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 2999 字,时长约 6 分钟
· 本文来源:刘胜军大局观(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稳经济,不能止步于股市上涨的欣快症。与股市的喧嚣相比,能否稳定消费、稳定房地产,才是当下稳经济的两大主战场。
9月26日政治局会议,为重启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市场长期郁结的情绪阴霾一扫而光(正视困难,中央稳经济决心之大令人震撼)。随后的股市暴涨,证明了市场对中央举措的积极回应。
对于稳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有共识。但究竟如何发力,仍需厘清逻辑和发力点。须知:
1、任何刺激都是有代价的,从2009-2010年四万亿到美国“大撒币”,都是例证。因此,如何确保刺激的收益大于成本,就至关重要。“四万亿”虽然对短期经济稳定起到了显著效果,但也带来了地方债务失控、货币超发、产能过剩、脱实向虚等后遗症,至今仍未完全消解。
2、市场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政策不发力,或者发力方向不给力,市场的耐心就会逐步耗散。这是对“救市资源”和“救市空间”的浪费。
所以,每一粒救经济的子弹都很宝贵。
笔者认为,在讨论如何救之前,先要分析一下基本形势:
1、一定要用猛药。对问题的严重性要有充分估计:眼下企业躺平、消费降级的局面已经形成(悬崖边的经济)。须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也意味着救经济,必须有“大尺度”举措,“小打小闹”只会浪费弹药、消耗信心。多大算合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提出的“10万亿”,比较合理。
2、猛药一定要对症。有一个共识应该是很清晰的,与2015年的“供给侧”改革不同,当前经济的“病灶”是需求侧,需求侧的问题不在于投资需求而在于消费需求。正如央行前行长易纲所指出的:“现在重点要放在抵御通缩压力上”。如果刺激投资需求,反而会扩大产能,加剧供大于求的格局。切记,问题的靶心是消费需求。刺激投资需求,反而加重问题;提升消费需求,才能治病。
3、突破口要选对。显而易见的突破口是股市和楼市。此二者社会关注度最高。稳楼市,有必要。因为居民60%资产在楼市,楼市稳不住,信心就稳不住。稳股市,值得商榷。股市的稳定,基础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强弱决定上市公司利润多寡。股市是标,实体经济是本。如果不稳经济、只稳股市,效果不会持久,昙花一现,徒浪费弹药。
4、救助对象。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最需要救助的是低收入阶层,他们面临的是生存压力。从经济效率角度看,最需要救助的是中产阶级,他们才是消费的主力军。
9月24日央行放大招,三箭齐发:1)降息降准;2)进一步取消住房限购,降首付、降存量房贷利率;3)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支持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借贷回购或增持股份。
笔者认为,股市信心虽然也很重要,但直接通过资金面去拉动,效果难以持久。投资者是理性的,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是上市公司利润。“经济好,股市才能好”,这两者的因果关系绝不能倒置。因此,政策发力点应转向实体经济而非股市。指望“牛市拉动消费”是不切实际的。股市上涨,虽有利于消费,但效果是有限的。脱离实际经济基础的“人造牛市”,只能以灾难收场,“韭菜们”只能唱那首“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是中外无数案例所证明的。2015年股灾的历史教训,就在眼前。对此,监管当局须保持定力、敬畏规律,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被“股市民粹主义”绑架。
至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笔者很赞同。但从力度上看,平均下降幅度0.5个百分点,预计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的利息支出总数在1500亿元左右。“每年1500亿”,这个数字谈不上多大力度,惠及面也不够大。
降低首付,效果也有限。现在的主流趋势是居民“主动降杠杆”,即使你首付降低了,但依然缺乏借贷意愿,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由于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和居民财富主要载体,稳地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稳地产离不开稳收入和预期。如果居民对未来收入缺乏信心,自然不敢轻易出手买房。
如何稳收入和预期?答案自然是提振经济增速。经济增速靠什么?2023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82.5%。因此,稳消费才是主战场。消费能否企稳,才是经济稳定的核心标志。
惠及面大、瞄准居民消费、见效快、力度大,这样的政策选项目前只有一个:消费券(关于发消费券,所有顾虑都是多余的)。
近日,上海发布了5亿消费券申领办法。笔者感觉,金额太小、程序太复杂、使用条件太多,这些都意味着效果会大打折扣。
消费不稳,则企业没有利润,进而裁员降薪,形成负面循环。因此,消费券才是稳经济的主要战场,这一仗必须打好(关于发消费券,所有顾虑都是多余的):
1、一定要中央来发。地方政府目前捉襟见肘,力度不会大,而且容易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
2、10万亿是合适的力度。具体分析详见:以10万亿消费券重启经济。
3、除了使用期限外,不要设置其他条件,要申领简单、使用方便。
4、政策不能力求完美,要算大帐不要纠结于小帐。例如,1)虽然富人可能也会领到消费券,但富人的人口只占全国1%,而消费券是按人头发放的,富人不会分流太多;2)财力不是问题。中央财政不仅可以发长期国债,也可以将支出从回报率已经过低的基建投资转移到消费领域。与稳经济的大帐相比,财政和债务压力都是小帐。小帐必须服从大帐。
我真的担心,我们在股市上浪费太多时间和资源。战场,要分清主次。消费、房地产,才是主战场。只要消费、房地产稳定了,股市的好转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刘胜军@禅宗发源地——湖北黄梅五祖寺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政治经济学+大历史观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刘胜军微财经创始人
致公党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首席专家
著有《下一个十年》
山东·菏泽·定陶人
人大·中欧·华东师大校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