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蔓要在黄瓜植株长出7至8片叶、龙头下弯时进行……”10月2日,62岁的寿光蔬菜技术员徐少华正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处无土栽培大棚内,指导当地工人管理黄瓜、茄子等作物。

1989年,寿光三元朱村建起了全国最早的冬暖式大棚,成为中国设施农业的发源地。徐少华是当时带头的17名党员之一。此后,他成为当地有名的蔬菜技术员,在全国20多个省份累计培训蔬菜种植人员1万多人。

1989年,三元朱村建好的第一代温室大棚。

“最早的寿光蔬菜大棚,墙体用麦穰和泥垛成,棚体则为水泥立柱和竹竿。”在三元朱村村史馆,村主任王岩涛指着当年建棚的老照片介绍,听说东北有人冬天种出了黄瓜,一斤卖到20元,老一辈便想方设法请来东北的技术员,开始建设冬暖式大棚。

当年,三元朱村请来东北技术员,指导大棚黄瓜种植。

当时很多村民都有顾虑:一个棚投资6000元,相当于一家两三年的收入,一旦搞砸了,就是血本无归。因为带头建棚,徐少华没少和家人争吵。有段时间,母亲甚至都不愿意搭理他。

“咱是党员,一定得带好头!”徐少华暗下决心。他晚上睡在棚里,每天都拿着卷尺,测量瓜苗长了多少,查看有无病虫害。”

临近春节,头茬黄瓜上市,一斤卖到了10元多,猪肉当时才2元一斤。“我的棚长80米,宽8米,种了3000棵黄瓜,现在看着很简陋,但我那一年挣了3万多!”那一年,三元朱村出了17个“万元户”。

1990年,寿光在全县大规模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徐少华担任蔬菜技术员,负责全县17个乡镇、共5031个大棚的技术培训指导。这一年全县的大棚没有一个失败的,平均每棚收入2万元。

20世纪90年代,寿光菜农在蔬菜大棚内采收豆芽。

此后,寿光开始扩建市场、搞批发,掀起了“菜篮子革命”,逐渐叫响“中国蔬菜之乡”的称号。

自动温控、智能雾化、自动滴灌……和第一代大棚相比,如今已经发展到第七代的寿光蔬菜大棚满是“科技范儿”。32岁的王聪是个“棚二代”,“玩儿”着三个新式大棚,年收入超过20万元。

“以前要是突然下雨,菜农都往棚里跑,盖棉被、放草帘。现在手机就能操控,再也不用像父辈那样晚上睡不好觉了。”王聪说。如今,寿光蔬菜大棚物联网应用率超过80%,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为了实现“买全国、卖全国”,寿光还建立了以农产品物流园、果菜批发市场为龙头,1400余家村头市场为支撑的蔬菜供给体系,蔬菜年交易量达到900万吨。王聪大棚里的新鲜黄瓜,被直接运到1公里外的村头市场,很快就能送上各大城市市民的餐桌。

目前,寿光的蔬菜大棚已超15万个。菜农的巨大需求还激发了蔬菜种子的研发。“以前寿光菜农每年购买蔬菜种苗约需6亿元,其中近4亿元被国外公司拿走了。为此,寿光实施了种子工程攻坚行动,目前自主研发的蔬菜品种达到224个,占全省自主研发种子的一半左右。”寿光三木种苗负责人刘树森说,他们研发的辣椒种子和国外的在品相、口感、抗病性等方面基本相同,但售价不到国外种子的1/2,带动了菜农降本增收。

2019年,寿光市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的连栋玻璃智能温室。

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尹爱军说,寿光构建起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目前已经有12项“寿光标准”跃升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前端主抓标准制定、种子研发、技术集成创新,中间主抓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的新型经营体系,后端主抓特色蔬菜品牌、高端销售渠道,寿光探索出“从一粒种子到一盘好菜”的全链条发展路径。

新时代新征程,寿光早已不满足仅输出寿光蔬菜,开始输出“寿光模式”。如今,寿光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全国各地建设大型蔬菜基地或指导蔬菜生产,全国所建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寿光企业还走出国门,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300多个种植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