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而工作本身,也是人们进行资源交换的必要环节。多少人将求学的目标定位于寻找一份理想的职业,然而,何为“理想工作”似乎并无统一标准。即便实现了这一目标,却仍可能每天高呼“不想上班”。更何况如果领导交付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将如何应对?

一本古装版打工人求生记,带我们穿越回唐朝,见证一次“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完成。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工作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而面对困难时的稳定心态,是我们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的关键。10月13日下午3点,大午心理讲师侯懿纯,跟你一起走进书中的长安,除了看看千年之前荔枝的运输之道,再一起聊聊职场那些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详情

打工人自救指南——《长安的荔枝》

时间 /

10月13日(周日)15:00

主讲 /

侯懿纯

(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协会会员)

主办 /

大午心理

郑州大摩「纸的时代」书店

主讲嘉宾

侯懿纯

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协会会员

郑州市教育局关工委心理专家团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版本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惹得世人艳羡杨贵妃上千年,但其中的荔枝是如何从五千余里外的岭南运送到长安城的,却鲜有史书详细记载,脑洞大开的马伯庸以此为蓝本构建了一个大唐社畜李善德拼尽全力做项目的故事,虽是历史小说,读者却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影子,大城市买房落脚、职场情商博弈、不得已的违规逾矩等,小人物的挣扎是那么相似。一项将鲜荔枝运逾千里之距的艰难差事,以微观人事折射大唐宏观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伯庸把他对历史的熟稔与现实关怀结合在一起,使得文笔能直击人的内心。写的是古人,却经常让我们看到自己。这部《长安的荔枝》就是如此。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于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