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得到吗?这款包子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喝的。它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现在一年能卖三千万个。这个十一长假,我到江苏靖江,与“蟹黄汤包”完美邂逅。
早在到靖江之前,当地朋友就告诉我,靖江蟹黄汤包“皮薄,馅多,汤浓,肉鲜”,是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为什么说极具地方特色呢?因为离开靖江,很难再吃到这么正宗的汤包了,这与制作技艺有关。听他这么一说,反而吊足了我的胃口。
01
蟹黄汤包一年卖出三千万个
好巧不巧,10月3日晚,央视《新闻直播间》推荐到靖江品蟹黄汤包。该新闻称,蟹黄汤包是江苏靖江的特色名点,皮薄如纸,汤足如泉,形如玉菊,味道鲜美,不溢不破。二十字道出了靖江蟹黄汤包的风采。这个国庆假期,不少游客专程前来品尝。
靖江蟹黄汤包制作原料讲究,馅料精选蟹黄与蟹肉,汤汁则采用原味鸡汤,其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统计,靖江市每年大约销售3000万个蟹黄汤包。
有了央视的新闻加持,无疑让我对靖江蟹黄汤包的期待又加深了一层。
02
蟹黄汤包与三国有关
10月5日晚上,我们来到了靖江市的“尚香蟹黄汤包店”,这里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地。
店面外观古色古香,既有传统建筑的端庄大气,又不失江南楼阁的小巧灵动。它的正式名称并不是汤包店,而叫“尚香汤包文博馆”,就是这么有文化味儿。
还没进门呢,就被台阶上的小故事吸引了。原来靖江的蟹黄汤包跟乾隆还有一段渊源,怪不得被称为中华六大包子之首。
店内陈设古朴典雅,一整面墙全是木刻,用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汤包的历史。
楼梯转角也充分利用,讲述汤包的由来。
这店名为什么叫尚香呢?还是有一段故事的。
传说靖江“蟹黄汤包”与三国有关。当年刘备白帝城病死,身在东吴的夫人孙尚香万分悲伤。她登上北固山,祭拜过丈夫亡灵后,跳入长江。后人为了追怀孙夫人的忠贞与贤淑,用面粉包上猪肉茸和蟹肉馅儿做成馒头,前往奠祭孙夫人。这种肉馒头味道鲜美可口,很快就成了饭店餐桌上的热门食品。从三国起代代相传,逐渐演变成蟹黄汤包。蟹黄汤包到明清时代的制作工艺已达到巅峰,美名远播。
看来,以孙尚香的名字作为店名,再贴切不过了。
03
蟹黄汤包制作堪称一绝
把汤包在面皮里,这是如何实现的呢?当地朋友告诉我,这蟹黄汤包的制作技艺堪称一绝。
首先是取猪蹄膀的厚皮,切细,文火煨一夜,至猪皮完全溶入汤中,再冷却成为透明果冻一般的胶状物。选用鲜活而硬实的大蟹,取其蟹黄和剁碎的猪腿心肉,熬好的鸡汁、姜丁、蒜末一起放入猪皮熬成的胶冻内拌匀。待它在汤包里蒸熟之后,那脂膏浓厚的胶冻便溶为汤汁了。汤包的皮也是一点马虎不得,必须用上等的精白面粉,揉、捏上劲之后,辫成一片片极薄绝圆的面皮,这比不得一般做馒头,它要求厚薄非常均匀,湿燥软硬恰到好处,因为只要有一点此厚彼薄,那必定是汤包漏汁破皮之处。至于最后一道工序——包汤包,更需有熟练操作技术的老师傅才能胜任。
靖江汤包的制作工序较为繁复,有三十几道之多。一般点心师不能制作,必须有专业汤包师才能完成。
04
观形、闻香、摩态、品味
酒过三旬,菜过五味,期待已久的靖江蟹黄汤包终于出现了。
服务员是托着几个蒸笼进来的。这蒸笼与北方不同,不是用竹编的,而是六角形的木盒,下方有孔,一笼六只。
这汤包比我想象中的大多了,能撑满整个手掌。正如央视所说,皮薄如纸,形似玉菊。
汤包不能拿着吃,而是要端在盘子里吃。看上去颜色稍深,并不是面黑,而是面皮实在太薄,透出了里面的汤色。
盘子托在手里,即闻到一股蟹香。
轻轻晃动盘子,包子就像荷叶上的露珠,丰盈饱满,兜兜转转,汤色浓郁,含而不露。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包子放在盘中央,吃起来不方便,需要往边上挪。朋友特别提醒,千万不要用力往上提,有可能就破皮了。这时候要五指拢住包子边缘,用拧的方式让它靠边,这样就不会破了。
具体怎么吃呢?朋友告诉我,叫先开窗,再吸汤,最后一扫光。
第一步顶上开窗。要在包子表面咬一个小口,这个口一是要小,要靠上。如果咬到边上,里面的汤汁就会迅速流出,包子就泡汤了。
第二步慢慢吸汤。包子要趁热吃,这时汤汁醇厚,微烫。所以吸的时候慢慢来,以免烫嘴。随着汤汁缓缓吸入,微甜浓郁的蟹黄荡漾开来,齿颊留香。
第三步是一扫光。吸完汤汁后,包子就瘪下去了,里面还剩有肉馅。这时把包子对折,夹起两侧,一口吃掉。
包子够大,一口吃不下,剩余的汤汁就会溢出来,挂满嘴角。
面皮极为劲道,牙齿也从刚才的观望到彻底参与进来,完成了对鲜香的深刻理解。
一个汤包,满足了手、眼、鼻、唇、舌、齿差不多所有器官的参与。美味面前,皆平等啊!
部分资料源自《舌尖上的中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