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有关宝马重返价格战的消息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1

近日,宝马多个车型价格在一些城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比如在北京市,宝马3系官方指导售价为29.99-39.99万元,而经销商报价为21.60-28.80万元,整体优惠在8-11万元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马5系官方指导售价43.99-52.59万元,而经销商报价31.99-40.59万元,优惠12万元左右。

还有其他车型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价优惠。

其中I7的降幅最猛,比如2023款xDrive60L原价145.9万,目前在部分4s店最高降价达55.5万元,降幅达到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原价94.9万元的xDrive60L目前部分4s店最低价也只有66.34万元,降幅超过30%。

这说明啥?

说明宝马终于低下头,继续参与到价格战中去了。

最近两年时间,汽车行业价格战可以说是风烟四起。

尤其是进入2024年以来,更是一波接着一波,搞得众多汽车厂家头特别大。

特别是在中高端车型,随着国产品牌的不断崛起,传统的德系豪华品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目前120万以下的车型基本上都有相关的国产品牌渗透。

和这些传统豪华品牌相比,国产豪华品牌最大的优势就是性价比很高。

在这种背景之下,传统豪华品牌销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他们只能通过降价来维持销量。

进入2024年以来,包括宝马,奔驰,奥迪在内的多个品牌都纷纷宣布降价。

他们原以为降价之后可以带来销量的增长,但结果跟预期差距很大。

即便价格下降了,销量并没有上涨,反而继续下跌。

2024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交付量为37.64万辆,同比下滑4.3%。

这种“量价齐跌”让传统豪华品牌感觉很被动。

通过降价,销量非但没有上去,利润反而减少了。

最后很多品牌都扛不住压力,包括一些合资品牌,还有德系品牌都纷纷宣布退出价格战,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这样不仅可以维持品牌的形象,还可以保持较高的利润空间。

他们以为退出价格站可以维护中高端的市场壁垒。

然而事实再次事与愿违。

自宝马等一些品牌宣布退出价格战之后,他们销量下跌更明显了。

2

从最近几个月宝马在中国的销量来看,可以说是一降再降。

宝马是在7月份宣布退出价格战的。

但是7月份宝马销量只有48951辆,同比下滑超过18%,相对6月份的55580辆环比下降11.9%。

到了8月份,宝马的整个品牌销量继续下跌到3.48万辆,同比下滑42%,环比下降也达到28.8%。

其中有部分车型简直可以说拦腰折断。

8月份,宝马3系在华销量为8818辆,同比下滑37%,环比下滑27%;其中宝马i3系列在华销量为2636辆,环比下滑38.55%,同比更是暴跌57.9%。

看到这个数据,估计宝马的高管们一定是一脸懵圈的。

降价也卖不动,涨价也卖不动,到底想闹哪样?

按照目前的走势来看,宝马的年度目标大概是很难完成的,而且营收和利润还会继续下跌。

对此很多人都无比纳闷,曾经高高在上的奔驰,宝马,奥迪为何突然卖不动了?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对于这些疑问,很多人都将问题归咎于中国整体汽车行业销量的下滑。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8月份中国汽车销量245.3万辆,环比下降8.5%,同比下降5%。

这说明市场整体需求开始出现明显下滑,对应的宝马等一些豪华品牌出现下降也可以理解。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一边是整体汽车销量下降,另一边是中国自主品牌的销量却持续上涨。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是高歌猛进。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2024年8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0万辆,环比增长30%。

9月份很多自主品牌的销量都是保持高速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比亚迪月度销量41.76万辆,同比增长45.6%,奇瑞、吉利单月销量也超过10万辆。

另外,包括问五菱、奇瑞、领跑、智己销量同比增速都超过100%。

理想、长城、深蓝、小鹏、极氪、蔚来、岚图销量同比增速都超过50%。

这说明并不是中国汽车市场卖不动了,而是传统的德系豪华品牌卖不动而已。

与中国自主品牌高歌猛进不同,2024年以来,包括德系以及其他合资品牌销量表现都不太理想。

根据一些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国内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8万辆,同比下降27%。

其中德系品牌零售同比下降3.5%;日系品牌零售同比下降4.2%;美系品牌同比下降2.9%。

3

看到这,我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万个疑问。

为什么曾经非常受欢迎的合资品牌以及德系豪车突然一下就卖不动了?

我们只能说这些传统豪华品牌不了解中国的年轻人,所以才被中国年轻人整得没脾气。

在目前的汽车市场当中,消费主力仍然是以80后90后00后为主。

这些年轻一代对汽车市场的认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思考,很多人不再执着于花大量的资金去买一个“标”,而是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然后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一款性价比最高的。

基于年轻人这种需求的变化,国内自主品牌一直在不断的创新,一直在不断顺应市场的需求,推出合适的产品。

比如年轻人喜欢漂亮的外观,那汽车厂家就请来一些顶级设计师设计漂亮的外壳。

年轻人喜欢豪华的内饰,那汽车品牌就将更多功夫花在座舱的设计上面,让大家有一种豪华感。

年轻人喜欢智能化,那就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自动泊车等等。

年轻人家庭成员多,那就是推出六人座,七人座,方便一家人出行。

中国幅员辽阔,很多人经常长途出行,那就推出一些长续航版的版本,包括增程或者其他类型的版本。

这些创新在一些传统汽车厂家看来或许是花里胡哨,但年轻人就是喜欢,没办法。

相比国内自主品牌这种根据市场需求主动创新不同,目前很多合资品牌包括一些豪华品牌更多的是以高高在上的姿势去俯视市场。

在他们看来,他们比消费者更懂汽车,觉得我推出什么你就要买什么,是我引领潮流,而不是你引领潮流。

但最终都被市场狠狠的教训了。

你可以自嗨,但消费者有自己的选择,市场竞争那么激烈,我凭什么要选择你呢?

就比如目前的传统豪华品牌,除了一个品牌logo之外,他们还有什么特别明显的优势吗?

依靠一个“logo”来收割大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的年轻人不像老一辈那样需要通过一个大logo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大家更追求的是实用和性价比。

如果这2点传统豪华品牌以及一些合资车做不到,那被国内自主品牌打败一点都不冤。

另外还有一点,目前很多传统汽车品牌在营销手段方面其实已经脱离了市场的变化。

很多豪华品牌以及传统合资车仍然通过传统的媒介去宣传。

然而现在年轻人所接触的传媒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媒体短视频这些才是年轻人经常接触的渠道。

而且一些自媒体一些意见领袖对年轻人选择的影响非常关键。

如果大家认真去研究那些销量比较好的自主品牌,大家会发现他们在自媒体营销方面绝对做得很优秀。

一个新的功能出来,他们恨不得让全国所有人都知道。

相对来说,一些传统品牌在自媒体方面的宣传明显不足,甚至有一些封闭。

这也说明目前一些传统豪华品牌无论是在定位,还是价格,或者在宣传渠道上面,都已经跟年轻人脱离。

最终被年轻人抛弃,没有什么大惊小怪。

中国的年轻人也用实际行动来告诉传统豪华品牌一个道理:你想自hi可以,但我的主场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