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弹为什么如此精准?全靠这位身穿5块钱背心的老人!他竟然在短时间内破解了让多名科研人员抓耳挠腮的“钱学森密码”,而后的成就更是让人连声赞叹!

导弹能够精准制导的核心部件,就出自于激光陀螺试验装置,而美国早已经将这项技术步入正轨时,中国却一直卡在这枚小“陀螺”的研制上。

为了能让中国的技术有所突破,高伯龙在20世纪70年代就与自己的伙伴们,走上了研制激光陀螺的道路。

而他们这一条路,一走就是高伯龙剩下的半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中国技术上的落后,所以这些科学家在高伯龙的带领下,更加努力,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起步晚,就得付出比他们更多的努力,才能追赶上他们的步伐。

高伯龙的物理水平能够强到什么地步呢?

就是在清华物理系毕业之后,他就能直接在哈军工任职物理老师。

而他就任物理老师的几年,也依旧对自己的物理理论耿耿于怀,他希望自己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这一发展,就让他直接以专一第一的成绩被中科院录取。

对于很多人来说,像高伯龙这样的学霸是可遇不可求的,对于中国物理学领域来说,同样如此。

高伯龙明白,他这一生将会奉献给祖国,而他也从容地去了,因为他的所学所用,比起自我提升,他更愿意放在祖国的发展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激光陀螺的基本资料交给高伯龙的时候,高伯龙毫不犹豫地将这个项目,接到了自己的手中。

而像高伯龙这样的顶尖人才,在钻研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格外用心,几乎一天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研究上,就连高伯龙的妻子看到之后,都心疼到流泪。

但是高伯龙却并不把自己的辛劳放在心上,因为他将研制激光陀螺放在了首位,甚至超过了自己。

也正是在这样高强度的研究下,中国的激光陀螺不光被研制出来了,还在高伯龙与其搭档的努力之下,得到了创新发展。

在40多年的岁月过去之后,中国的精准制导系统炉火纯青,而那个时候,中国就已经从当时的什么都没有,到后面直接跻身世界前列。

而高伯龙的研究生活也十分简朴,身着5块钱的背心,吃着实验室里煮的面条,将整个人的重心,都放到了研究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他依然不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满意,甚至会在研究出问题的时候,责怪自己,觉得国家给了实验室那么多钱,他们要是连点成果都做不出来,就是有愧于国家。

也正是在高伯龙这样的想法下,他的身体也因为整日的辛劳而不堪重负,在高伯龙进了医院之后,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将要离世而难过,反而是对国家的激光陀螺研制依然挂心。

而他的搭档丁金星与高伯龙共事了半辈子,唯一一次见他落泪,竟然是在他离世的时候。

那是一名爱国的科学家对自己无法继续为国出力的无奈和遗憾,但是他所研制的东西,却如同“心脏”一般,在导弹领域的发展上,为其提供方向与动力,也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中国精度”。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9-17——《“背心院士”高伯龙:穿着5块钱的背心,干着上亿元的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