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以来,女儿都是别人家的小孩,长得漂亮、成绩优异、文艺水平也高,她们班几乎所有家长都知道她,还有一些家长向我取经,问我是怎么教育的孩子。

去年小升初,还以全校第13名的成绩考入了重点中学,可我还没高兴多久呢,女儿就给了我当头一棒。

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女儿的成绩全面下滑,就连她最擅长的英语,也只考了79分,及格都没及格。

我怒火攻心,劈头盖脸对她一顿质问:

“你怎么回事啊?不是天天上补习班吗,怎么还能倒退那么多?”

可女儿却满脸无所谓:

“可能我就这个水平吧,我也没办法。”

看她那吊儿郎当的样子,我心态彻底崩了:

“你这是什么话?你要是认真听课,认真写作业,会是这个结果吗?还是你不用心,以后我就看着你学,期末考试必须把丢掉的分拿回来!”

从那天开始,我每天晚上都拿一个小板凳,坐在女儿旁边,时时刻刻看着监督着她。只要是她稍有情况,我就用各种大道理对她进行说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以为,女儿能理解我的苦心,会认真复习,查缺补漏,把不会的知识点都学会了。

哪曾想,到了期末考试,她的成绩又下滑了一大截,从原先的前五,降到了现在的第47名。

我心急如焚,寒假放假,一天没歇,我就把女儿送到了补习班里,可女儿在补习班里只待了一个星期,就再也不愿去了。

我气疯了:

“爸爸妈妈为了你,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你看看你身上的衣服,再看看我身上的衣服,你妈已经好几年都没买过衣服了,爸爸妈妈把所有的心血都花在了你身上,你就是这样报答我们的吗?

你知道为了让你进这个补习班,我们送了多少礼,求了多少人,你说不去就不去了,你这样做你对得起谁......”

还没等我说完,女儿就立马打断了我:

“能不能闭嘴,烦死了,我听到你说话就头疼,天天为了我怎么着怎么着,我求着你为了我了吗?

这个补习班,我说不去就不去,你要是怕浪费钱,你就自己去,以后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再逼我,我就死给你看!”

听到死这个字,我害怕了,再也不敢多说她一句,补习班也没有再强迫她去过。本想着让她休息一下,养精蓄锐,下学期说不定成绩就上去了。

可谁知,新学期开始,她一天学都没去上过,找各种理由请假,不是今天头疼,就是明天肚子疼,反正就是不愿去上学。

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我和老公都傻了。

震惊之余,我们轮番上阵,威逼利诱讲道理,可女儿却软硬不吃,最后还给我们表态,再逼她,她就去跳楼。

我们生怕女儿做出过激行为,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只好给女儿请了长假,让她在家先调整一段时间。

请假在家的女儿,整天窝在房间里睡觉,看短剧,有时候还发出“嘶嘶嘶”吸气的声音,我一敲她的门,想看她在干什么,她就隔着门让我们滚。

次数多了,我也不敢再敲了。

有一次吃饭,我不小心碰到她的胳膊,她又“嘶”地吸了一口气,我立马意识到不对劲,抓起她的胳膊,掀开袖子,才发现她手腕上全是刀痕,新的旧的,掺杂在一起,血不拉几的,看着就瘆人。

我赶紧带着女儿去了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那一刻,我的心都死了:中度抑郁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真的想不明白,我好好的孩子怎么就突然抑郁了。为此,在请教了心理医生后,我专门报名了线上心理咨询,学习了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的知识。

才逐渐明白,女儿抑郁休学、躺平摆烂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正确的废话”说的太多了。

正确的废话:

通常指的是那些听起来合理、正面,但缺乏具体性、针对性和实质性内容的言语。

这些话语可能频繁出现,如“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好出路。”、“你现在不努力,将来会后悔的。”、“学习不是为了我,是为了你自己。”等。

其实,在很多孩子看来,父母讲道理的背后,就是指责和批评。

因为我做得不好,你才要给我讲道理。

因为我做得不对,你才一直喋喋不休。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觉得,反正我怎么做都是错的,那我干脆什么都不做就好了。

回想起以前,因为自己吃了没有学问的苦,从小到大,我对女儿的期望就很高,光听话还不行,还必须比别人优秀。

别人考试考90,她必须考95;

别人英语好,她必须雅思托福一起考,成绩还得比别人高;

别人唱歌好,她必须钢琴、吉他、绘画样样都精通......

只要女儿的学习成绩稍有下滑,或者表现出对学习有所懈怠,我就开始对她不停地输出:

“妈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就希望你能出人头地。我不希望你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我就希望你能把你自己的生活改变。”

“你不希望像妈妈一样干活吧。”

“妈妈现在管你这么严,也是为了让你早日实现你的目标。”

“我帮不了你,你只能靠你自己的努力,改变你的人生。”

女儿要是不听,我就会提高音量,加重语气,通过家长的“权威”逼迫女儿就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意识到自己以前教育方式的不足

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她开始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对我那些空洞无物的“大道理”产生了抵触情绪。

