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周晓光带领公司成功上市,个人财富突破 300 亿,成为浙江女首富。
现在的周晓光特别风光,一口气买了 200 家公司,还宣称要在
三年内实现 40 亿的年利润。
但是没过三年,周晓光就亏空了 800 亿家产,还被传身负 340 亿债务。
从浙江女首富到三年败光 800 亿资产,周晓光到底咋了?
这么久了,她能还得起债吗?
1.
1962 年,浙江诸暨一偏僻山村,有个农民家庭,周晓光就出生在这里。往上数三代,她的家人都是农民。
周晓光是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五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在周晓光很小的时候,就得帮着母亲照顾弟弟妹妹,这就是“长姐如母”。
后来她读高中了,家里供不起那么多孩子,她就只能辍学回家种地。
但很快,连种地都够呛了。
弟弟妹妹们陆续上了高中,很多人都像姐姐周晓光一样,辍学
回家种地了。
怪弟弟妹妹们没志气干啥啊,在这年代,考上大学可太难了。
1977 年高考,570 万人报考,录取 27 万,录取率 4.7%左右。
1978 年,有 610 万人参加高考,最终只有 40 万人被大学录取,录取率只有 6.5%左右。
高中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能达到的最高学历了,甚至有很多人高中都没读完。
周晓光的弟弟妹妹也是这样。
周晓光工作的弟弟妹妹越多,她的压力就越小。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家里的地就那么多,产量也就那样,一个人种和两个人种,对家里收入没啥影响。
家里境况越来越糟,周晓光没办法,只能外出打工,地留给弟妹们种。
1979 年,周晓光就这么一个人踏上了去异乡的汽车。
Two.
周晓光到了家乡,第一站去的就是义乌。
义乌在诸暨的西南边,离那儿大概 60 公里,坐两个小时车就到了。
周晓光刚到义乌,就只想找个稳定工作,安安分分赚钱。
但慢慢地,他被义乌当地文化影响,变成了一个流动小商贩。
小贩更像是手工从业者吧。
比如说义乌的“鸡毛换糖”最有名,就是用红糖、废纸等物品跟村民换他们不要的鸡毛。
但这还不够赚钱,要真想挣钱,得把这些鸡毛做成鸡毛掸子再
卖出去。
在义乌,其他流动商贩也是这样,大多处于“半工半贩”的状态。
周晓光也一样啊。
但周晓光不是本地人,对当地的销售渠道不了解,人脉也没有。
周晓光忙了很久,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没什么积蓄。
周晓光心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家里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要养呢。
周晓光考虑了几个晚上后,一咬牙:义乌没市场,那就把生意做出去!
周晓光把这几天做的鸡毛掸子打好包,背到上海去卖。
但是那时上海的经济还没那么发达,周晓光也就是赚点跑腿钱,没多少利润。
而且上海离义乌也不算远,周晓光总能碰到和她想法一样的同行。
觉着上海市场快饱和了,自身竞争力也不行了,周晓光又狠了狠心,直接北上。
周晓光背着小商品,上了去东北的火车。
那时候的火车跟后来的高铁可没法比,从浙江到东北差不多得
3 天 4 夜。
2016 年,周晓光带领公司成功上市,个人财富突破 300 亿,成为浙江女首富。
现在的周晓光特别风光,一口气买了 200 家公司,还宣称要在三年内实现 40 亿的年利润。
但是没过三年,周晓光就亏空了 800 亿家产,还被传身负 340 亿债务。
从浙江女首富到三年败光 800 亿资产,周晓光到底咋了?
这么久了,她能还得起债吗?
1.
