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志愿军:存亡之战》引起的回忆

陈学璞

国庆期间,观看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心潮逐浪高。回忆起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1964年在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我,担任63级甲班团支部书记和系学生会干部。当时正值新中国建立15周年,我们打算举办一次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的活动,歌颂伟大的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什么活动好呢?根据毛主席“要向解放军学习”的指示,1964年2月1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整版发表社论《全国都要学习解放军》。在年级主任罗永平老师指导下,团支部决定请解放军来讲英雄烈士故事。桂林郊区的奇峰镇驻扎着解放军47军141师。我们了解到,部队里有一个英雄的连队名为“天德山英雄连”。我们所在的叠彩山校区离部队营房大约有十几公里。在一个星期天,罗老师帮我借了部旧单车,我跟着他骑车去部队营地。不料我的车技太糟糕。出发不久,转个弯到了市中心,人来人往,前面一个挑担子的行人过马路,我吓了一跳,赶紧下车。推车走了一阵,抬头一看,已经不见罗老师了。那时学单车不容易,我只是在小学同学家里街边学过一次车,而且骑的是他母亲上班用的女式单车。这次骑大单车,心里打鼓,手脚不灵,只有硬着头皮慌慌张张赶路。还好在岔路口看到罗老师已下车在路旁等我,脸上带着微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我们到了目的地,交上介绍信,得到英雄连连部领导的热情接待。指导员虽工作繁忙,但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请求。我们美滋滋地与指战员们共进晚餐之后,愉快地回到了学校。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天德山英雄连指导员驱车来到美丽的叠彩山下,在广西师院中文系教学楼三楼大教室,给63级同学作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报告。指导员身材魁梧,面庞红润,皮肤黝黑,声如洪钟。他讲演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某部五连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故事,令青春勃发的同学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不时发出惊叹声、赞美声、笑声、口号声。

1951年10月1日,美军向朝鲜临津江东岸的天德山发起进攻。这天恰好是新中国的两周岁生日。美军的飞机、重炮和坦克向天德山阵地狂轰滥炸,步兵采用集团轮番冲锋。英勇无畏的五连战士果敢地给敌人迎头痛击,死守山头。经过4昼夜激烈战斗,全连毙敌800余人,取得了天德山防御战的重大胜利。同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该连“天德山英雄连”荣誉称号,并记集体特等功。

“向英雄的人民军队学习致敬!”“为祖国人民献出青春!”,口号声响彻叠彩山,波及独秀峰,传向诗与远方。

60年过去了。我们年级100多个同学,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成长,有的被选拔为党政军机关及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有的成为专家学者、作家编辑、企业职工,更多的是大中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没有出现一个给祖国母亲脸上抹黑的孬种。我们退休以后仍然保持爱国初心,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分忧,为国担当,老有所为,发光发热。

(作者陈学璞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二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