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淹没了什么
隋文帝崩逝后,杨广矫诏将废太子杨勇缢死。之后,杨广又着手处理掉了弟弟杨谅。所有障碍都已清除。天下,就在他的掌握之中。接下来,在公元604到605年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杨广下令做了几件大事,隋朝也在他的不知节制、不考虑后果的大肆动作之下,一步步走向混乱和灭亡。
首先,隋炀帝下令在当年秦始皇的基础上继续修建长城。长城修建好之后,为了保护长安、洛阳等地的安全,不受外敌入侵,杨广下令从龙门开始开挖一条长两千多里的壕沟。这条壕沟起于龙门,途经河南、陕西诸地,极为壮观。为了修建这条长壕,朝廷下令在民间征调了数十万的男丁,一时间怨声载道。接着,隋炀帝又马不停蹄地开始营建东都洛阳。
当时术士章仇太翼向隋炀帝进言道,大兴与皇帝的五行相克,只有在洛阳兴建新的都城方能保大隋千秋之业。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命尚书令杨素等人在距洛阳旧城八十余里的地方兴建东都,命令下达后每个月都有两百万的丁夫被征召来修城,这浩大的工程仅在十个月内就完成了。
在营造洛阳宫殿的过程中,许多服役的丁夫都活活累死在半路上。除了营建洛阳城之外,隋炀帝又下令在洛阳之西修建了显仁宫和西苑,极尽奢侈之能事。这些工程无休无止,使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顿时民怨沸腾。
西苑面积庞大,占地二百亩有余。西苑之中又有海,在海上还有人力修造的三个仙岛。仙岛之上,亭台楼阁更是数不胜数。沿海北面的龙鳞渠,又有别院十六座,院内陈设奢华,更不待言。宫殿修建好之后,隋炀帝经常携妃嫔在宫中游玩。而此时,在他心中,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的兴起之地,那陪伴了他近十年的地方扬州。
历史上对于大运河的开挖可谓是毁誉参半。总的来说,隋末大运河的开凿不能说与隋炀帝方便游幸江南的私人目的毫无关系,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它确实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和经济的发展。兴建于隋末的大运河对中国后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为通济渠、山阳渠、永济渠和江南河四段,且沿河都有为皇帝修建的行言。这项工程耗费民力数百万,不少百姓都因为修建大运河而牺牲了自己的家庭甚至是生命。据记载,由于大运河的开凿工程浩大而且时间极为紧迫,因所征的男丁不足竟然将成年妇女抓来服役。
大运河的开通带来了南北交通的便利,也给隋炀帝的享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隋炀帝自大业元年登基到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被弑于江都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曾三下江都,到其他地方游玩更是数不胜数,共计出行十一次。而且每次出游都是“从行宫掖,常十万人,所有供需,皆仰州县”,因此沿途各地的官员常常为了满足皇帝的私欲、保住自己的前途而拼命地压榨百姓。
治世和乱世往往只有一步之遥,而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留下千古骂名,而隋炀帝杨广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杨广做这些事情的初衷也许并不恶劣,他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一代伟业,甚至超过汉武帝等在他之前的许多皇帝。
但是他理想中的大业似乎只属于他自己,跟天下臣民的死活毫无关系。他下令筑长城、兴建言殿、开挖大运河和大肆游幸之时已经将民力滥用到了枯竭的程度,百姓已然不堪重负、民不聊生。许多朝代的灭亡都验证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官逼民反,如果没有被逼到绝境,但凡有一条活路,谁不愿意做个良民安享太平呢?是杨广,这个偏执的、一心想建立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盛世的皇帝,亲手埋葬了自己的王朝。
来源:《唐史原来超有趣》方寄傲编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