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建国后,毛主席接见过不少故友旧交,亲自过问他们的生活以及工作着落问题。如果有人生活拮据,毛主席会从自己的工资和稿费中拿出钱来接济他们,或者指示地方政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毛主席关心这些老朋友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提出要把他们的后代留在身边,抚养并供其读书的举动却极为罕见。

但在1960年,毛主席接见一位故友时,不仅亲切询问了她的生活状况,还突然对她说:“把你儿子留在我这,我供他读书。”

这位故友是谁,她和毛主席有什么渊源呢?

曹云芳和第一任丈夫罗哲曾是毛主席的邻居

这位故友名叫曹云芳,曾是烈士罗哲的妻子,他们夫妇都是毛主席早年的革命战友,还和毛主席做过邻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哲,1902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县高塘村(今属株洲市)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全国上下一片沸腾,一股声势浩大的反封建浪潮迅速蔓延了整个华夏大地。

消息传到湖南长沙,毛主席、彭磺等人精神振奋,立即成立了湖南学生联合会,带领长沙的青年学生罢课响应,在南方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罗哲只有17岁,是长沙高等工业学校的一名学生。在求学求知之余,他也是一名心系国家民族危亡的热血青年。

得知五四运动爆发这一震撼人心的消息,罗哲积极地投入到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并申请加入湖南学生联合会,成为了联合会的骨干分子。

因为同是联合会的成员,罗哲和毛主席就这样相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罗哲和几个同学在母校长沙高等工业学校成立了一个进步学生组织“爱国十人团”,创办了进步刊物《岳麓周刊》,并四处奔走,到湖南各市、县开展爱国宣传活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他昂扬的革命激情,得到毛主席的欣赏。

1922年,20岁的罗哲报考了北京中俄大学,并被顺利录取,开始了他在北京的求学生涯。

身逢乱世,面对国家被列强蹂躏,同胞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痛心局面,罗哲一边在大学里孜孜不倦地学习,一边密切关注社会局势,关心民族生死存亡,并将个人前途和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26年3月12日,两艘日本军舰悍然进入大沽口,炮轰冯玉祥的国民军。国民军予以还击,逼迫其撤出了大沽口。

日军没讨着便宜,耍起了无赖,联合美国、英国、法国等八个国家,用威胁、恫吓的可耻手段,向北京政府提出了五项无理要求,史称“八国通牒”。

国家尊严一再遭人欺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度愤懑。身为学生的罗哲同样义愤填膺,组织北京中俄大学的爱国学生参加了李大钊、赵世炎等人在天安门前举行的“国民示威大会”。

大会结束后,学生和群众团体怀着满腔怒火,涌向段祺瑞执政府所在地铁狮子胡同,高声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

段祺瑞政府派出大批军警,对学生、群众团体进行武力镇压。他们残忍地开枪射杀请愿群众,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血案,造成47人死亡,150余人受伤,成为民国历史上政府屠杀学生平民伤亡人数最多的惨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场惨案中,罗哲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也因保护同伴,腿被刀砍伤,受伤严重。

亲眼看到段祺瑞政府把屠刀伸向同胞,亲眼看到一个个爱国同胞,为了国家的尊严和气节,被自己人无情杀害,奄奄一息地倒在血泊中,罗哲的心灵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意识到,想要依靠当时的政府来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实现改天换地的大变革,根本了无希望。

罗哲强烈地感觉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苦难深重的中国,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从黑暗走向光明。

此时的罗哲,已经下定决心追随共产党。

1926年4月,罗哲和妻子曹云芳离开北京,南下广州,投奔在那里领导工农革命运动的毛主席。

当时,南方的革命呈现出一片蓬勃兴旺的大好景象。看到这里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罗哲的心也被点燃,瞬间沸腾了起来。他渴望投身其中,为这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贡献自己的力量。

抵达广州后,罗哲进入毛主席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迫不及待地汲取革命知识,想早日投身革命征途。

在广州期间,经毛主席介绍,罗哲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彼此并肩作战。曹云芳也经吴玉章推荐,成为中央组织部的三等干事。

通过在讲习所的学习,罗哲学到了不少革命理论,并结识了一大批革命先驱和志士。1926年下半年,他结束了在讲习所的学业,被任命为湖南农民协会组织干事,回到老家湖南开展工农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湖南后,罗哲激情澎湃地投入到工农运动中。

1926年下半年,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湖南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即将举行。在整个会议的筹备过程中,罗哲充当了毛主席的好帮手,为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使会议得以圆满成功。

1927年初,罗哲被任命为全国农协筹委会秘书。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罗哲和毛主席也跟随国民政府北上,来到武汉。

