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涉及二手汽车交易的纠纷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小莉帮忙报道,河南郑州弓先生在9月7日通过网络平台得知有人出售二手小米SU7,随即决定前往河北石家庄进行购买,并支付了205000元的购车款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聊天记录截图

弓先生介绍,他当时先向卖家支付了201000元,并约定在车辆过户后再支付剩余的4000元。然而,在弓先生将车开回后,原车主却突然要求加价,弓先生对此表示拒绝。

随后,原车主通过远程操作取消了弓先生的车辆授权,导致车辆被锁无法正常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手小米SU7遭原车主远程锁车

经了解,原车主表示,当时双方只是口头协议,并未签订正式的购车合同。由于弓先生尚未支付完所有款项,因此他仍然保留对车辆的控制权。对于加价的说法,原车主予以否认,并坚称当时双方并未就最终价格达成一致。

然而,小莉在查阅弓先生与原车主的聊天记录后发现,双方已经对车辆的购买价格进行了明确的约定,并且弓先生已经按照约定支付了大部分款项。面对这一证据,原车主却改口称聊天记录是弓先生要求他发送的,自己并不认可其中的内容。

目前,弓先生已经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表示,将寻求法律援助并起诉原车主,要求对方履行合同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律师表示,在该事件中,由于双方在微信聊天中对车辆价格进行了明确约定,合同已经生效,而且部分合同已经履行,车辆已经交付,因此作为车辆卖方应该协助履行过户义务,否则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进行二手商品交易时,一定要签订正式的合同或协议,并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要保留好相关的交易记录和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男子买二手车回家后遭原车主远程锁车 买二手车时要牢记四点

据@小莉帮忙报道,9月7日,河南郑州的弓先生在网上看到有人在卖二手电车,连夜跑到河北石家庄花205000元买下了。

弓先生:我先给他了201000元,剩下4000元让他配合我过完户给他转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弓先生称车主要求加价

弓先生把车开回来后原车主却要加价,弓先生不同意,原车主直接把车取消授权远程锁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主在电话采访中称没有签合同

小莉电话联系原车主了解情况,原车主:当时是口头协议,没有签合同,因为后续一部分钱还没给,车的控制权我没有给他,我没有加价,当时价格并没有商定。

但小莉发现两人的聊天记录已经对车的价格达成一致,原车主却称是弓先生让他发的,自己并不认可?目前弓先生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弓先生联系网络平台

对此,网友纷纷发表意见,有人认为,花大几十万买二手车不划算不理解,又贵又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发表评论截图

有网友觉得花这么多钱都不签合同,买家心实在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称弓先生心真大

更多的网友质疑卖家的行为,认为既然已经让买家把车开走,双方对价格应该是已经达成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发表评论截图

随着家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二手车的交易市场也在不断壮大,但在交易过程中,车辆重要信息被隐瞒、二手车商未严格审查车辆状况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等情况经常发生,而且出现问题后消费者维权异常艰难。

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曾发文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要牢记四点:

一是选择正规交易平台,勿被低价所迷惑。消费者购买二手车应通过正规渠道选择二手车交易市场、独立二手车经销商、大型二手车电商平台以及传统4S店,注意查询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等合法资质和诚信记录,不要贪图便宜购买证件、手续不全或来路不明的二手车。

二是签订书面合同。原国家工商总局《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GF-2015-0120)对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车辆的过户、交付及风险承担,违约责任均提供了原则性约定及内容模板,同时明确经营者应在交付车辆时一并提供车辆技术状况表及各项凭证,对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更有保障,此外,交易前建议要求二手车商将车辆的维修保养记录和保险记录调取并打印出来,一并落实到合同中。

三是主动获取鉴定报告。二手车作为“非标品”,鉴定评估、认定车况是二手车交易的必要前提,建议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要求经营者提供第三方出具的车辆鉴定评估报告,也可以选择信誉良好的第三方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共同对二手车进行专业评估,并保留好二手车评估报告。

四是积极有效维权。买卖合同、鉴定评估报告、交易记录等作为交易的有效凭证,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证据,消费者应妥善保管。一旦购车过程中发生消费纠纷,要冷静处理,可先自行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要及时向各级消费者协会或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