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上下五千余年,留下的艺术文化等不计其数。

要了解历史,除了前人所著的史书文献之外,还有众多的出土文物。作为历史的载体,文物大多出现在古代一些重要人物的墓葬之中,无论是棺椁还是陪葬品都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那段历史。

但受到种种原因影响,很多在地下长眠的古墓,都在并不适宜的时间重见天日,因为技术不成熟等诸多因素,使文物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所以多数人主张不主动挖掘地下之皇陵。

但吴晗郭沫若却对此置若罔闻,坚持对明朝时期的帝王陵墓进行挖掘,定陵被毁之后,再无皇陵被挖,两人也将永久被钉在“耻辱架”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史向政坛迈进的吴晗

1909年,正是末代皇帝溥仪登上皇位的时候,清政府早已是强弩之末。

这一年8月11日,吴晗出生在浙江义乌。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吴晗的家庭条件应当算是中上游水平。父亲是前朝的秀才,所以吴晗家自小就有浓厚的知识氛围。

自幼就聪明的吴晗对历史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因为表现十分出色,十二岁那年就被送到金华中学念书。这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已经是很高的教育程度,吴晗也是在这里接受到了新思想。

由于当时社会变动较多,吴晗在中学念完之后没有再继续深造,而是选择返乡教书补贴家用。

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在教学期间继续学习,两年后前往上海并考上大学。求学期间吴晗对中国历史形成了十分独到的见解,深受校长胡适的赞赏。

但或许此时的吴晗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历史方面的理解和兴趣,最后会让自己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随着卢沟桥事变发生,我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因为战争前期的情况并不乐观,一大批高等院校被迫迁移,组成西南联大,吴晗担任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形势越发严峻,吴晗决定离开教授的位置投身革命,不可否认,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吴晗在文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担任民盟委员的吴晗也很受重视,逐步走向政坛的他被很快被任命为当时的北京市的副市长。

无论是童年时期,还是后来的战争阶段,吴晗从来没有放弃对史学的专注和研究,尤其对他而言情有独钟的明史。

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重点,就任北京副市长后的吴晗做出了一个荒唐的决定,挖皇陵。

郭沫若的商讨与敲定

身为副市长的吴晗主要负责北京市的文教工作,自己本身也是享誉中外的明史研究专家。

也就是说吴晗现在具备实现自己兴趣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条件,当年明朝的首都就是北京。所以他便以推进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为理由准备挖开明朝帝王陵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掘坟墓对于当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并不是小事,需要从国家基础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抽出资源完成,陵寝发掘需要事先申请。

于是在1955年10月,吴晗和时任博物院院长的郭沫若,商议开采明朝长陵一事。

这个倡议得到了郭沫若的支持,两人一拍即合,并开始洽谈可能涉及的诸多问题,各方面都有了眉目之后吴晗提笔疾书,很快就向上级提交了一份发掘明朝长陵的报告。但这件事情并不顺利,从报告上交开始就传出了许多不同的声音。

当时的北京文物局局长,诸多考古学家甚至吴晗的老师,纷纷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们都认为新中国目前正处于百废待兴的起步阶段,就当前的情况看,挖开陵墓发展所谓的文化,对国家现状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

再者说,就算是挖了出来,以目前中国的科学发展水平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对文物实施保护,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如果因为当下要发展文化而损失掉更多文物的价值,这是对后代子孙犯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对于这些质疑声,吴晗置若罔闻,坚持要对长陵进行挖掘。

他们自诩为“文物专家”,觉得自己只要小心一些,一定不会破坏陵墓,于是不顾他人反对,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并在世界的瞩目之下开始了对定陵的发掘。

在吴晗的指导下,诸多考古学家全身心投入,最终在两年之后,埋入地下三百多年的定陵被打开。

争议与历史罪名

随着地下宫殿的开启,恢弘的建筑和大量的陪葬物品被人们发现。这也是我国历史对帝王陵墓的首次发掘,所以引起了世界瞩目。

它的重见天日对明朝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发展甚至是百性生活的研究都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这种争议很早就产生了,首先就是在挖掘开始之时,因为长陵是帝王死后的栖身之所,所以十分注重安全性,地宫的入口也十分隐蔽。

