心,特别是阿云嘎,舞台剧经验是很丰富,演电影会不会太舞台了?结果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俩在这部片子里的表演和定位都非常清晰非常到位。这部剧,就是给他们搭建的舞台。

有人可能会觉得那些警员为什么一开始一直圈着犯人,这种时候了不能不管他们了么?这里我想给大家说个真实的,面对大灾大难时的监所民警和在押犯人的故事。

在2008年的汶川512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北川。整个北川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北川看守所当天有两名值班民警,他们叫王万安和唐首才。在押人员25人。谁也没想到,由于北川看守所的基础设施过于简陋,反而让这个地方成了北川当天生还几率几乎最高的地方:除了旁边拘留所有一栋楼是四层小楼,看守所其余全是一层平房。

王万安和唐首才率先跑出值班室,然后整个看守所就全塌了,四层小楼已经没了,看守所的院墙也消失不见。

俩人第一反应都是:快救人。

第一个被他们俩救出来的,是当天在厨房做饭的两个在押人员。这两个幸运儿真的是老天眷顾,那天正好轮到他俩帮伙,厨房小而坚固的空间让这两人率先被王万安和唐首才救出来。

然后他们四个就开始徒手在废墟里刨人。

要知道,虽然看守所全是平房,但也是钢筋水泥各种铁门,简陋归简陋,该有的一样不差。

王万安和唐首才他们就这样刨了三个小时,连带那两个帮厨的人在内,硬生生总共从废墟里刨出来了17个在押人员,活的。

而和电影中几乎相同的情节是,唐首才的妻子和女儿,就住在距离看守所500米的公安家属院里,此刻通讯中断,她们生死未卜。

但唐首才并没有跑回家救妻女,原因是非常简单的。他不可能把王万安一个人“留给”这十几个在押人员。哪怕此刻这些人几乎是人人带伤,但他绝不能让自己的战友“把后背留给他们”。

这时候,附近的幸存群众也慢慢聚拢到了看守所废墟上,几乎和17名在押犯混在了一起。万幸的是,附近有当地民兵。王万安首先把民兵们组织起来,帮助看管,转移群众,然后这才分出来一个人,去向驻所武警求援。

看守所附近驻守的武警中队在地震中也遭受重创,活着的战士在努力自救的同时也拼尽全力分出来几个没受伤的,前往看守所帮助看守在押人员。

最终,这2名食堂帮厨的服刑犯、4名重伤和11名轻伤在押人员,共17人,在王万安和唐首才和武警战士的押护下,历尽千辛万苦,成功转移到了绵阳看守所。

在营救出来转移过程中,这17人,没有1人逃脱,没有1人死亡。

许多在押人员最后都是流着泪,感谢民警的救命之恩,表示自己一定痛改前非。

在整个施救、安全转移17名在押人员过程中,王万安与唐首才始终没有离开过在押人员,望着亲人所在的废墟,他们只是默默地流泪。

唐首才的妻子和女儿在地震中遇难。

据媒体灾后报道:

【整个北川县公安局,至少有20名民警牺牲,70余名民警下落不明,70余名民警家属遇难。全县农村警务室和社区警务室基本上全部垮塌,派出所、看守所也基本上全部垮塌。幸存的30余名北川公安民警顾不上查看家人情况,便迅速疏散群众到安全地带,第一时间抢救伤员与被埋压人员,成为灾难发生后的最主要抢险救灾力量。】

这就是我想说的,我相信知道这个故事的人,一定能懂,到底是为什么吧。

最后想说一句最美好的祝愿:平安啊,要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