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以巴以冲突开始的战争一定会被历史学家命名为第六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新年刚过,赎罪日在即,回顾一下上次的赎罪日战争历史很有必要,因为战争过程和国际环境都有很大的相似。
赎罪日战争又称第四次中东战争、斋月战争、十月战争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战争原因是埃及与叙利亚为了夺回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两国同时对以色列发难。
战争双方情况:
作战时间:1973年10月6日至24日
作战地点:中东地区,主战场位于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
参加兵力:阿拉伯国家:正规军57万人,坦克4000余辆、作战飞机1000余架。
以色列:常备军11.5万余人,预备役20余万人。坦克1700辆、作战飞机500余架。
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死亡8500余人,损毁坦克2200余辆,损毁飞机约440余架。
以色列:死亡2800余人,损坏坦克850余辆,损毁飞机约110余架。
主要指挥官:埃及国防部长伊斯梅尔元帅;以及陆军少将沙龙等。
以上可以看出以色列虽然以少胜多,但也损失惨重,所以梅厄夫人的政府最后被迫全体辞职,可以推断内塔尼亚胡政府的结局,
敌人之所以选在犹太人的赎罪日这天发动战争,是因为以色列在这天处于全国放假状态。赎罪日是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这天包括虔诚的犹太教徒和一般现世的犹太教徒都会实行禁食,同时会避免使用武器、电子器材、引擎、通讯设施等等,道路交通也会停止。许多士兵在这天离开岗位返家过节,以色列正处于一年中最战备最脆弱的状态,尤其难以进行全国军人的紧急复员。
当时埃及总统萨达特吸取了前三次战争的教训,他首先团结了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统一战线,在战争中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都支持和参战,并且在战争初期取得了胜利,而且萨达特总统也能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不仅使西欧各国保持中立,也得到了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同情,使以色列陷入空前的孤立状态,几乎在这次中东战争中遭到失败。
到1973年的秋天,萨达特宣称已经得到超过100个国家的支持,甚至英国和法国支持阿拉伯国家,在战争爆发前西德则成了埃及最大的军备来源国。
而以军在战争初期失败的最致命因素,就是中高级挥官普遍存在的傲慢轻敌情绪,他们陶醉于以色列装甲兵“只有胜利的故事”的神话,过分低估埃及步兵的反坦克能力,错误的敌情判断。
这与当初哈马斯轻而易举地进入以色列烧杀奸淫,绑架人质何等相似,以色列这么多年太轻敌了。
傲慢才是最大的敌人。
想一想这个画面,当时总理果尔达·梅厄、国防部长莫夏·达扬(Moshe Dayan)和以色列将军大卫·埃拉扎尔(David Elazar)于赎罪节的早上8:05会面,当时距离攻击展开只剩下6小时了。达扬依然坚持战争不一定会爆发。而埃拉札尔则极力主张发起先发制人的攻击,并计划在夜间攻击叙利亚的机场、在下午3:00攻击叙利亚的飞弹基地,并在下午5:00攻击叙利亚地面部队。“当会面结束时,总理仍然犹豫不决,但她决定将不发起先发制人的攻击。以色列非常仰赖美国的支持,担心主动发起攻击会被视为是以色列开启战端的。她说:‘如果我们先发起攻击,我们会在国际上站不住脚,而且得不到任何国家的支持。’”
当时欧洲国家由于遭受阿拉伯国家威胁石油禁运,早已停止供应以色列武器和军需品。因此以色列完全仰赖美国支持军需品,也因此非常顾忌任何会危及两国外交关系的行动。
而当时敌人有很多朋友,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提供了金融上的支援并也派出了象征性的少量部队参战。摩洛哥派出了1个旅的部队前往前线支援,巴勒斯坦也派出部队支援。巴基斯坦则派了16名飞行员助战。从1971年到1973年,利比亚的卡扎菲派了些幻影Ⅲ战斗机前往埃及并且提供了约10亿元的援助。阿尔及利亚派遣了1个中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1个坦克旅、几十辆坦克支援埃及。突尼斯派遣超过1000名士兵前往埃及,苏丹也派遣了3500名士兵。