而我国当时并没有先进的探测设备和挖掘技术。所谓的“长陵发掘协会”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地宫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情况就给众人一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更担心“盲挖”对陵寝造成伤害,所以便纷纷指责不应该如此急功近利动手挖掘。

但吴晗所带领的团队没有放弃,他们在一无所获后转移了目标,选择挖掘朱高炽的献陵。

但在努力半个多月以后依然没有什么结果,所以又灰头土脸的再回来。而这一次,考古队长在休息时发现了一面墙上有砖掉了下来,大约露出了一个三米高的大圆洞,后来经过分析确定,这里就是定陵的入口,随后便着手挖掘。

正常来说,进行陵墓挖掘的应该是具备考古素养的专业人员。

但吴唅为了弥补前期寻找入口所耽误的时间,竟然雇佣了数十位民工,将入口挖成了一个二十米长,三米宽的深沟。

大约在几个小时之后,一块写有“遂道门”的地砖被发现,但又耗费了半个月,这道门被找到。

更离谱的是,这个砖砌的漫长隧道并不是地宫的真正入口,要想真正到达陵寝,需要找到第二条“石隧道”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条隧道很快因为之前线索被找到,但在隧道的尽头,还有一面墙,显然这是通往墓葬的最后一道障碍。

但根据此前发现的碑文来看,这一面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经过后面的石隧道,陵墓终于被打开,但众人的心情依然紧张,因为他们尚且不清楚主墓室中是否存在机关,如果不小心触碰到,对陵墓来说就是毁灭性打击。

不过好在陵墓之中并没有什么机关陷阱,但很快让人更加生气的事情就发生了,明朝是代表中华纺织最高技术的存在,所以陵墓中存放了大量的丝织品。

因为保护措施有限,随着空气的涌入,很多丝织品都遭到了破坏,甚至有的轻轻一触碰就瞬间化为灰烬。

当然定陵乃是明朝万历皇帝朱诩钧和其皇后的陵寝。

此人是个酒色财气一样不漏的“全能型”皇帝,十岁即位,二十多岁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寝,前后花费了二十八年时间,因为他十分奢华,所以墓葬规模十分奢华,除了丝织品外还有多文物。

能被称为“旷世奇珍”的陪葬品达到了六百多件,稀有陪葬品达到三千多件,凤冠,金冠等价值极高。

另外还有五百多块宝石以及其他众多的陪葬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正是因为数量众多,而当时又无法及时进行保护,所以在出土之初很多文物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定陵就在这样“奇怪”的氛围之中被挖掘了,随着1959年的正式展出,更多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前来瞻仰的历史专家们发现,除了很多丝织品没有保护完整外,竟然还有一些物品在装裱展出时反了过来,负责人员还无理狡辩推卸责任,这让人们十分不满。

尤其是那些执着于研究的历史学家们,他们无法忍受中华文明被如此轻率地对待,这是无知,是欺骗!

因为他们的无知和自傲,导致明定陵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大批文物被毁坏,随之一起毁坏的,还有墓中随葬的不少古籍、丝织品等等。

总而言之,此次挖掘明定陵,对我国的文物事业造成了不可磨灭的破坏,二最初主张和赞同挖掘的吴晗和郭沫若,也注定要成为历史的罪人。

郭沫若后期甚至还想效仿此次,挖掘秦皇陵,还好当时被周总理一口回绝,并且直截了当的下令“十年内不开帝王陵!”

这才让郭沫若那颗蠢蠢欲动的心稳下去,当初要真的让他挖了秦皇陵,后果怕更是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在一个国家成立之初,探索和挖掘技术均不成熟,团队乃至场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的情况下,依然坚持陵墓开采。

从而对古文物造成了巨大破坏的人,注定要被钉在耻辱架之上,吴晗和郭沫若难辞其咎。

从这以后,再也不允许主动挖掘皇陵。

参考资料:

央视网《发掘帝陵争论持续50年 定陵打开后万历尸骨被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明网《明定陵发掘始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