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露冻死牛,晚寒露暖烘烘”这句老话,不仅是表现了农民对气候变化的理解,也表示了人们具有能够通过观察天气来预测气候变化的智慧。一打眼明日就是寒露了,那在大家看来今年的寒露到底是早还是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都知道寒露是第五个秋季节气,也是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它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天气逐渐开始从凉爽转为寒冷。到了晚上的凉意会越来越明显,甚至早上的露水也开始凝结成霜。

所以寒露这天这不仅仅是气温下降的一个标志,更是提醒着众人天冷了。而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寒露也是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因为寒露之后,冬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可以开始播种,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机,幼苗可能无法顺利越冬,进而影响明年的收成。

不止如此,老话中也经常提到“寒露三象”,而这几个现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最明显的就是“寒露风”。它其实就是指北方冷空气突然入侵南方,带来气温骤降,这种情况对南方晚稻尤其不利。如果温度下降得过快,晚稻可能出现空壳或瘪粒的情况,最终导致产量大幅减少。所以南方农民在这个节气期间会特别关注天气预报,防范寒露风带来的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除了寒露风,连续的阴雨天气和早霜也是影响农作物的重要因素。连续的阴雨可能阻碍秋收,影响秋耕和秋播,已经收获的粮食如果无法及时晾晒,可能会发霉或发芽,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劳动成果。而如果寒露时节出现早霜,晚熟的红薯、晚稻等作物就可能遭受冻害,农民们则会因此面临不小的损失。虽然这些自然现象虽然不可避免,但仍可以通过农业经验和天气预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并做好准备。

接下来来看看,寒露的早晚又是如何影响冬季的?根据农谚“早寒露冻死牛,晚寒露暖烘烘”这句话来看,它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早寒露预示着一个寒冷的冬天,而晚寒露则预示着冬天相对暖和。因为今年的寒露是“晚寒露”,换句话说,今年的冬天可能不会像往年那么寒冷。那这样的预测到底靠不靠谱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从现代气象学角度来说,寒露的确可以作为冬季气候的一种前兆,但真正影响冬季气温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全球的气流变化、海洋现象以及其他跟中自然因素。所以在现在的很多人看来这句话其实没什么依据。

但是要知道寒露除了对气温有直观的影响,这天的天气情况也能够为冬季降雪量提供一些参考。如果寒露当天有雨,那就意味着冬天可能会有较多的降雪和寒冷天气;如果天气晴朗,冬天的降雪则可能较少,整体温度也会较为温和。所以说今年寒露的天气到底如何,还需要通过天气预报来证实,但这些老一辈留下的经验也无疑不是一种后人的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暖冬听起来像是个好消息,但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暖冬带来的却并不全是利好消息。因为暖冬可能让害虫和虫卵更容易存活,意味着来年春天害虫繁殖速度会加快,增加作物病虫害的风险,这一情况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而今年的寒露属于晚寒露,按理说我们可以期待一个相对温暖的冬季。但随着气候变化,天气的不可预测性越来越高,单凭农谚和节气来预测冬季气候显然已经是不够的了。但是随着现在科技的进步,天气预测也越来越强,但是出错的问题依旧不在少数,所以这些老话依旧在现实农业生产中扮演者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