在这个特殊阶段,罗哲和毛主席不再像从前那样,大家各自为了革命东奔西走,而是有了更多朝夕相处的机会。

他们常常促膝长谈,畅谈革命理想,交流革命经验。每次毛主席向罗哲讲述救国救民之志,罗哲都由衷地表示赞同。在思想的碰撞中,他们的友谊、战友情更加亲密,更加稳固。

这一时期,罗哲还是毛主席最密切的下属。

1927年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中。武汉全城警戒森严,国民党特务遍布大街小巷。

面对严峻的形势,毛主席、杨开慧要求罗哲夫妇搬到他们的住处都督府堤44号大院。一来,好继续开展革命工作。二来,大家相互有个照应。

就这样,罗哲、曹云芳和毛主席、杨开慧两家人住到了同一座大院里,大家共用一个门进出,平时走动得很勤,关系非常要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期间,罗哲经常与毛主席、彭湃商讨革命工作。虽然共产党组织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但他们仍在顽强地斗争。

1927年5月,毛主席命罗哲秘密返回长沙,开展武装斗争。

罗哲离开武汉后,毛主席、杨开慧对曹云芳格外照顾,在生活上招呼她,如果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他们总是会放下手里正在忙碌的事情,过去搭把手。

每次罗哲写信向毛主席汇报工作进展,会连带家书一起寄给毛主席,请他把家书交到曹云芳手中。

有一次,罗哲在家书里交代曹云芳:“尤其是要认真学习,尤其是不要多吃辣椒。”毛主席得知后,打趣曹云芳的名字是“尤其是”。

1927年7月,汪精卫背叛革命,在武汉等地大肆捕杀共产党人,武汉的形势急转直下。为躲避敌人的逮捕,毛主席、杨开慧、曹云芳连夜坐上武汉到长沙的列车,到长沙与罗哲会合。

1927年8月,毛主席命罗哲返回湖南,到长沙重整被破坏的党组织,发展农民武装力量,选择恰当的时机发起暴动。

于是,罗哲带着曹云芳回到湘潭,夜以继日地投入到毛主席部署的工作当中。不久后,中共湘潭县委再次成立,罗学瓒担任县委书记,罗哲、何景贤、张宗汉等人担任委员。

这一时期,罗哲的身影穿梭于易俗河、株洲、朱亭等地,为建立党支部殚精竭虑。在他和许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30多个党支部被建立,争取了400多名革命群众加入共产党,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革命队伍不断壮大,革命力量也在日益强大。

然而,走上革命道路,就是把命挂在了腰带上,每天过得是刀尖舔血的日子,没有人能在今天确定自己明天还活着,这条命随时会丢。

当毛主席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当革命的星星之火快要燃起,当革命的劲风就要吹遍天南海北的时候,罗哲的生命却永远停留在了26岁。

1928年,罗哲、张宗汉等人在湖南与土豪劣绅进行斗争,他们采取的一系列举措让敌人胆战心惊。恼羞成怒的敌人四处张贴通缉令,悬赏重金要抓捕罗哲。

没过多久,由于被叛徒出卖,罗哲、曹云芳双双被逮捕。

在狱中,罗哲受尽了酷刑,但他严守党的秘密,拒不招供,抱定了死的决心。敌人气急败坏,在软硬兼施无果的情况下,决定将他处死。

1928年10月23日,罗哲被押赴刑场,慷慨赴死。在临死前,他大声疾呼:“团结起来,打倒反动派!”这是他在生命最后一刻发出的最后的呐喊,也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声音。

就这样,罗哲壮烈地牺牲了,终年26岁。

曹云芳因为怀了孩子,暂时没有被行刑,被关在了监狱里,顺利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为罗哲留下了后代。两年后,她被组织营救了出来。

得知罗哲牺牲的噩耗,毛主席悲从中来,呜咽不能成声......

罗哲英勇就义后,曹云芳没有被巨大的悲痛击垮。她知道,要想报这个深仇大恨,只有坚持与敌人斗争,等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新仇旧恨才能一并得到清算。

于是,曹云芳咬紧牙关,继续在革命路上勇敢前行,辗转长沙、柳州、昆明、桂阳等地与敌人作斗争。

后来,由于革命处于低潮、处境艰难,曹云芳与毛主席、杨开慧的联系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失去了彼此的音讯。

在后来的革命工作中,曹云芳邂逅了地下党人梅润华。共同的革命事业,使他们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后来,他们结为夫妻,在贵阳生活,并生下儿子梅昆生。

毛主席:把你儿子留在我这,我供他读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转眼20年代悄然而过,30年代也过去了,时间来到40年代。

在罗哲牺牲后的十几年里,革命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主席也成为了中共领袖。他没有忘记罗哲,也牵挂着他的遗孀曹云芳以及他的后代。

1945年10月,毛主席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在重庆逗留期间,毛主席遇到了故交、湖南老乡张维。张维是毛主席和罗哲共同的朋友,在叙旧中,张维提到了死去多年的罗哲。