乌干达的伊迪·阿明也派遣了乌干达士兵前往作战。连遥远的古巴也派遣了大约1500名士兵和坦克及直升机部队前往支援,据报道还曾和以色列空军交战过。
战争过程
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
而以军开始很被动,精锐的190装甲营被全歼,损失惨重。而且以色列急需补给军火武器,否则战局将面临崩溃。更严重的是以色列全国弹药储备量也下降到非常危险的层次,而且以色列使用的多种火炮弹药在当时尚未具备生产能力,导致弹药的供应会面临断炊的危机。在美国运输展开前,以色列全国的105毫米弹药储存量一度下降到只能够维持48小时。
梅厄总理向国际呼吁援助,欧洲国家全都拒绝,只有美国总统尼克松答应支援以色列。美国向许多商务航空公司接触,希望帮忙运载军火至以色列,但航空公司都害怕战后遭阿拉伯国家抵制,因此全都拒绝了,只有以色列航空(El Al)愿意协助。然而EI AI的那些客运飞机根本没有足够的运载能量将所需的大量军火及时运达。此外,这些民航机无法运送大型装备,譬如火炮或者是坦克。
美国空军面临最大的技术问题是所有现役的运输机都没有空中加油设备,这表示除非找到中途降落加油与更换组员的机场,美国空军将无法担任空中运补的工作。由于政治上害怕阿拉伯国家抵制的问题还未解决,欧洲的盟国都拒绝让这些运输飞机中途降落加油,甚至拒绝让这些飞机飞过他们的领空。最后只有葡萄牙愿意协助,因此葡萄牙的拉日什机场(Lajes Field)成了整个运输行动的基地。
以色列危在旦夕,尼克松决定援助不能再耽搁下去了,下令美国空军“把所有能飞的玩意都飞往以色列”。这项名为五分钱救援行动(Operation Nickel Grass)的任务于是展开,接下来9个小时里,大量C-141和C-5运输机已经开始飞往以色列。除了补充以色列消耗的装备与弹药以外,美国还提供以色列一些新装备:小牛飞弹、百舌鸟飞弹与托式飞弹,其中百舌鸟飞弹的使用被埃及指责有美国空军的飞行员直接介入战争。
直到战争结束为止,这项行动让以色列在战争的紧要关头,能够迅速补充初期损失的装备,因此这项行动有时也被称为“救了以色列一命的行动”。
不过美国的这项行动,严重激怒了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联合对美国实行彻底的石油禁运,造成美国油价暴涨,导致1973年石油危机。
关键时刻谁是真正的两肋插刀的朋友?
接下来,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
还有,美式武器岂能是苏式武器可比的?
以色列虽然是自己独立作战,但效率高,而且阿拉伯国家配备的绝大多数是苏联制的武器,而以色列的武器来自美国。美国给以色列的军援也是苏联给阿拉伯国家绝对不可比较的,因为苏联只给阿拉伯国家成品武器,美国给以色列的可不光是武器,还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技术。
而且埃及在西奈半岛上取得了巨大胜利后,战术上就发生的极其重大的错误:他们没有乘胜追击,给了以色列一个得以喘息的机会。以色列接受了大量的美国军援,并集中兵力遏制住叙利亚的进攻,同时使用美国提供的卫星应用于战争,他们观察到了埃及的第二和第三集团军之间存在一个缺口,很快,以色列军队利用这个缝隙打入了苏伊士运河,导致了埃及军队(第三兵团)被围,战局被逆转。
隔天,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反击,在这次代号勇敢壮士行动(Operation Stouthearted Men)的攻击中,以色列大幅改变一直以来依赖坦克和飞机支援的战术,运用步兵发起攻势,迅速穿透了埃及军的地对空飞弹基地和反坦克飞弹阵地,一个由沙龙所领导的师攻击埃及在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北边伊斯梅利亚(Ismailiya)附近的阵地,进攻埃及军战线最脆弱的部分,也是北边的埃及第二军团和南边的第三军团交界处。在经历了整场战役中最残酷的战斗后,以色列终于凿穿了埃及军的战线来到苏伊士运河,将埃及军一分为二。紧接着一小批以军部队横渡运河来到对岸,迅速建立桥头堡。在24小时内,大量步兵借着轻型充气船渡河,尽管没有装甲部队的支援,他们大量配备了美制的M72 LAW反坦克火箭以对付埃及装甲部队。这批突击部队迅速清除了运河西岸一个又一个的埃及军防空和反坦克飞弹阵地,这些阵地清除后,以色列军队便重新获得了具压倒性优势的空军和装甲部队的支援。
在战争之前,由于担心以色列会渡过运河,没有西方国家愿意提供以色列架桥的装备。然而以色列仍然从法国购买了大量二战报废的修桥模件、浮桥架设装备。在埃及军的密集炮轰下,以色列仍然在大苦湖北边的运河上架起了4座浮桥。到战争结束时,以色列部队已经大量攻入埃及,距离首都开罗只剩下101公里了。
