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9月24日央行证监会等部门出台降准、降息、以及活跃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政策以来,截至本次十一黄金周之前,A股爆发了一轮猛烈的指数级别的行情。与9月23日收盘价相比,上证综指涨幅为21.39%,深成指涨幅为30.26%,创业板指涨幅则高达42.16%。本次A股行是指数级行情爆发的经典案例。指数级行情的触发因素一般是政治局、国务院、以及央行或证监会等级别的政策刺激。而根据历史统计规律,指数级行情之后,会演化发展成为结构性行情,而如果各方条件配合允许,结构性行情的运行、分化、融合,有可能会再度带动指数级行情。目前A股处在指数级行情尾段,结构性行情酝酿的时间节点。本次长假过后,在一定的产业政策与内外因素配合下,部分板块将有望开启结构性牛市。本文回顾近年来A股市场5次指数级行情与随后的结构性行情,总结其中规律,并为下一阶段A股行情的运行演化做出分析和预判。1 指数级行情:估值修复2018年以后,A股市场总共出现了5轮连续上涨的牛市行情。分别为2019年1~4月,2020年5~12月,2022年4~8月,2022年10月~2023年4月,以及2024年2~5月。牛市持续时间为3~7个月不等,但都存在一轮指数级普涨行情与随后的结构性分化行情。具体来看,2019年春季牛市,指数级行情自2019年1月4日开始,结束与2019年2月26日,指数级行情持续近2个月,而随后的结构性行情又维持了两个月。至到当年5月中美贸易问题升级,市场下跌,行情结束。2020年的行情自5月25日开始,指数级行情发展到7月9日结束。随后的结构性行情运行了半年,到12月底随着国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功,经济发展目标转向共同富裕,市场下跌,行情结束。2022年4月2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利好政策,于当年五一节前触发了指数级别行情。指数行情运行了两个月,到7月初结束。期间沪深300指数涨幅为23%。随后结构性行情发展,到8月23日结束。2022年底的行情以疫情防控措施放开为触发因素,但由于当时美国利率处在高位,全球流动性紧缩,因此行情发展不够充分。沪深300指数涨10%。今年2月的指数级行情中,沪深300指数涨幅19%。这一轮反弹具有明显的估值修复特征,在此之前由于量化交易扎堆中小微盘股引发爆仓,导致行情非理性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来看,指数级行情往往具有以下三大特征:超跌反弹,估值修复,政策加持。熟悉A股市场的投资者知道A股独特的“三底”现象,即估值底、市场底、政策底。三底先后出现,次序并无一致性规律,有的时候政策底先出、市场底后至,例如2018年的股市底部,于7月政策已经放开,但市场底部最终出现在10月。而有的时候则是市场底先出现、政策加持后至,例如本次,市场最低点于2月出现,但政策助力到9月才一次性给足。政策底先出,市场底后至,则往往表现为圆底反弹,底部较为坚实,且容易酝酿年度级别的行情。例如2018年市场探底就是圆底反转,之后2019~2020年牛市走了两年。而本次在政策一股脑出台之后市场出现暴风骤雨般的疯涨,却为将来消化这一波涨幅埋下了回调的风险。2 结构性行情:热点轮动指数级反弹行情之后,市场往往会出现分化,具体表现为结构性行情。在结构性行情中,指数涨势开始放缓,部分板块跑出独立分化的结构。这也就是俗称的“炒股不炒市”行情。回顾过去几年中的5轮牛市,其中2019年的行情,以民企纾困和一线房价触底反弹为主要触发因素,中小票和房地产产业链板块率先启动。2018年11月开始的“炒小炒新炒ST”行情颇为壮观,恒立实业董事长失联股价13涨停令人叹为观止。随后,中小票行情发力,而外资加速流入,外资配置的主要板块如可选消费、金融保险、能源电力等板块逐渐接力,演化为新一轮的白马蓝筹行情。2020年5月的行情中,以武汉解封、第一波疫情冲击逐渐缓解,以及政府稳增长政策发力为触发因素。随后进入7月,分化行情开始,几条主线逐渐明确,例如芯片半导体板块国产替代,5G、云计算、动力电池、新能车产业链等板块成为交易主线。除此之外还有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及上证推出科创板等政策加持,形成了一波牛市小高潮。甚至就在疫情封控政策最为风声鹤唳的2022年,A股市场依然出现了5~7月,以及10月底到2023年初的两波结构性行情。其中5月开始的结构性行情以新能车、光伏、风电、绿电、清洁能源等板块为主线。而11月底的指数级反弹之后演化生成的结构性行情主要围绕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领域。此外,当时基于对于国央企改革,考核机制的变化讨论,市场围绕“中特估”开展了一轮较大级别的主题投资。这一轮中特估行情在港股市场最终演化为高息股的结构性大牛市。在恒生与恒生科技指数每况愈下的前提下,“中字头”和高息股板块却走出了漫长的牛市。像神华H、紫金、兖矿、中海油H、以及中移动H等股份不仅持续上涨,而且连续突破历史新高。A股这边的演化逻辑类似,最终形成了以中银A、中海油A、中移动A、长江电力、华能水电、陕西煤业、以及神华A等股份为代表的“YYDS-7”的行情,其强势不输美股“纳指七雄”。所以,在超跌反弹、估值修复等逻辑主导之下的指数行情渐趋尾声之后,A股市场一般会走出一段相对分化的结构性行情。3 本轮结构性行情的几条潜在主线在笔者看来,本次节前连续一周时间的暴涨,基本上完成了指数级别的超跌反弹与估值修复,节后将开启这一轮牛市的结构性行情。根据本次9月政治局会议的一些表述精神,可以大致勾勒此次结构性牛市的几条潜在线索。首先,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同时“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相关政策旨在支撑地产销售而非开工,利好地产股地产后周期的消费板块包括家电家居装修建材等。其次,财政政策将在基建领域发力。会议提到,“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政府投资相关的基建项目有可能进一步落地”,以及“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这将对国内基建相关的板块如工程机械、水泥、钢铁等板块形成支撑。再次,保民生成为后续几个月的工作重点。