而我,却不懂这些,只是单纯的认为是她逆反暴躁,不可理喻。

在日常相处中依然唠唠叨叨,讲各种的大道理,想纠正她、改变她,结果亲子关系越来越差。

当下,女儿“抑郁”躺平摆烂的态度,其实是在遇到困难,无法战胜之后,又面对我严厉而过界的教养方式,采取的一种无声反抗。

那我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女儿走出抑郁,摆脱躺平摆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多跟孩子链接,修复亲子关系,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注

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只有亲子关系好了,教育才有影响力。

这是因为,孩子只有在感受到无条件被爱、被接纳时,才有做事和进取的意愿,才可能走出消极的状态。

所以,我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挑剔的目光,放下数落和说教,修复跟孩子的亲子关系,建立积极的情感链接,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

只有这样,孩子的那些行为问题,才能逐渐改善。

建立亲子链接的有效方式有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带着一颗平等的心,去倾听孩子真实的心声,跟孩子讨论跟学习无关的新闻和热点事件,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等等。

过去,我跟女儿虽然天天在一起,但聊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学习,对女儿真正喜欢什么,我其实并不在意。

比如,女儿很喜欢看综艺,我一直觉得浪费时间,每次看到都要说几句,希望她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

但现在,我会陪她一起看,并且尝试从她的角度去理解综艺节目的趣味所在,分享彼此观看后的感受,甚至一起讨论节目中传递的价值观或是有趣的互动。

在轻松的氛围中,女儿感受到了我的尊重和支持。久违的亲密,又在母女之间升腾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咨询师在教妈妈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在随后的日子里,抛开学习与成绩,我开始仔细观察女儿的特质,她究竟爱好什么,具备哪些闪光点,然后把这些亮点及时反馈给她。

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亲子之间的链接,让女儿感受到来自妈妈的关注和接纳。

同时,也让女儿在积极的反馈中,发现自己具备的优势和特质,看到自己的长处,积聚勇气和力量,应对抑郁的挑战。

2.减少“填鸭式”沟通,给孩子自由决定的空间,自我安排的权利,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自主感、掌控感、决策力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正确的做法就是减少“填鸭式的沟通”,少讲道理。

道理越多,孩子越烦。往往结果就是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父母走不进孩子的内心,鸡同鸭讲,两败俱伤。

那具体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呢,我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方法。

1学会倾听

倾听不是说家长闭着嘴巴、坐在那里光听就好了,最好的倾听是要有互动,哪怕你一个肯定的眼神,孩子才会有兴趣和你聊下去。

2挑好时间

聊天也不是随时随地就能聊的,比如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电视、玩手机时,家长突然凑过来要聊天,换位思考一下,谁都不愿意被打扰啊,那结果肯定是敷衍了事啊。

所以,聊天时尽量在大家都心平气和,而且没有什么要紧事的时候。

如果家长想要和孩子认真聊一聊,可以趁孩子心情好的时候,找一个舒适的环境,比如家里的客厅或者阳台,确保周围没有过多的干扰因素。

然后,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开启话题,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比如他们喜欢的电视剧、电影、游戏或者明星人物,这样可以迅速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理解。

3抓住重点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

如果家长谈话抓不到点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一见面就反复叮嘱“要好好学习”,成天将陈词滥调挂在嘴边,孩子不烦才怪!

反之,如果家长平时多观察,积极与孩子身边的人接触,了解一些真实的具体情况。

那么一旦谈话,“某月某日某时某地某事”内容确凿具体,孩子一下子被点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关注他,也不会狡辩托词了,再继续谈下去效果会截然不同。

4适当示弱

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家长在沟通中应该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

感受到关系紧张时要收敛并且想办法修复,青春期的孩子情绪爆发时,不能硬来,家长可以适度示弱并进行安抚,等孩子情绪缓和了,再继续讨论有争议的话题。

青春期的孩子遇到问题时,会有自己的主张,即使家长知道最佳解决方式,也不要直接告诉孩子,更不要强迫孩子听取采纳,建议使用发问式沟通。

比如——

“你觉得这个事情怎样处理比较好?”

“需要爸爸妈妈为你做些什么?”

“你想听听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懂得了跟孩子沟通的技巧,我开始以更加开放和平等的态度与孩子相处。认真倾听女儿的心声,尊重她的想法。

慢慢地,女儿的内心能量越来越足,不再整天玩手机,打游戏,偶尔也会帮我做做家务、扫扫地。

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以学习为借口,指责她的不是,而是给予她积极的正向评价:

“女儿,你太给力了,地擦的好干净,你从小就是做什么都认真!哎呀,好在你想着,妈妈都给忘了,我姑娘越来越能干了!”

在我的肯定下,女儿越干越起劲。她觉得自己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是妈妈的好帮手,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评价。

另外,我还会注重女儿的看法,不管是她的事,还是家里的事,都会听听她的意见。

很多时候,孩子在成长,但家长依旧把他们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对他们的想法缺少认同与尊重。

就比如什么时候回校,返校后之报什么班,都由她说了算。

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女儿决定先报个英语班和数学班,把她最擅长、最感兴趣的科目搞好,其他的再慢慢往上提升。

就这样,女儿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规划,重返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好,如今已经返回学校

如今,女儿已经成功返回学校,还在前几天的开学考试中,取得了英语全班第一的优秀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