同时在戈兰高地,以色列军以2个装甲旅和11个火炮连的兵力,抵挡叙利亚5个师与188个连的入侵。
戈兰高地的局势在以色列后备援军抵达后终于开始逆转,1973年10月8日,以色列军开始反击。不同于南边广大的西奈半岛,狭小的戈兰高地很难在战争中起缓冲作用,然而在战役中证明了戈兰高地在地理上是个重要的战略据点,而且是阻止叙利亚入侵以色列本土的关键。到了10月10日礼拜三,所有入侵的叙利亚部队都被击退回开战时的边界。
以色列高层必须要做一个决定—要么就此停战维持自1967年以来的边界,或是继续攻入叙利亚的领土。
10月10日,以色列高层就这个问题争论了一整天的时间直到晚上,有些人主张就此停止前进,将多余的兵力调回西奈战线,其他人则主张继续进攻,攻向大马士革,彻底击败叙利亚,这样做也可以恢复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霸主的形象。
总理梅厄最后决定继续进攻。
以色列部队攻进了叙利亚本土,在叙利亚的巴珊(Bashan)攻克了20平方公里的土地,从那里以色列得以用重型火炮开始炮轰大马士革的市郊,距离只有40公里。
1973年10月22日,在美苏间的谈判结束后,联合国通过了停火决议。
在下令停火时,以色列部队距离他们的目标只有几百公尺—最后一条连接开罗和苏伊士运河的道路。
当天晚上,埃及军在许多地区违反了停火令,击毁了9台以色列坦克。为了报复,大卫·埃拉扎尔向高层请求继续向南方攻击,莫夏·达扬同意了,以色列部队继续向南进攻,占领了最后一条道路,彻底包围了苏伊士运河东方的埃及第三军团。
此时,敌人彻底被打服!
基辛格的穿梭外交终于在1974年5月31日达成了脱离战争状态的协议,双方互相交换战俘,并且由联合国在边界设立缓冲地带。
在1977年11月,埃及总统萨达特做出了史无前例的举动——前往以色列访问,成为了第一个访问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同时也等于承认了以色列的存在。许多阿拉伯国家对此非常不满,埃及被从阿拉伯国家联盟里驱逐。事实上直到那时为止,埃及还一直被当成“阿拉伯国家里的领导者”。这等于领导投降了。
第四次中东战争最大的影响便是,在战争结束时签署的和平协议是自1948年的战争以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首次公开进行对话,他们认识到唯一的出路便是与以色列和平共处。
回顾历史,再看现在,以色列的国际环境还是不那么友好,四面受敌,不得不六路出击。
如果说上次战争以色列的敌人背后的支持者是苏联,那么现在还是它,只不过蜕变成俄罗斯而已,而且不只俄罗斯,后面还得加个等(大国)。
而今年的犹太新年看上去更不平凡,以色列正在同时打击加沙的哈马斯武装、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极端分子、黎巴嫩的真主党武装、叙利亚境内的真主党目标、也门的胡塞武装,及他们背后的支持者伊朗。
以军对黎巴嫩南部的地面攻势亦持续,参谋长哈列维表示,会继续重创真主党,指必须消灭接近边境、真主党发动恐袭的基建设施,以色列北部居民才可以重返家园。
最近以色列清除了几乎所有的真主党高层,包括通信部长,以色列军方表示,周四在黎巴嫩-叙利亚边境袭击了一个“地下隧道过境点”,以“防止武器被走私进入黎巴嫩领土”。
新闻时效性太强,太多人写,我就不写了。
哈梅内伊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也出来露个脸,为纳斯鲁拉的鬼魂做仪式。
伊朗总统位置最靠边,中心位置还是神棍。
哈梅内伊赞扬了哈马斯10月7日对以色列的袭击,并将其描述为“合法的”。
哈梅内伊说:“以色列永远不会击败哈马斯和真主党。”
以色列哪天也来个定点清除?
毕竟这个合影苏莱曼尼和纳斯鲁拉已经见了真主,就差内衣了!
如果你看过电影《逃离德黑兰》,数万群众为了审判他们的国王哈列维,围攻美使馆,你就只能说他们配得上他们的苦难!
哈梅内伊布道时,数千人聚集在德黑兰大清真寺,一张纳斯鲁拉的大海报挺在崇拜者中间,人群挥舞着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国旗,男女高呼。
所以前美国驻乌克兰大使说,中东国家没有准备好接受民主,花再多钱也没用,而乌克兰准备好了。应该帮助乌克兰!
拜登前几天自上任以来第一次出现在白宫新闻发布会,说美国通胀回到了疫情前,失业率50年来最低。
美国经济可能已经实现软着陆。
只有美国经济好了,才能大力支持乌克兰和以色列!
关于以色列轰炸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机场,我终于在五角大楼新闻发布会看到记者询问,说明是真的,只是发言人没有正面回答。
中东小霸王越来越牛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