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乡村的冬夜凛冽而沉寂,一束微弱的手电光照着三个人艰难地在这黑暗中“爬行”。

梁铁安带着妻子在寒风中穿行了近半个小时,才来到隔壁村的一户村民家里。眼前的一幕让梁铁安背脊发凉,只见床上躺着一个刚刚分娩完的孕妇和一个婴儿,鲜血浸湿了床单被褥,似乎还顺着木床的一角往下滴。

梁铁安快步走到床边,发现孕妇心跳已完全停止,只有婴儿尚有一点呼吸,便毫不犹豫地拿出准备好的氧气给婴儿吸上,准备实施抢救。

一旁回过神来的妻子一把拉住丈夫的手,“铁安,今天你如果这样做了,后面一定会有官司等着我们。”

梁铁安一把甩开妻子的手,“孕妇已经救不了了,但这个娃娃还有一线生机”,说完就开始实施急救。

经过人口呼吸和心外心脏按摩,婴儿的心脏终于跳动了起来,等到血压一稳定就和村民一起将孩子连夜送到了镇卫生院,直到第二天婴儿脱离危险,梁铁安才和妻子返回家中。

三天后不出妻子所料,那家人以医疗事故为由要求梁铁安赔偿,并扬言若梁铁安不赔偿就要让他吃官司。

紧接着梁铁安每天都要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和盘问,被迫暂停了医疗工作,望着这山峦叠嶂,他想当初自己义无反顾选择成为一名乡村医生真的值得吗?

▲晨跑结束的梁铁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晨跑结束的梁铁安

二.

1968年梁铁安出生在湖南安化,这里是中国名茶“黑茶”的故乡,也是湖南茶马古道的起点,像一粒温润的珍珠镶嵌在洞庭湖南岸。

儿时的梁铁安身体不太好,只要一生病父母就将他放进背篓里,轮番背着翻越十几里山路去往邻村或者镇卫生室寻医问诊,昼夜如此。那时候医疗资源极度匮乏,在偏僻的山村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因小病丢掉性命也不足为奇。父亲奔走的脚步和母亲焦急的眼泪,孕育出了一枚小小的种子落进小铁安稚嫩的心里:为啥父母带自己看病比干农活还累,翻几座山都没有一个医生,难道人们都不愿意当医生吗?以后我就要当一名医生。

1989年,梁铁安从安化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医生资源依然十分稀缺,本可以留在公立医院的梁铁安毅然放弃了大城市优渥的条件,怀揣儿时的初心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乡村医生。

从此,这旷野青山、村庄院落间便多了一道行色匆忙的白色身影,年轻的梁铁安脚踏实地投入到了乡村医疗工作中。那时,乡亲们呼喊他的声音,就像回荡在他家门口的一首首山歌,他听到后会立马放下手中事,背起医疗箱就走,不耽误一分钟。

日复一日的付出换来的是信任和依赖,只要跟生命挂钩的事,老乡都会去请梁铁安,当时连对象都没谈的年轻小伙不得不给孕妇接生。直到今天梁铁安的几个干儿子都常伴在他左右,都是当年他接生的婴儿,其中一个还是他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的。

十里八乡、深山老林里那些蜿蜒崎岖的山路,唯有双脚和青春可以丈量。

“孕妇死亡赔偿一案”宣告梁铁安不承担任何责任,贪婪者的闹剧终于在公正的法槌声中落下帷幕。梁铁安扫视着诊室墙壁上一幅幅求学时的照片,那些定格的画面渐渐抚平了他内心的褶皱,熟悉的村庄田野在他的眼里也渐渐清晰。

三.

调整好心态,梁铁军决定继续深造,2000年赴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曹玉珍主任门下学习;2012年以优异的成绩从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毕业;2014年参加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毛以林导师创导的《经络辨证、十二经络辨证和奇经八脉辨》系统学习;2015年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春播行动中医专业技术培训”……

▲被定格的青春和激情是初心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定格的青春和激情是初心的见证

通过不断学习,梁铁安不断拓展着自己认知的边界,无论是在理论还是临床上,都对病症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一次一位68岁的老人在山上干活时脑袋被木桩砸出了一道大口子,送来卫生室的时候除了伤口汩汩冒血,嘴里嚷着饿了想吃饭之外,并无其它症状,但梁铁安总感觉哪里不对。将老人开裂的头皮缝合了二十多针后,便让家属陪着在卫生室观察一下,果不其然,老人的精神出现了异常,不是要吃饭就是要喝水要不就是上厕所。梁铁安看着老人的这种状态突然想起了曾经学医时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们的脑袋就像皮球,如果外力伤到左侧,那么看不见的颅内右侧很可能已经出血,你要永远记住这一点”。

梁铁安立马拿起手电筒检查患者的瞳孔,随后跟患者家属说:“你们赶紧送老人家去县医院检查,他很有可能已经颅内出血了”。老人女儿认为父亲可能是累了。“这种由外伤引发的颅内出血来势凶险,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我这里没有这样的医疗条件”梁先生解释道。

老人的女儿女婿赶紧将老人送去了县医院,CT结果出来果然是颅内出血,如果不及时发现送医治疗,老人性命堪忧。医生对病情的预判往往就是生死时速。通过这件事梁铁安更是觉得理论知识结合临床经验的重要性。

此后,梁铁安给每一位患者都建立起一份“档案”,里面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及治疗情况。这个方法不仅给梁铁安收集到大量的临床信息,也让他对每一位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身体状况了若指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给梁铁安的医术带来了质的飞跃,也给了他敢于在病人生死一线时大胆施救的底气。

四.

