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7日17时30分许,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获奖名单。Victor AmbrosGary Ruvkun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微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图片来源:诺奖官网)

获奖理由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microRNA的发现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for the discovery of microRNA and its role in 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regulation)

获奖理由

NOBEL PRIZE

This year’s Nobel Prize honors two scientists for their discovery of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governing how gene activity is regulated.

The information stored within our chromosomes can be likened to an instruction manual for all cells in our body. Every cell contains the same chromosomes, so every cell contains exactly the same set of genes and exactly the same set of instructions. Yet, different cell types, such as muscle and nerve cells, have very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How do these differences arise? The answer lies in gene regulation, which allows each cell to select only the relevant instructions. This ensures that only the correct set of genes is active in each cell type.

Victor Ambros and Gary Ruvkun were interested in how different cell types develop. They discovered microRNA, a new class of tiny RNA molecules that play a crucial role in gene regulation. Their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revealed a completely new principle of gene regulation that turned out to be essential for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including humans. It is now known that the human genome codes for over one thousand microRNAs. Their surprising discovery revealed an entirely new dimension to gene regulation. MicroRNAs are proving to be fundamentally important for how organisms develop and function.

获奖人详细信息

NOBEL PRIZ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ictor Ambros,1953年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1979年,他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979年至1985年在那里进行了博士后研究。1985年,他成为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大学的首席研究员。1992年至2007年,他是达特茅斯医学院的教授,现在是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西尔弗曼自然科学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ary Ruvkun, 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他于1982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他是马萨诸塞州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博士后。1985年,他成为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首席研究员,现任遗传学教授。

▌近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023年——两位科学家Katalin Karikó 和Drew Weissman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核苷基修饰,从而开发出了有效的抗COVID-19 mRNA疫苗”。

2022年——瑞典著名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权威Svante Pääbo获奖,获奖理由是“对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

2021年——两位美国科学家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共同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

2020年——美英三位科学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丙型肝炎病毒”。

2019年——美英三位科学家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可用性”。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小知识

从1901年到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颁发了114次。没有颁发的9年分别是1915、1916、1917、1918、1921、1925、1940、1941、1942年。

从1901年至2023年,共227人获奖。

114次颁奖中,40次为单独获奖者,35次为2人共享,39次为3人共享。

▌最年轻和最年长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最年轻的获奖者是加拿大科学家弗雷德里克·班廷(Frederick G. Banting),1923年因“发现胰岛素”获奖,时年31岁。

最年长的获奖者是美国科学家佩顿·劳斯(Peyton Rous),1966年因“发现肿瘤诱导病毒”获奖,时年87岁。

▌女性获奖者

227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有13位女性。分别是1947年的Gerty Cori,1977年的Rosalyn Yalow,1983年的Barbara McClintock,1986年的Rita Levi-Montalcini,1988年的Gertrude B. Elion,1995年的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2004年的Linda B. Buck,2008年的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2009年的Elizabeth H. Blackburn和Carol W. Greider,2014年的May-Britt Moser,2015年的屠呦呦,以及2023年的Katalin Karikó。

▌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屠呦呦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年10月5日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成为国内第一个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获得者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女性。她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1930年年底,名字源于《诗经》中“呦呦鹿鸣”的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1955年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

1967年5月23日,针对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性,全世界100多个国家2亿多疟疾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死亡率急剧增高的情况,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523项目”正式启动。

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她领导的研究小组从系统收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和名老中医经验入手,汇集了2000多种方药,从中筛选出200多种供研究,最后找出了青蒿素。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1979年,屠呦呦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2011年,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

2015年6月,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官网宣布,2015年度沃伦·阿尔珀特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会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新闻来源:诺贝尔奖委员会官网

投稿或合作,请联系:eduinfo@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