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好,我系浪浪。
最近老有人问我对A股这波行情怎么看,但我并不想跳预言家。
为啥?因为收益和风险不成正比,对了不是我赚钱,错了我是你仇人。
我只喜欢说我看到的趋势,比如9.26会议刚结束,我就告诉大家,预期全面反转了。
那个时候懂就懂,不懂也就算了。
那么,为啥有这么多野生股神喜欢跳预言家呢?
1. 教大家一个牛市真正的财富密码。
先注册20个自媒体号,15个负责唱多,例如xx号要大涨。
5个负责唱空,例如xx号要大跌,最后的上车机会。
谁唱对了,就把号继续做下去,然后做付费咨询。
只要样本足够多,涨和跌的概率分配合理,人均1万的股票咨询费,稳赚个一两百万不是什么难事。
当牛市来的时候,最赚钱的是啥?
不是炒股的,而是卖工具(信息)的。
至于工具是否有效,这是没法证伪的,说错了大不了删号跑路。
但是说对了,就能赚一波大的了。
2.这一波行情很特殊,因为这可能是第一次流量时代的牛市,信息传递的速度非常快。
以前可能要一两个月才会形成牛市的共识,那时候大妈才会开始下场。
但现在3天就能形成牛市的共识,经过3天的自媒体轰炸,大妈已经按捺不住。
那么另一个点,形成“多”的共识如此之快,也就意味着形成“回调”的共识也会很快。
涨上去有多快,回调的时候就有多猛。
今天在自媒体平台上集体唱多的人,其实就是你的对手盘。
他唱多,是因为他手里有筹码,或者唱多是流量密码,所以他要唱多。
但是一旦涨上去,发现触碰到压力位了,收益不刺激了。
那么他们会怎么做?会第一时间开始唱 “回调” 。
同时回调也会变成流量密码。
为啥呢,因为一个高波动的市场,才会有高收益率。
一旦涨上去有压力的时候,要获取收益,该咋做?
一是把盘子砸下去,砸下来就有空间再涨上去了。
二是调仓到其他版块,开始版块轮动。
这就是所谓的震荡行情,也是资金逐利的动物精神。
如果看不透这点,盲目冲进去很容易当韭菜。
3. 短期的狂热情绪,反应的是对未来的信心缺乏。
什么情况下,人会把股市当成翻身的机会,要借贷all in 进去?
在意识到,这可能是人生的最后一波机会的时候,所以想着赶紧短期杀进去,短期赚个大收益,然后干嘛?
然后赶紧跑路,说白了就是社会投机情绪达到了顶峰。
而以前社会回报率高的时候,很多人知道股市赚钱,但其实是不为所动的。
因为手里的项目回报率也不低,忙着赚钱呢,哪有空炒股。
但很多人把这个当成最后一搏的时候,万一崩盘了,你要知道很多人是无路可走了。
这个结果是上面所不可接受的,所以一旦过热,必然会给股市降温。
4. 要警惕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当然短期内是无法证伪的。
目前为啥资金能如此狂热,因为政策利好把预期打满了。
同时政策效果,在短期内又是无法证伪的。
但如果不及预期嘛,情绪也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5.众所周知,投资是逆人性的,那么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真的去逆人性,跟自己反着干,恐惧的时候贪婪,贪婪的时候恐惧。
而是找到最符合自己人性的交易体系。
喜欢玩短线的,就千万不要玩长线。
喜欢玩长线的,短线碰都不要碰。
见过的投资高手,基本上都是一招鲜吃遍天的路子。
如果看着别人赚钱,实在fomo了怎么办?
买一点,参与到社会情绪中去,但不要入戏太深。
人不能跟社会情绪背道而驰,不然很容易陷入到消极之中。
6. 上面要的是慢牛,而不是全民炒股的脱实向虚。
这是我今天发的朋友圈的内容,部分用词比较敏感,就不展开讲了。
反正大家知道是这么个意思就行。
牛市不是目的,牛市是手段,核心是通过牛市来变更大家对未来的预期。
比如买了指数基金,然后均值每年涨每年涨,你会觉得没有未来吗?
不会的,你会继续努力赚钱,继续买指数,或者消费。
然后居民消费起来了,企业估值和业绩转好,开始扩大就业,居民收入提高,经济就走向良性循环。
这个就叫财富效应,通过提高资产的估值,来建立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的信心。
7. 慢牛就意味着,会有震荡有分歧,但是指数逐渐突破新高。
通过一次次的震荡洗盘,让信心不足、想炒短线的人出局。
而后通过一次次的新高,让长期持有的人,尝到长期持有的红利,活在下车即踏空的恐惧之中。
什么叫股市的耐心资本?耐心资本只有两种:
一种是被套住了,舍不得割肉,只能被动加仓。
另一种是中途下了2-3次车,错过了新高的红利,不敢再下车了。
那么,将来会是哪一种呢?
很多骚话只能在朋友圈说
不一定正确,但真实
欢迎友好的读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