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如果一根吸管只让你赚0.008元,一年能赚多少钱?吸管大王楼仲平的答案是3亿。
他出生在浙江义乌,也是《鸡毛飞向天空》中英雄的原型。依靠利润不到1%的吸管,他使自己的企业成为世界第一。
究竟他是怎么做到的?
最后一代“敲糖人”
“敲糖帮”是浙江省义乌市存在的一种传统商业形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敲糖帮”中的小贩们拿着扁担,走在街上,用麦芽糖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或废物。
楼仲平,1965年出生于浙江义乌,曾是最后一代的“敲糖人”。
在绝大多数家庭都很穷的时代,楼仲平的家庭生活更加艰难。他的父母有六个孩子。太多的孩子让他们的生活更糟,他很早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楼仲平14岁时,他和父亲和两个兄弟一起开始了“鸡毛换糖”的生意。他拿着扁担,几乎走遍了中国的一半,用微薄的利润换取了自己的生存。
为了生存,他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就要带着一百多斤的东西走几十英里的山路。有一天,他的脚上有无数磨损的血泡,每一步都是心痛。
而且做这种小贩生意经常被人看不起,尤其是在城市里,很多城市人看不起他们,甚至有些过分的人欺负人。
这样漂泊的日子,楼仲平走遍了中国十几年,做过各种生意,卖过香烟、瓜子、牙刷等等。在承包鱼塘的时候,他因为意外触电被烧了三根手指,差点死。
1991年,楼仲平听说义乌出现了许多小市场,回到了家乡。看到这里充满了商机,他决定在那年26岁的时候在这里重新创业。
在亲戚们的帮助下,楼仲平成功地在义乌的一个小市场上租了一个摊位,并在当时非常流行的塑料杯、吸管和其他日用品上摆摊。
在他多年的商业经验下,这个摊位在当时700多个摊位中脱颖而出。在生意最好的时候,他一个月能挣1万多元。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楼仲平最终只会是一个摊贩,但命运不允许他如此轻视自己。不久之后,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摆在了他面前。
生产吸管
1993年底,当时还在义乌小市场摆摊的楼仲平意外得到消息。一个做吸管的老板觉得这个行业赚的钱太少,想卖机器就不干了。
经过一番询问,他得知老板想卖5万元,这5万元对楼仲平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他知道只做一个“两个经销商”不会持续太久。
为了做长期的生意,楼仲平在和妻子商量后借了5万块钱,1994年4月买了这台机器。然后他们租了两个房间,雇了两个工人开始生产吸管。
当时吸管行业竞争激烈。这个行业对生产技术几乎没有要求,价格很低,利润微薄。如果你想在这个市场上站稳脚跟,你必须有自己的特点。
经过市场上的仔细观察,楼仲平发现包装上印有男女头像的吸管是市场上最畅销的,所以他也想生产这种包装的吸管。
然而,楼仲平有很强的商标意识。他拿着这个包装去工商局问他是否注册了。得知自己没有注册后,他迅速抢占了商标,花了2000元让“双童”成为自己的商标。
两年后,该商标得到正式批准。从那时起,只有楼仲平才能在整个市场上使用该商标。凭借敏锐的商机嗅觉,他迅速在吸管市场站稳了脚跟。
然而,仅仅占领义乌市场对于楼仲平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找到更多的客户,他花了很多钱买了当时的新奇产品——电脑,然后花了3万元连接到互联网上,在互联网上寻找客户。
然而,楼仲平很快发现自己生产的吸管没有标准,根本做不到超市的产品。于是在1997年,他起草了《聚丙烯饮用吸管》的企业标准,并成功通过了审核。
1998年,双童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网站,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在世界上获得了许多业务,并成功地度过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他还收购了几家小型吸管制造商,并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回归国内
生意越来越好的楼仲平也迅速扩大了生产规模。他将工厂扩大到2000平方米,引进了许多新的机械设备,开始生产纸杯、塑料薄膜等产品。
然而,在扩大生产规模后,楼仲平逐渐发现国外业务越来越困难。许多企业依靠压缩利润来扩大客户,双童的利润越来越薄。
几年后,楼仲平终于选择放弃外国客户,将市场重心转移到中国,创造“小客户模式”,注重产品创新。通过这些,他成功地将利润提高到20%。
200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爆发了巨大的商机。无数人通过房地产迅速翻了一番,但楼仲平却无动于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