一天下午,卫生室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一个拿着厚厚文件袋的男子快步走进卫生室,略显焦急地说:“梁医生,请您帮帮我”,说着从文件袋里掏出一叠资料。经过一番询问,总算弄明白是这位男子的母亲中风瘫痪了,听说梁医生擅长治疗这类疾病,便来请他去给已经住进ICU的母亲治疗。

去给一个住进ICU的老人治疗中风偏瘫,对于一个乡村医生来说多少有些不可思议,但梁铁安还是拿起了病例仔细地询问起患者情况。一番交谈之后感于男子的一片孝心,梁铁安答应先进ICU去看看老人。

男子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当天晚上就将梁医生带进了医院IUC里,昏迷中的老太太身体浮肿,浑身上下插满了管子,像一只破碎的布偶,无论之前再厉害再风光的人,这一刻都失去了体面和尊严。躺在这里的也曾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想到自己那也已至耄耋之年的双亲,即便是见惯生死的医生也湿了眼眶。

梁铁安通过把脉等一系列检查之后,当即决定要尽力救治这位老人。这时,站在旁边观察的ICU主任走到梁医生跟前:“梁医生,能否移步去我办公室聊一聊?”主任将梁铁安带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摘下口罩:“听闻梁医生医术了得,但是这位病人我劝你还是不要插手,你一旦上药,治不好是你的责任,这个病人的社会关系你清楚吗?这个风险你担得起吗?退一万步讲,治好了也是我们的成绩。”

▲乡亲们的依赖里有难以割舍的乡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亲们的依赖里有难以割舍的乡情

“主任,我是一名医生,我是“治病”的不是“治人”的,这个病人我会全力救治,主任您可以不配合,但请不要阻止。”说完这句话梁铁安便大步走出了办公室,留下一脸震惊的主任。

回去之后梁铁安便开始研究治疗方案,既然病人无法吞咽中药,那就大胆的注射直肠给药。治疗一周后,老太太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第二周便出院回家了。ICU病房主任再次见到梁铁安时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这真的是一个奇迹,在西医看来这是一例很难逆转的疾病,中医真的很了不起”。

“中医俊彦、疗瘫圣手”患者儿子送来的匾至今扔挂在梁铁安的诊室里。

五.

梁铁安对古方经典的运用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了解他的同行经常会说:“我就不明白这汤怎么到了你手里就这么厉害呢?”梁铁安认为这就是辨证施治的重要,比如病人有些有肢体障碍、有些有语言障碍、有些有记忆障碍等,有这些症状的,配伍里面葛根汤就只是做一种组方的加减,增加其中和的药效,让君臣佐使各尽其职。

梁铁安大胆使用方剂取得的疗效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慕名而来的患者渐渐增多。一天中午,一位打扮时尚的中年女子找到梁铁安,说母亲两个月前中风瘫痪在家,请梁医生前去看看。

梁铁安检查后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左右腿交叉治疗,左腿的病在右腿上治,右腿的病在左腿上治,一周后老太太站了起来,一家人对梁铁军千恩万谢奔走相告,正当一家人欢天喜地带着久不出门的老人出去遛弯时,突如其来的事情又打得一家人措手不及。老太太在家里走得稳稳当当,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可是刚出门没走几步,在一辆货车经过他们之后,老太太又瘫了。

女子焦急万分的找到梁铁安说起母亲的异常情况,梁铁安也觉得有些反常,明明已经站起来了啊,怎么又瘫了?仔细询问当时老太太的发病情况,学过心理学的梁铁安顿时心里有了主意。他给女子说了一个方子,让女子照方去做。

▲梁铁安的关怀总是能让老人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铁安的关怀总是能让老人安心

第二天,梁医生和女子一家人将一切安排好后,带着老太太下了楼,老人不看不要紧,这一看腿又软了下来,两个小伙子赶忙扶住老人,原来楼下就停着一辆大货车。梁铁安温言细语给老人说:“老人家不要害怕,您走在我们中间,那些大货车就碰不到你了”。然后大家伙把老太太围在中间,扶着她一步一步往前挪。当他们经过这辆大货车时,大货车便缓缓启动,在他们前方慢慢行驶。100米后、200米后、300米后,第二辆、第三辆、第四辆…….足足12辆大货车一辆紧跟着一辆在他们前方缓缓行驶。

当走到倒数第三辆大货车的时候,奇特的事情发生了,原本由大家搀扶着的老太太自己站了起来,脱离了搀扶的人,自己跟着大家慢慢行走。走到最后一辆货车的时候老太太就跟在家里一样已经稳稳当当了。就这样12辆大货车组成的车队陪着老人行驶了一公里,将瘫痪的老太太彻底治愈。

一家人惊喜的场景无以言表,梁铁安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家人围着老太太欢欣雀跃。这一刻,他觉得他的选择、坚持和努力都是值得的,他说:“我是医生,我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关乎生命都有责任,怕承担责任那谁来拯救濒死的生命?”

人生海海,没有固定的方向,在未知和变数中勇敢的医者总能在千钧一发之际为生命定格时间。让我们向这样的基层医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