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深入剖析哀牢山何以成为“禁地”:其地理环境错综复杂,加之大地磁场强度异常,常致指南针功能失效,为探险者平添重重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哀牢山频繁占据舆论热点,诸如“哀牢山夜晚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本地居民发声揭秘哀牢山”等话题持续发酵。近日,一位网络博主的独闯哀牢山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再度将这座神秘山脉推向公众面前。

据悉,尽管哀牢山部分区域已被开发为旅游景区,供游客探寻自然之美,但深入山林腹地,却仍潜藏着难以预料的危险。哀牢山的形成可追溯至中生代燕山运动至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期间地面大幅度抬升,河流剧烈下蚀,塑造出如今深邃切割、地貌独特的山地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哀牢山不仅地理环境错综复杂,其浓雾缭绕的封闭环境在夜晚还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若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徒步,极易因缺氧而陷入昏迷状态,这无疑为探索哀牢山的勇者增添了更多未知与挑战。

哀牢山为何会有那么多“禁区”?

哀牢山为何会有那么多“禁区”?

我们都知道“禁区”的含义,标志该区域是人类不可轻易靠近的区域,常见的要么是军事重地,要么是机关单位等,而在生活中区域中,也存在一些人类活动禁区,哀牢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哀牢山存在如此多的禁区,主要归因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禁区”成片?

第一、地形地貌:哀牢山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至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地面大规模抬升,河流急剧下切,形成了深度切割的山地地貌。

据了解,哀牢山的山体高大磅礴,海拔一般2000米以上,超过3000米的山峰有20余座,主峰海拔更是高达3165.9米。这样的地形地貌使得哀牢山地区地势陡峭,地形复杂,给探险和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气候多变:哀牢山的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气候特征。

在一个区域存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不仅增加了探险的难度,还可能导致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如暴雨、雷电、滑坡等,对探险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第三、磁场异常,导航失效,徒步的噩梦:哀牢山地区存在大地磁场强度异常的现象,这可能导致指南针失灵,使得探险者在山中容易迷失方向。磁场异常还可能对电子设备和通信产生干扰,增加探险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雾气弥漫:哀牢山地区雾气弥漫,尤其是在雨雾天气下,浓雾密闭的环境里晚上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探险者可能会因为缺氧而失去意识,进而发生危险,因此,一旦发现浓雾弥漫的时候,要及时佩戴制氧设备撤离。

第五、植被茂密:哀牢山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多变的特点,导致哀牢山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是全国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之一。茂密的植被不仅为探险者提供了隐蔽的栖息地,也可能成为陷阱和障碍,增加探险的难度和风险。

第六、哀牢山生态保护需求,设置为” 禁区”。明令禁止人类考经,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野生动物的保护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毕竟人类活动严重威胁到了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哀牢山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禁区,主要是由于其复杂的地理环境、特殊的自然条件以及生态与保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哀牢山有什么动物?

哀牢山有什么动物?

据了解,哀牢山是一个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拥有众多珍稀的野生动物。其中包括大量的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哺乳动物:黑长臂猿、灰叶猴、云豹、金钱豹、林麝、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猕猴、黑熊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鸟类:绿孔雀、黑颈长尾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凤头蜂鹰、白鹇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哀牢山还是画眉鸟的故乡,拥有占全国画眉鸟种类42%的画眉鸟种群。

两栖爬行动物:国家一级保护爬行动物蟒蛇,国家二级保护爬行动物红瘰疣螈,以及云南省级保护爬行动物眼镜蛇、眼镜王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罕见动物:哀牢山还生活着许多其他珍稀动物,如相思鸟、太阳鸟、眼镜王蛇等。

总结

总结

哀牢山的动物种类繁多,且不乏珍稀物种。这些动物在哀牢山的自然环境中自由生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该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哀牢山设置大量“禁区”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效的避免了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