1962 年,浙江诸暨一偏僻山村,有个农民家庭,周晓光就出生在这里。往上数三代,她的家人都是农民。
周晓光是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五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在周晓光很小的时候,就得帮着母亲照顾弟弟妹妹,这就是“长姐如母”。
后来她读高中了,家里供不起那么多孩子,她就只能辍学回家种地。
但很快,连种地都够呛了。
弟弟妹妹们陆续上了高中,很多人都像姐姐周晓光一样,辍学回家种地了。
怪弟弟妹妹们没志气干啥啊,在这年代,考上大学可太难了。
1977 年高考,570 万人报考,录取 27 万,录取率 4.7%左右。
1978 年,有 610 万人参加高考,最终只有 40 万人被大学录取,录取率只有 6.5%左右。
高中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能达到的最高学历了,甚至有很多
人高中都没读完。
周晓光的弟弟妹妹也是这样。
周晓光工作的弟弟妹妹越多,她的压力就越小。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家里的地就那么多,产量也就那样,一个人种和两个人种,对家里收入没啥影响。
家里境况越来越糟,周晓光没办法,只能外出打工,地留给弟妹们种。
1979 年,周晓光就这么一个人踏上了去异乡的汽车。
Two.
周晓光到了家乡,第一站去的就是义乌。
义乌在诸暨的西南边,离那儿大概 60 公里,坐两个小时车就到了。
周晓光刚到义乌,就只想找个稳定工作,安安分分赚钱。
但慢慢地,他被义乌当地文化影响,变成了一个流动小商贩。
小贩更像是手工从业者吧。
比如说义乌的“鸡毛换糖”最有名,就是用红糖、废纸等物品跟村民换他们不要的鸡毛。
但这还不够赚钱,要真想挣钱,得把这些鸡毛做成鸡毛掸子再卖出去。
在义乌,其他流动商贩也是这样,大多处于“半工半贩”的状态。
周晓光也一样啊。
但周晓光不是本地人,对当地的销售渠道不了解,人脉也没有。
周晓光忙了很久,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没什么积蓄。
周晓光心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家里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要养呢。
周晓光考虑了几个晚上后,一咬牙:义乌没市场,那就把生意做出去!
周晓光把这几天做的鸡毛掸子打好包,背到上海去卖。
但是那时上海的经济还没那么发达,周晓光也就是赚点跑腿钱,没多少利润。
而且上海离义乌也不算远,周晓光总能碰到和她想法一样的同行。
觉着上海市场快饱和了,自身竞争力也不行了,周晓光又狠了
狠心,直接北上。
周晓光背着小商品,上了去东北的火车。
那时候的火车跟后来的高铁可没法比,从浙江到东北差不多得 3 天 4 夜。
英ngak.Cn为了省钱,买不起卧铺,也吃不起车上的饭。
她把三天的干粮提前备好,饿了就用热水泡一泡车上的干粮,凑合吃两口。
要是困了,她就抱着行李打个盹儿,但也不敢睡太沉。
这么一转悠,三天过去了,周晓光才到东北。
不过收货还是蛮不错的,这批货就让周英m5314.Cn晓光赚了 380 块呢。
周晓光可高兴坏了,赶忙回义乌继续倒卖小商品。
周晓光其实也想过,把东北的特产拉回浙江,这样倒卖赚差价。
周晓光在当地没进货渠道,对东北特产也不了解,结果几次下来,不但没赚到钱,还往里搭了几十块。
后来,周晓光就英x9789.Cn没想过“两头倒”了,一心从义乌进货,再销到全国各地。
在这个过程中,周晓光偶然结识了“跑码头”的虞云新。
“跑码头”就是在各大港口谋生的小贩,他们和普通小贩不一样,更像是义乌的“半工半贩”。
虞云新平时会在码头支起早点摊,给靠岸的客船乘英kyhhmm.Cn客当早餐。
要是货船靠岸了,虞云新也不介意当当苦力,帮着卸货、装箱,有时候还得给企业跑腿,把报关单送到相关单位报备。
简单来说,就是给钱就干啥。
可能是经历比较像吧,周晓光和虞云新总有聊不完的话。
他俩没多久就爱得火热,领了结婚证。
如英h5888.Cn此一来,周晓光从独自一人漂泊,变成了两个人一起漂泊。
虽说“陪你一起浪迹天涯”听着挺浪漫,但对一个家来说,这样居无定所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一晃儿,周晓光离家都七年了,而且她也有孩子了,不想再这么飘着了。
这么着,夫妻俩一合计,就决定在义英nanggen.Cn乌做生意了。
不过周晓光也没想到,就因为这个决定,她的事业开始腾飞了。
3.
