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20万元买二手小米SU7,回家后被原车主远程锁车

近日,河南郑州的弓先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在网上看到有人出售二手小米SU7,便连夜赶到河北石家庄,花了205000元买下了这辆车。然而,当他兴冲冲地把车开回家后,却遭遇了原车主的加价要求,并在拒绝后被远程锁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发生在9月7日,弓先生在网上浏览时,发现了这辆二手小米SU7。由于对该车型颇感兴趣,他迅速与卖家取得了联系,并决定前往石家庄看车。在看车过程中,双方口头商定了价格,弓先生先支付了201000元,并约定在车辆过户后再支付剩余的4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当弓先生将车开回郑州后,原车主却突然变卦,要求加价。弓先生对此表示拒绝,认为双方已经商定了价格,不应该再出尔反尔。但原车主却不顾弓先生的反对,直接通过远程操作取消了弓先生的车辆授权,导致车辆被锁定,无法正常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弓先生感到十分无奈。他尝试与原车主沟通,但对方电话却打不通。无奈之下,他只好求助于媒体和法律。在媒体的介入下,原车主终于露面,但他坚称双方只是口头协议,并未签订正式购车合同,因此自己仍然保留对车辆的控制权。对于加价的说法,原车主予以否认,并表示当时双方并未就最终价格达成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查阅弓先生与原车主的聊天记录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双方已经对车辆的购买价格进行了明确的约定。面对这一证据,原车主却改口称聊天记录是弓先生要求他发送的,自己并不认可其中的内容。

目前,弓先生已经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表示,将寻求法律援助并起诉原车主,要求对方履行合同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律师指出,由于双方在微信聊天中明确约定了车辆价格,且合同已生效并部分履行,车辆已交付,因此卖方应协助完成过户,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给广大消费者提了个醒:在购买二手商品时,务必签订正式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同时,保留好相关交易记录和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别是对于像汽车这样的大件商品,更不能轻信口头承诺,一定要确保所有交易细节都落在纸面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对于新能源车来说,购买二手车后还需要特别注意及时到售后进行换绑操作,避免原车主通过远程控制对车辆进行不当操作。毕竟,像弓先生这样的遭遇并不是个例,诚实守信在商业交易中显得尤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