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这座城市的历史坐标上,1984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

如果一座城市的生长和树木一样也有年轮,对宁波来说,这一年的时间刻痕则会显得特别深邃。

1984年5月,宁波被国家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这座默默无闻的江南小城,几乎在一夜之间,站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这是继创办经济特区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宁波幸运地赶上了这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波城市景象)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提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这一高瞻远瞩的伟大号召,不仅让宁波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也让“宁波帮”的名字享誉寰宇。由此,宁波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那么,让一代伟人心心念念的“宁波帮“,到底有什么来头?

穿香港式服装的宁波人

1949年5月,毛泽东致电粟裕、张震时明确指示“在占领绍兴、宁波等处时,要注意保护宁波帮大中小资本家的房屋资产,以利我们拉住资本家在上海和我们合作。”从这里看出,毛泽东所指的宁波帮是很明确以宁波商帮为主的商业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文集》第五卷

《占领吴淞、嘉兴等地应注意的问题》)

1983年的春节,邓小平视察江、浙、沪,来到杭州过年。小平同志说:“我在公园里遇到几位宁波人,他们的服装是香港式的。”有人说,也许正是这几位穿香港式衣服的宁波人,和这一路的谈话,加深了邓小平对宁波的印象,也就有了后面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的宁波)

1984年8月1日,北戴河。这是一段已经被岁月铭刻了的历史。当时,邓小平在北戴河听取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关于宁波的工作汇报后说:“宁波的事情好办点,宁波有那么多人在外边,世界上有名的两个船王包玉刚、董浩云都是宁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玉刚

诚如邓小平所言,在当时的香港十大富豪中,宁波帮占有3席,在为数不多的世界船王中,宁波帮占了2位。

最后,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这一号召极大地鼓舞了海内外的宁波人,自此,这座城市便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1984年,包玉刚首倡创办宁波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校名,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所港资兴建的大学。从包玉刚、邵逸夫,到赵安中、曹光彪、李达三、魏绍相……越来越多的宁波帮人士,慷慨解囊,捐资助学,宁波帮的家国情怀在这所校园得以展现与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11月26日,宁波大学首届开学典礼)

事实证明,小平同志关于宁波帮和宁波发展的一系列指示,对宁波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和历史意义。仅在小平指示发表的一年中,就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10批、2400多位客商,来宁波参观访问、洽谈业务,签订上百件协议,总投资额2亿元,这些项目绝大部分都是由“宁波帮”牵线搭桥的;除投资外,一年中收到的捐助达139项,折合人民币5781万元。

有了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宁波这座刚刚走向对外开放的城市便以“宁波帮”为平台迅速地走向世界。

香港回归历程中的宁波帮

众所周知,今年的7月1日是香港回归27周年,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香港能在1997年顺利回归祖国的怀抱,“宁波帮”人士做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香港回归)

1981年,包玉刚来到了唐宁街10号,拜访撒切尔夫人,并为她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一根跳绳。

这份别出心裁的礼物,让撒切尔夫人完全放下了客套。此时,包玉刚又送出了第二件礼物。他在英国订了两艘船,又诚挚地提出,希望撒切尔夫人能够参加这艘船的剪彩仪式,以非官方的形式走近中国,感受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这也促成了撒切尔夫人第一次来到中国,成为中英谈判的破冰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包玉刚的邀请下,撒切尔夫人到上海参加“世谊号”下水礼。)

1982年9月22日,撒切尔夫人率代表团访问北京,由此拉开香港问题正式谈判序幕。在迎宾人群中,包玉刚是唯一一位民间人士。这位“世界船王”作为受邓小平会见次数最多的香港人士、撒切尔夫人的“座上宾”,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协助中英双方领导人,商讨香港前途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9月,包玉刚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香港总督府合影。)

9月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举行历史性会面,会谈整整延长了50分钟。最后中英双方发表公报,宣布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继续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当天下午,邓小平会见包玉刚,告知中方立场,希望他在合适时机将信息传递给英方。

几天后,包玉刚回到香港,与正在访港的撒切尔夫人再次密谈。并重申,中方对于收回香港的意愿是坚定不移的。当时,64岁的包玉刚,更像是一位没有任命的“中国大使”。

1984年12月19日,经历长达两年、马拉松式22轮谈判后,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包玉刚作为嘉宾应邀出席,成为这一历史时刻见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字。)

第二天,邓小平设家宴款待包玉刚,充分肯定了他在这场世纪谈判中的特殊作用,媒体盛赞包玉刚为 “民间大使”。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称他为非官部长、中英关系的润滑剂。

除此之外,在香港回归中,“宁波帮”代表人物王宽诚不仅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谈话,表达香港与祖国难以分割的道理,还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委会副主任,以他的深刻见解和个人声望,对香港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宽诚

同时,王宽诚与安子介、董建华、邬维镛等“宁波帮”人士参加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工作,史久镛全程参与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参与设计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法律制度安排,奋力推进祖国统一的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王宽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致辞。)

1997年7月,董建华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成为“一国两制”在港实践的首位执行者。他的父亲,就是邓小平口中的"世界船王"董浩云。

今天看来,“宁波帮”这个称谓很有深意:“宁波”两个字是地域,也是故土。无论走得多远,宁波始终是他们的根。“帮”字,既是名字,也是动词,既是乡谊组织,也将亲邻相帮、同乡扶持的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宁波帮,帮宁波,兴祖国。一代代“返航”的宁波帮,与时代同行,与祖国的发展紧紧地绑定在了一起。正如“红色资本家”卢绪章在写给邓小平同志的信中说:“加快宁波开放,促进宁波繁荣,是我余生最大愿望!”而这,也是千千万万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共同的夙愿。

衣钵相传,薪火再续。今天,属于“宁波帮”的传奇还在继续书写。

供稿来源:宁波帮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