1982 年,义乌决定发展当地经济,开放小商品市场,这也让
义乌的小商贩能正大光明地做生意了。
但这个时候,周晓光和虞云新都更想出去闯荡,不想回来。
1986 英zhuanhua6.net.Cn年,周晓光夫妻俩回到义乌,才发现这里的商业环境很宽松。
两人合计了一下,把攒的 20000 块钱都拿了出来,在义乌开了家卖小商品的店。
商店倒是开起来了,但周晓光和虞云新其实都不太看好。
周晓光说,他们当时的定位是 5 万块,挣够 5 英568898.Cn万就回家。
虽然那时候五万块钱也不少了,但要是把两万也算进去的话,这目标可真不算高啊。
但周晓光完全没想到,在义乌做生意这么容易!
才第一年,周晓光、虞云新就挣了 10 多万,这把他俩美得不行。
1987 年,周晓光和虞云新一合计,决定英e669.Cn留在义乌开
店,不跑了。
到了 1988 年,国内营商环境又发生变化,鼓励台商去内地发展。
很多商人发现了机会,在深圳办厂。
因为这个,周晓光和台商有了业务往来,慢慢就熟了。
1992 年,很多知识分子受国家鼓励,纷纷辞职“下海”经商,这英school531.Cn把国内的营商氛围推向了高潮。
不过呢,这个时候,周晓光这类小商贩受的冲击可就最大了。
1992 年“下海”的这批企业家,很多都是名校毕业,有文化、有人脉,创业资金也比普通人多很多。
这批人当中,很快就出现了像陈东升、俞敏洪这样的知名企业英wanghongxiang.Cn家,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周晓光觉得自己肯定竞争不过这批“92 派”商人。
既然争不过,那就不跟它争了呗。
周晓光想通了一切,便决定“抱大腿”,依靠这些年的商业关系,获得了台商在内地的代理权,从而进入了珠宝行业。英607999.Cn
这样一来,周晓光得掏一大笔代理费。
但是这样也提升了自身竞争力,缓解了市场压力。
哎呀,周晓光的决策真的很明智呢!
仅仅第一年,周晓光和虞云新的营收就超过了 100 万,这是他们之前努力十多年都没达到的数字。
这极大地增强了周晓光、虞英nmdatai.Cn云新的信心。
但是过于依靠台商,也使得周晓光在运营中产生了许多问题。
其中最典型的情况是货物经常供不上。
台商开的厂,大多在深圳、广东,离义乌挺远的。
可那时候交通哪有现在这么便利啊,从工厂进货再运到义乌,起码得 4、5 天过去喽。
如英bwin888.net.Cn果碰到恶劣天气,或临时要调整货物,那时间没准得延长到 8 天、9 天。
这么久了,错失了好多机会啊。
周晓光吃过不少这样的亏,她也向台商反映过好几次,可还是没有任何回音。
1995 年,周晓光忍无可忍,决定自己办厂。
她劝服虞云新,取出英kisantel.Cn家中 700 万积蓄,在义乌开了第一家饰品厂,还取了个“新光”的名字。
这个名字是周晓光和虞云新各取一个字组合而成的,这也象征着他们俩同舟共济这么多年。
“新光”工厂在义乌青口工业园区呢。
这个工业园区是按照当地“以商促工”的号召建的,英yywmsl.Cn各方面都有优惠。
周晓光有钱,又有“以商促工”的支持,厂子越干越大。
短短两年过去,1997 年,“新光”已有 700 多名员工。
已经在当地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了。
不过,就在这一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了,好多国家的经济都大幅下滑。
英siqinci.Cn最先受到影响的是主打国际贸易的台商和港商,很多企业因经营困难,不得不低价抛售工厂。
按理说,周晓光的“新光”也会受影响。
不过前两年她就自己开厂了,而且大部分业务都在国内,所以就逃过一劫。
但周晓光没来得及高兴,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个扩张的英pupdgy.Cn机会。
周晓光立马联系台商,表示愿意以合理价格全盘接收台商在内
地的工厂、设备和生产线。
这些台商本来就是要卖的,卖给谁都一样。
而且周晓光本身就是合作伙伴,价格也合适,所以台商就同意了,还把一些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留给了周晓光。