毛主席见他了解罗家的一些情况,便向他询问罗哲妻子曹云芳和他两个女儿的下落。张维告诉毛主席,曹云芳已经再婚了,如今在贵阳生活。

毛主席有心寻找曹云芳,但革命尚未成功,这个想法只能暂时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

建国后,毛主席多方打听曹云芳的消息,一直都在试图与她取得联系,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于1956年联络上了曹云芳。

此时,罗哲已经走了28年。在这28年里,曹云芳的人生也随着历史的大潮起起伏伏。如今,她和现任丈夫梅润华住在贵阳,一家人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她把罗哲安放在了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永生怀念,永世不忘。

新中国成立后,曹云芳想过联系毛主席,给他说说罗哲牺牲前的一些细节。但时间已经过去28年了,她心里没有把握,害怕毛主席已经忘记了她这个无名之辈;而且,毛主席日理万机,她不想因为自己的一点小事,就去打扰他,分他的心;再者,她不想让认为,她想靠着和毛主席是老朋友的情分,在生活上受到优待,她从来没这么想过。

因此,曹云芳一直没有主动联系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她完全没想到的是,毛主席不仅没有忘记她,没有忘记罗哲,而且这么多年一直在寻找她。

当贵阳市领导找上门来告诉曹云芳,毛主席一直在找她时,曹云芳脑袋一瞬间蒙了,然后心里溢出深深的感动。

她马上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在信里,曹云芳告诉毛主席,罗哲牺牲了,但他牺牲前保持了革命者的气节,虽然受尽折磨,但没有背叛组织,出卖同志。与此同时,她还告诉毛主席,她现在过得很好,两个女儿已经结婚成家,儿子也已经十几岁了。

寄出信后,曹云芳又高兴又忐忑,心里想着毛主席会如何给她回信。

收到曹云芳的信,毛主席心里感慨万千。见她儿女双全,家庭幸福,毛主席感到莫大的欣慰,用老朋友叙旧的口吻,给她回信:

罗哲为党艰苦工作,我可作证,当时没有别的证件。恤金由谁领的问题,应由当地政府去作决定。如果决定给继子,不给女儿,也就算了,不必为此去争论。坟墓可由家属修理。现寄上三百元,请你酌量处理。今后如果还有困难,可以告我设法。

1958年、1960年,毛主席两次邀请曹云芳到北京游玩。见面后,他们回忆革命岁月的点点滴滴,回忆他们共同熟悉的“战友”罗哲,只觉得斯人已逝,往事如昨,沉寂多年的情绪潮水,奔流翻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昆生是曹云芳和现任丈夫梅润华的儿子。1960年,曹云芳上北京时,他有幸跟随母亲一起来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

1960年8月29日,曹云芳和梅昆生抵达北京,被安排住进北皇城根76号中直招待所。

曹云芳母子在北京停留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毛主席一共接见了他们三次。但是由于毛主席事情忙,直到9月24日才第一次接见他们。

1960年9月24号,曹云芳、梅昆生坐上毛主席派来的车,直驱中南海。在去中南海的路上,梅昆生的心情既激动,又兴奋,感觉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在他启程去北京之前,老师、同学们得知他要到北京见毛主席,反反复复交代他,一定要代全体师生向毛主席问好。他心里惦记着怎么完成这个任务,心里更紧张了,一颗心怦怦怦直跳。

汽车开进神圣又神秘的中南海,见到平常在报纸上才能见到的毛主席,梅昆生心里的激动和震撼难以言表。

他第一时间向毛主席问好,圆满完成了老师、同学嘱托的“大任”。毛主席慈爱地把手放在梅昆生的头上,亲切地问他几岁了,读几年级,梅昆生老老实实回答了。

突然,毛主席的目光看向曹云芳,对她说:“把你儿子留在我这,我供他读书。”

曹云芳见毛主席表情认真,不像是在开玩笑,赶紧说:“不行!不行!我也只有这一个儿子呀!”毛主席有些失望地摆摆手,但很快又露出了笑容。

随后,毛主席谆谆教导梅昆生:“要好好读书呀!以后还得靠你们!”说完,他拿出一支钢笔,送给梅昆生:“拿着,留着作个纪念。”

梅昆生把毛主席送的钢笔小心翼翼地收好,也把毛主席嘱咐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到了饭点,工作人员端上了饭菜,桌上有炒苦瓜、牛肉丝炒蒜台,鱼头豆腐,饭菜很丰盛。看到桌上都是他们母子喜欢的菜,曹云芳很感动,感激地说:“都是原来我们喜欢吃的菜呀!”

毛主席接话道:“是呀,这都是我吩咐下去,专门做的呀!”

吃完饭,毛主席又充当“导游”,带着曹云芳母子参观了他的办公室、卧室。

就这样,曹云芳母子进行了一次愉快的北京之旅。

后记

罗哲牺牲的时候是1928年,那时候还不时兴拍照,他没能留下哪怕一张照片,让后人记住他的面容。

但是,毛主席记得他,他的家人记得他,后人永远记得他的名字,他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