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东周春秋时期,华夏版图上形成了以嵩山以东、泰山以西、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为核心区域的中原地带,中原地带的核心外围又形成了西边秦国、北边晋国、东方齐国、南方楚国的四大强势诸侯国。楚国虽然曾经被中原诸侯鄙视而被划入南蛮一系中,但是自楚文王开始楚国就为了融入中原文明进行不懈的努力和不懈的斗争。

其实北方的少数民族也存在着与楚国一样的需求,就是想要融入华夏文明,虽然一开始融入的方式很黄很暴力。地理概念上的北方,是一条西南向东北的斜线,大约自陕西延安向东延伸至山西临汾霍州、再往东的河北石家庄、保定、廊坊、承德以北的方位。商王朝前北方的少数民族出现概率最高的就是鬼方了;进入周王朝,北方的少数民族出现较多的是北狄。

周王朝北方的北狄,又分成三大支系,分别为白狄、赤狄、长狄。白狄主要分布于陕西延安以北、赤狄主要分布于山西临汾霍州以北、长狄人则分布于黄河下游流域北岸地带。河北石家庄、保定、廊坊、承德以北地带主要为北戎,石家庄、保定区域内的北戎又称作山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晋国完成曲沃代翼的统一战争后,晋武公很快就交棒给了晋献公,晋献公旋即对晋国境内的少数民族部落族群展开以扫荡和驱逐为目标设定的军事行动。同一时期里,位于陕西中部宝鸡、咸阳、西安一带的秦国,秦德公的三个儿子嬴恬、嬴载、嬴任好也进入先后接班的阶段,秦国当政的哥仨也在秦国境内展开了扫荡异族部落的军事行动。秦国和晋国各自扫荡境内异族族群产生了连锁性质的族群迁徙。

秦国境内的白狄向东迁徙挤占赤狄的生存空间,晋国境内的赤狄被迫也大量往东迁徙,占据或者蚕食民原来山戎人的地盘。但是,比山戎更弱鸡的当然还有,比如令支国和孤竹国,被赶出家园的山戎人也一路向东迁徙,直接吞并了令支国和孤竹国的地盘,这大约是发生在公元前665年前后的事情了。

也有北狄部族进入山戎部族的地盘后遭遇到了河北山戎部族的顽强抗击,这一拨以赤狄为主的狄人联合了长狄部落,占据山戎人的部分地盘,主动南下,南下的北狄部族才发现南方的邢国、卫国一带完全是弱鸡一般的存在,于是中原卫国附庸国邢国的灾难降临了。

公元前662年入冬时节,北狄联合部落发兵攻克了邢国。邢国,河北邢台一带。商王朝时册立的古方国,当时国名叫做井方。周王朝取代商王朝后,将井方分封给周公之子,因国都附近有邢丘,更名为邢国,进入东周,邢国混成了卫国的附庸国。

邢国国都被北狄联合部落攻克的消息传到齐国,接到战报后,对于是否救援邢国一开始齐桓公的态度是很摇摆的,可能就是北伐孤竹国山戎的战役留下的阴影吧。管仲适时向齐桓公建言说,北狄蛮人贪得无厌,我们一旦示弱了对手就会得寸进尺,进一步劫掠北境诸侯国;华夏版图内的诸侯国,讲白了关系都是很亲近的,不能够主动抛弃他们啊;贪图安逸的念头一旦涌起,就好比喝上了慢性毒药的酒饮,所以心中不能够有丝毫这样的贪念作祟。《诗》书告诉我们,谁都想着回归故里,但是对军令心存敬畏。竹简上的军令,说的都是同仇敌忾的主题,恳请君侯遵从简书上的军令救援邢国。

公元前661年开春,齐桓公下定决心组织中原诸侯联盟出兵援救邢国,齐桓公这一趟没有组织齐军团开赴黄河北岸,进入邢国国境与北狄联合部落展开军事行动,首先是进入黄河北岸部署了一道防线,阻止北狄联合部族南渡黄河,防线的重点就是黄河的各段渡口。其中有一段归郑国防守,郑文公指派上大夫高克率领郑国援军驻防。齐桓公这样的部署后,安排中原诸侯联军开拔进入邢国地盘。