会议表述中提及,“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如果相关政策能够逐渐稳步落地的话,将对消费板块整体形成正面支撑。最后,关于“要努力提升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相关表述利好券商、保险等金融板块。4 新科技革命下的投资机遇最后,有必要提及的是,A股市场虽然没有“纳指七雄”,但却有完整的科技产业链股份。此前受制于政策不确定性与信心低迷等因素,A股并没有参与AI科技革命所主导的这一轮全球资本市场盛宴。目前,加在A股头上的紧箍咒有望去除,则海外市场的热点将会重新依据此前的模式向A股市场扩散,A股火速追赶这一轮全球科技资本盛宴。在笔者看来,全球科技发展有四大方向,这四大方向将会利好A股的相关板块。具体来讲,包括(1)消费电子AI化浪潮,(2)自动驾驶,(3)人形机器人,以及(4)新能源。在消费电子领域,手机、电脑、手表、手环等传统设备概念创新空间不大,而革新即将出现在新的产品形态,例如头显和可穿戴设备。9月25日,Meta在Connect 2024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最新款MR头显设备Quest 3S,起售价为299美元。头显将成为未来数年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新的竞技场,有望开启当年智能手机领域的产品形态革命浪潮。华为方面,9月10日,华为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是全球首款三折屏手机,除了将带来全新的面板选择以及铰链技术外,折叠手机将有望首次支持PC级应用,在多段生态互联上有着突破性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动驾驶领域,2025注定是自动驾驶大年。特斯拉宣布将在10月10日召开“WE, ROBOT”发布会,据多方预测,本次发布会将会聚焦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网约车Cybercab,马斯克更高端宣称“这场发布会将载入史册”。此前萝卜快跑在武汉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运行进展顺利。特斯拉FSD系统官宣将于明年一季度落地中国,叠加华为以及国内车企持续布局智能驾驶,海外技术、应用向国内产生映射,有望推动国内智能驾驶再起。人形机器人领域,革命性突破也在悄无声息地进行。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于 8月 21日在北京盛大开幕,以“共育新质生产力,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机器人科技与产业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其中,“天工”系列的最新版本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天工1.1PRO”和“天工1.2MAX”、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S Lite、长木谷推出的ROPA成为展会焦点。根据招商证券分析,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智能机器人有望在危险、繁重或重复性的工作环境中代替人类进行操作。这不仅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减少因工伤或疲劳带来的风险。而在服务业领域,智能机器人可以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例如在酒店担任迎宾员、在餐厅负责送餐、在景区或博物馆担任导览解说员等。此外,在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智能机器人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加个性化、高质量的服务。分析师认为,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迅速扩大,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增长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新能源板块的突破也在酝酿,主要体现为固态电池技术的创新。8月28日,鹏辉能源公布其全固态电池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电解质湿法涂布工艺和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层技术,成本有望达到与常规锂电相同成本。8月30日,南都电源表示目前固态电池产品的电解液占比降低了30%。相比于目前的液态电池,固态电池具备能量密度更高、体积相对更小、材料更加柔性、使用更加安全等优势。政策面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 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都明确提出加快固态电池的研发应用。全球化竞争下,发展固态电池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有望获得国家层面的鼓励与支持。5 总结总结起来,截至节前,A股三大指数都出现了20%以上的涨幅,因此指数级行情大致接近尾声。接下来将迎来结构性行情,而结构性行情下,指数难有作为,而不同板块之间分化明显,交易主线将逐渐浮现。体现为“炒股不炒市”。这对投资者的选股能力提出考验。不仅要牢牢把握市场交易的主线,还要搞清其内在逻辑,不可人云亦云。值得一提的是,进入11月,A股和港股将迎来三季度业绩期。这将是本次指数级行情之后的首次业绩。目前,市场受政策利好因素刺激而暴涨,且处在业绩发布前的真空期。因而鸡犬升天,不论公司成色质地如何都炒到飞起。但可以预见的是,业绩发布之后部分缺乏业绩支撑的股票会失去上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