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名:《变革中国》
2. 种类:文学/经济学
3. 作者: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
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
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产权理论的创始人,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现为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荣休教授, 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创始人。
科斯的杰出贡献是发现并阐明了交易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他推崇经验研究,批判经济学因脱离现实而踟蹰不前。科斯经济学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经济学家,包括张五常、周其仁、盛洪等众多知名经济学家。
科斯酷爱历史,孩提时代因为读到《马可·波罗游记》而醉心中国。科斯长期关注中国改革,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两次慷慨出资,主办学术会议,为中国经济把脉。
第二作者
王 宁
湖北江陵人,早年就读北京大学,后赴美求学,获芝加哥大学博士,自1998年起担任科斯助手,现执教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兼任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国际主任。
4. 背景
在过去20年里(本书编撰时间为2012年),中国从一个市场和企业精神被禁锢而贫困潦倒的国度,成功的转型为一个市场开放、私企盛行的全球经济重镇。改革伊始,中国领导人痛定思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守社会主义立场的同时,官方和民间改革并举,共同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书向世人揭示了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它展现给读者中国走向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曲折险途和波澜历程。
作者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参考国内外众多文献,根据多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跟踪观察和对市场经济的长期理论思考,直笔而书,成就中国改革一家之言。
5. 内容
5.1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
1949年成立后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新政府踌躇满志,信心满满。毫无社会主义经验的中国政府,慢慢摸索,期待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条自己的共产主义道路,奈何时代的局限性,毛泽东时代的两次探索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但是即便如此,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基本从白手起家,打造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工业基地。
5.2 中国在转折年代
从毛泽东逝世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国在华国锋主席的带领下,远离毛泽东的激进主义,迅速恢复了政治秩序,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再次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大门,迎接科学技术、资本以及市场的思路与实践。中国政府坚持实用主义路线,愿意将一切置于实践的检验之下,并且努力尝试“生产力发展”的措施。就物质条件和和制度建设而言,中国或许对未来即将来临的市场化革命准备不足,但中国至少在心态上跃跃欲试,精神上整装待发。
5.3 中国市场体制改革起源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由于华国锋提出的改革措施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中国的经济体制改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农业中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工业改革主要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实行的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政策的一次延伸。出现了新的市场机制“双轨制”,同时“边缘革命”重新引入了私营经济。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确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提出,成为了中国下一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指导思想。市场机制逐渐盖过中央计划的锋芒并最终完全取而代之,私营部门也和国营企业一样,得到更平等的对待。
5.4 笼中之鸟: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改革
如果社会主义是一只鸟,那么负责制定经济计划的政府则是关着鸟的笼子。陈云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成为政府的官方纲领。对外开放逐步推进,深圳和其他经济特区的成立、粮食强制征购计划的终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这些开拓了市场经济与经济自由的新时代。
5.5 走出传统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90年代初,随着东欧解题和东欧的巨变,中国反对市场化改革的情绪进一步加剧。中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了停滞。随着邓小平同志的南巡,反对改革的思潮开始消退。1992年十四大召开,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强调说,要“加快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此次会议第一次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
5.6 从单一市场经济到多元市场经济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前提下的多种经济成分所构成的,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也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市场经济将继续走自己的路,保持自己的特色。
6. 简评
这是第二次听说这本书,第一次是在吴晓波的《影响商业的50本书》中一篇文章的推荐书目看到了此本书。这次上新中特课程刚好看到这本书也在老师的推荐阅读书目中,遂毫不犹豫的买下此书,大快朵颐。
此书的英文名字《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直译过来就是中国怎样变成了资本主义,包括文中的部分章节原文也有类似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的情况。姑且不论作者立场与观点是否正确,抛开意识形态而言,此书还是可以一读。
同时此书作者来头不小,第一作者罗纳德·哈里·科斯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但全书看完,行文、结构、逻辑、语法都是中国式的风格。不由得令人心中存疑,此书的主要执笔者应该是第二作者王宁,也只有中国人才能写出符合中国式阅读风格的文字,外文翻译过来的绝不可能让人阅读如此流畅。一家之言,有待商榷。但也丝毫不影响此书的盛名。恰恰相反,正是两位作者从非中国的角度或者说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解读中国经济,公正公平,不带任何颜色评价,只是冷静客观的叙述事实,向读者展示了另一个角度的中国经济。
书中提到的几个观点很是新颖:
第一个,书中讲到促进经济改革的2条路线,一条是官方推动的变革,自上而下的变革。另一条则是边缘人士推动的经济变革路线(下海经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变革。也就是自下而上的变革,政府被动接受。顺势而为,无心插柳柳成荫
第二个,讲到中国经济的一系列问题,包括计划生育、创新等的说法让人不禁出一身冷汗,该书成书于2012年,而书中提到的问是计划剩余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后续产生的若干问题,到现在的放开生育,二胎、三胎、到全面放开。书中至少10年前就已经意识到了计划生育所产生的的严重影响。
第三个,讲到创新,现在国家已经把创新上升到国家层面,创新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很多都一语成谶。
还有作者提到的其他方面,对大学的思考等是否也会应验呢,值得大家慎重对待。
第四个,此书讲到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顺利的开展,最根本的原因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外,还有一个最不能忽视的变量就是中国有一群世界上最最可亲可敬的人民。他们乐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和坚定事业成功的决心,一语中的,醍醐灌顶。
中国的经济从建国时的一穷二白,到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书与《激荡三十年》、《筚路维艰》最为相配哦。
热门跟贴