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住酒店的人,会发现有些酒店房间的床尾处,通常会放置着一张长长的、没有把手的凳子。

这些凳子虽然花纹、材质各异,但形状大体相当,摆放的位置也一样。

很多人虽然见过,但对这种凳子的名称和功能并不熟悉。

其实,这种木凳是明清时期非常流行的家具摆件之一,它有一个非常能引人遐想的名字——“春凳”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介绍一下,这种凳子为什么会取名为“春凳”?而不叫“夏凳、秋凳、冬凳?

以及,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凳”命名的由来

春凳,虽然名为凳子,但它和普通的凳子又不完全一样。

从大小上说,一般的凳子仅能坐下一个人,而春凳比普通的凳子更长、更宽,能坐下3-5个人。

在王世襄先生编著的《明式家具研究》中,明确说明春凳“ 长可五六尺,宽逾二尺”。

我们今天能见到故宫所收藏的明代填漆云龙纹戗金细春凳,长、宽、高分别是134.5cm、43cm、53cm;而清代的春凳更大些,长、宽、高分别为158.5cm、59.7cm、50cm。

春凳这么大的尺寸,别说是坐,就是躺一个人也完全没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功能上说,一般的凳子仅能用来坐,而春凳则同时兼具床、凳子和桌子等多种功能。

目前我们已无法考证,春凳究竟是什么时候、由何人制作出来的。

据文献记载,类似于春凳这种家具出现的最早时间是在晋代。

当时,一些富贵人家家里已出现了摆放在床尾处的床凳,只不过晋代的床凳尺寸比春凳还要大,除了长度不同,宽度、高度和床是一样的,看起来就像是床的延伸一般。

“床凳之凳,晋已有此器”。

到了元明时期,春凳已完全代替了床凳,成了上至帝王,下至平民,都喜闻乐见的家具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春凳的得名由来,大概有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春“同”椿“,最初这种凳子是由椿木制成的,故名为”椿凳“或”春凳“。

在古代文献的记载中,椿木坚固耐用,还带有一种宜人的香气,是一种比较珍贵的木材,有“百木之王”的美称。

“椿木皮细肌实而赤嫩,叶香甘可茹……椿木坚实可入栋梁也。”——《本草纲目》

此外,椿木因为耐腐蚀且自带的气味不易招虫生虫,还被誉为“辟邪木”。

由于椿木的这些特性,就成了古人制作春凳的首选木材。

再后来,一些权贵人家才越发讲究,开始用更为昂贵的檀木、黄花梨、红木等制作春凳。

只不过,这时候春凳的名字已经叫开了,也没法再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