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婺剧常创新一出好戏道传承。由山东广播电视台、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戏宇宙》文旅季第六站来到了浙江金华,聚焦婺剧,通过对经典剧目、乐器、院团演员等的探寻,感受婺剧的守正创新与薪火相传。
本周六20:30,《戏宇宙》文旅季将播出第六期,国家一级演员、京剧余派老生王珮瑜继续担任推荐人,和创演人郑业成、主持人辛凯一起走进金华:挑战婺剧绝活、学习乐器演奏、观看婺剧表演、参与婺剧传承活动,最终以微电影的形式为大家呈现一出婺剧绝活荟萃的大戏。
“天下第一桥”令人称奇
婺剧演员谈“文戏武做”
在中国婺剧院前,创演人郑业成藏身于戏曲广播操的队伍中,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开启了婺剧探寻之旅。婺剧起源于金华地区,又称为金华戏,是中国浙江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婺剧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舞等多种技艺,以唱腔高亢激越、表演粗犷奔放而著称,与“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金华相得益彰。
婺剧《白蛇传》不仅是婺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剧目,其中《断桥》一折更是有着“天下第一桥”之称。节目嘉宾步入有着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婺州古城,一折《断桥》选段将婺剧“文戏武做”的表演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小青与许仙的你追我逃、白素贞的虽怨还护,看得嘉宾们惊叹连连。郑业成凭借着不俗的武戏功底,不仅一鼓作气完成了“盘蛇”的动作,还成功挑战了“许仙十三跌”之一的“蹿僵尸”,引得婺剧演员和王珮瑜的连声夸赞。
婺剧演员楼胜从20岁起扮演许仙,至今已有十多年时光。连他自己都数不清,到底演了多少场《断桥》。楼胜表示:婺剧讲究“武戏文做,文戏武做”,即“武戏慢慢来,文戏踩破台”,这其实是戏曲与观众更进一步沟通的体现,观众对于戏曲的热爱并不亚于演员对戏的爱。
一台锣鼓半台戏
感受戏曲界“一颗菜”精神
被称作“戏窝子”的武义,凝聚着浓浓的戏曲氛围。一场纯武戏表演的《雁荡山》看得嘉宾们看得直呼“过瘾”,在急促的曲牌和锣鼓点声中,众人刀枪并举,翻扑跌打的厮杀与格斗交相进行,演员运用各种高、难、飘、险的跟斗和技巧组合,来展示厮杀的激烈和攻城拔寨的如虹气势。全员主角,没有一句唱腔念白,全剧的剧情推进全靠武戏开打,是戏曲舞台难度较大的武戏。
除了台上的演员,台下的工作人员也是一曲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说一台锣鼓半台戏,鼓响、戏唱,鼓终、曲散。作为戏剧节奏的支柱、乐队的指挥,司鼓可谓胸中藏甲百万兵,手掌帅印震乾坤。“婺剧最美女司鼓”刘笑霖就用司鼓技艺,让一曲曲婺剧更加完善圆融。司鼓体力消耗巨大,通常都由青壮年男性担任。刘笑霖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打破性别壁垒,坚定地选择了司鼓。她觉得,理应将父辈传承下来的婺剧发扬光大、流传下去。在表演时,她需要不断转换着手势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台上演员的动作、表情、唱腔、道白、舞蹈等,根据剧情要求,轻重缓急有序,抑扬顿挫适度,将自己深深融入剧情之中。
郑业成和王珮瑜跟着刘笑霖学习了锣鼓曲牌,并尝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合作,呈现出戏曲乐队的“一颗菜”精神。戏曲艺术是集体协作的,乐队是表演的灵魂,正如一棵菜一样,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片叶子,只有所有人都互相包着,才能促成戏曲表演的成功。
婺剧遇到00后彰显青春力量
郑业成《英雄帖》助力武戏传承
本期节目还组织了“《戏宇宙》请你看婺剧”活动,郑业成和王珮瑜兵分两路,分别前往大学校园和小学课堂,传播戏曲知识,邀请100位00后戏曲爱好者观看婺剧演出。
在中国婺剧院的演出中,《三打白骨精》《吕布试马》《天女散花》《挂画》等剧目让观众目不暇接,二十岁左右的婺剧演员们已经跑了几十个国家、演了几百场戏,在无数次的淬炼下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融合创新,让观众再一次感受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王珮瑜也忍不住感叹,可以向00后的婺剧从业者学习,不断思考和探索,汲取大量的元素为自己所用。
惊堂木一拍,最终的创演大秀在说书人的娓娓道来中展开,创演人郑业成广发《英雄帖》,共同见证浩如烟海的戏曲武林,婺剧英雄辈出、高手如云,为传播中国武戏尽绵薄之力。国家一级演员楼胜,浙江中月婺剧团武功演员、浙江婺剧研究院的演员和演奏员共襄盛举。耍棍、虎跳前坡、前桥、小翻、旋子、空桥、椅子功、闹花台等武戏动作精彩纷呈。金华有婺剧,国粹有未来,正因为每一代都有人愿意为戏曲付出青春,才让婺剧扎根乡土,绽放海外,生生不息。
这是一场戏曲体验之旅,也是一次婺剧探访之行。顺应时代的浪潮,感受婺剧与时俱进的创新和一代代的传承。跟着戏曲去旅行,本周六20:30,山东卫视《戏宇宙》文旅季第六期金华篇即将播出,敬请期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