这对英qq205.Cn周晓光来说可是帮了个大忙。
“新光”这些年发展得看似一帆风顺,但其实要论底蕴,“新光”一直都是同期企业中垫底的。
像“温商”“潮商”“晋商”这样历史悠久、人脉广泛的商帮,底蕴深厚,很少有企业能与之相比。
但是“92 派”这些新出现的企业英finomassage.Cn家,基本都是博士或硕士,最差也是名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学识和技术,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了。
而且,有这类人脉的人,往往比其他企业更容易招募到国内一
流人才。
相比之下,周晓光的“新光”,那真是啥也没有。
这也是她这些年一直没能走出浙江的重英dianyingguankan.Cn要原因之一。
不过有了这批台商留下的人才,就不一样喽。
有了这些技术人才的帮助,周晓光能轻松扩大产业结构,对旗下饰品进行更合理的设计和完善。
多亏了这些人才,周晓光才在 2000 年的香港兖州珠宝饰品展上声名大噪,把自己的珠宝饰品成功推英r9701.Cn向了国际市场。
这时的周晓光,名利双收,曾是国内白手起家女商人的楷模。
周晓光有今天的成就,全靠她敢想敢干,逮着机会就扩张的决心。
可就是这种“宁错过不放过”的心理,才把周晓光一步步推向了深渊。
第 4 点。
2000 年以后,国内房地英beione.Cn产行业正是热门的时候。
王石、许家印等地产商,都在内地扩大业务。
周晓光看别人挣钱,心里也痒痒。
最终,在 2003 年,周晓光没能经受住诱惑,还是进入了房地产行业。
周晓光在东阳、义乌两地盖楼不说,还在度假酒店、办公楼出租、物业、商业英schxzg.Cn街等领域全面扩张。
这种放弃主业、四处扩张的方式,本身就有大问题。
一是会使产业分散,各产业间无法有效串联,造成企业资金链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这会让产业大而不强,无法在某个领域深入发展,也无法扩大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此外,产业铺得太大还英yqmsk.Cn会带来一个潜在的问题,那就是周晓光会分心,从而忽略各个产业下隐藏的危机。
其实那时候的“新光”已经发出预警了,年年发行债券,说明周
晓光没表面那么风光。
唉,周晓光就是因为用大量资金扛过了 2008 年的危机,这让她产生了一种“自己的选择英ziwojieshao55.Cn是对的”的错误感觉。
结果到了 2011 年,“新光”发行了 12 支债券,进入了以新债还旧债的死循环。
但周晓光此时还没停下扩张的脚步,或者说她已经停不了了。
2016 年,周晓光让“新光”上市融资,股价猛涨,她的财富也大增,达到 3英0816rc.Cn00 亿,成了浙江女首富。
这个时候的周晓光心气儿高,还挺傲,拿着融资来的钱接着投资。
才两年,周晓光就狂投了 200 多家公司,总资产飙到了 800 亿。
在 2018 年,春风得意的周晓光,在众多媒体面前夸下海口:要在三年内让公司的英venalba.Cn年利润达到 40 亿。
但是到了 2020 年,不但没赚到钱,还亏了 80 亿。
这也成了让周晓光崩溃的最后一击。
从这一年开始,“新光”的股价就像坐滑梯一样,嗖嗖地往下降,市值也哗哗地缩水。
截至目前,周晓光旗下公司外债总计 340 英gydcbbs.Cn亿,已严重资不抵债。
短短三年,就亏空了 800 亿资产,真让人感慨!
周晓光从打工养家的穷丫头到资产 800 亿的巅峰,离不开她的果断决策。
她先是走南闯北卖小商品,后来又和丈夫回义乌开店,再后来还投了 700 亿建厂,这些关键决策都英rkmyj.Cn是周晓光孤注一掷的结果。
但周晓光孤注一掷,投身房地产“跑马圈地”,结果公司债台高筑。
回过神时,周晓光已无力回天,只能随市场继续拆东墙补西墙。
最后会被市场淘汰,所有资产都被市场吞没。
唉,只能说这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若图片侵权,请于 48 小时内与我联系删除,图片源于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