就在齐桓公部署的黄河北岸防线的地盘上,还有卫国的领土邯郸。邯郸,商王朝时期为王朝国都的京畿地带,周代商后,将商王朝的京畿地带一并分封给了卫国。

卫邑的邯郸与邢国相邻,邯郸的中心城区距离邢台都城,常规行军大约得有个三、四天的行程;邢国都城距离北狄现在的大本营,常规行军五天左右的行程。但是对于行军方式以游骑兵为主的北狄部族而言,首先是灵活机动性能更强,如果需要急行军行夜路也是较为轻松的。所以中原的诸侯联军想要追击游骑兵并不太容易,除非北狄部族愿意与中原车阵展开阵地战对决。北狄联合部族的游骑兵他们的目标就是抢掠,抢到财物了就适时后撤回到自家的大本营,蛰伏,再伺机而动。

公元前660年秋,位于北狄大本营(河北石家庄新乐一带)西部的晋国,晋献公加大了清剿境内狄人部族的力度,专门成立晋国整编的两个军上军和下军,晋献公自己节制上军、晋国世子申生节制下军,晋献公下令世子申生统率下军扫荡晋国境内的长狄部族东山皋潞氏。东山皋潞氏,位于山西运城垣曲一带,长狄部族有四大部落,侨如、焚如、简如、荣如,申生灭了皋潞氏,生擒长狄焚如部落的头领。还没被剿灭的长狄侨如、荣如、简如等部众,又向东流窜,跟北狄大本营的赤狄会合,直到公元前616年冬,长狄部众才在中原被彻底消灭。长狄和赤狄联合组成的北狄联合部族再次南下。

公元前660年冬,北狄联合部族突破了郑国高克的防线,南渡黄河,长驱直入,抵达卫国境内,目标直取卫国国都朝歌,卫懿公率领一部卫军,于朝歌外埠的荧泽(河南鹤壁淇县东)亲自迎战北狄游骑兵,结果卫军兵士全部阵亡,卫懿公也战死沙场。

大约就在同一时间里,齐桓公扶持的鲁国公子庆父拥立有齐国血统的鲁闵公(齐国叔姜的儿子),被公子庆父刺杀,公子庆父想篡位自立。鲁国的另一股势力公子季友,则宣布拥立有顺位继承资格的公子申。公子庆父逃亡莒国,想借用莒国的军事力量与公子季友拥立的公子申对抗。由于齐桓公早先一步控制了莒国通往鲁国的唯一要道阳国,使得公子庆父的谋划没能得逞。齐桓公选择与公子季友联手,将出尔反尔的公子庆父逼得在密国境内自缢身亡。

莒国国都,山东日照莒县一带;被齐桓公控制的阳国,山东临沂沂南一带;公子庆父自缢的密国,山东潍坊诸城一带。

公子季友拥立公子申即位,是为鲁僖公。鲁僖公纪年第二年,联姻齐国,娶了齐国公主齐声姜为鲁国夫人。声姜,可能是齐桓公的女儿。鲁桓公娶文姜,鲁庄公娶哀姜,鲁僖公娶声姜,齐国是妥妥地制约住了鲁国。

齐桓公算是解决了与鲁国邦交的后顾之忧,这才全力以赴解决中原北境北狄侵掠造成的遗留问题。

公元前659年春,齐国为首的中原联军击退了北狄的游骑兵,在夷仪一地建造邢国的新都城,当年六月,将邢国的祭祀宗庙迁徙至夷仪。夷仪,山东聊城西南一带。

接着为卫国建造新的都城,卫国新都选址在楚丘,直到第二年开春,卫国将都城从临时过渡的曹邑迁正至楚丘。楚丘,河南安阳滑县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约也是在这个时间点前后,齐桓公收容了长狄的难民部落,将他们安置到了齐国的境内一块相对独立的地盘,位于黄河南岸和小清河北岸之间的高青城。长狄部落的流民在高青安静生活了四十多年,直到公元前616年冬又突然侵扰鲁国,被鲁国叔孙氏家族的家主叔孙得臣组织强势的邑兵剿杀,为祸中原的长狄部落才被彻底剿灭。

就像商王朝时期的鬼方部族族群一样,鬼方族群在商王朝后期即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臣服于中原王朝,并开始华夏化,演变为史籍记载的归姓胡国、考古发掘的西周倗国等诸侯国。胡国,先是位于河南漯河市的漯河县一带,后迁徙至安徽阜阳市的阜阳县一带;倗国,位于山西运城绛县一带。鬼方的另一部分继续游离于中原王朝之外,发展进入春秋时期的隗姓狄人,部分被晋国吞并,部分南下进入中原,最终还是融入了华夏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